黃漢亮|崇明人話“崇明蟹”

先得說明一下,崇明方言裡,“蟹”念成“哈” (ha,下同) ,“啥”同樣念成“哈”(下同),“什麼事”崇明方言說成“哈事體”,“什麼東西”崇明方言說成“哈麼事”。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崇明的螃蟹類動物,有清水蟹、蟛蜞、蛸蜞、遮糾(招潮蟹)等,始有崇明,它們就和崇明島的溝河、灘塗休慼與共、唇齒相依了,崇明島成了它們的發源地。其中清水蟹營養最為豐富,品質最為上乘,成了婚喪喜事、逢年過節、請客招待,甚至普通飯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餚。

清水蟹,即崇明蟹,學名中華絨螯蟹,俗稱老毛蟹,比較大眾化一點,不像常熟陽澄湖生產的大閘蟹,蟹螯上套了只防偽標記,身價倍增,三兩半到四兩頭的要賣兩百幾十塊一隻。崇明蟹的正常壽命二三年,其品質、個頭不輸陽澄湖蟹,但價格便宜,顧客容易接受。有一種早發育的二齡蟹,俗稱“小老蟹”,體積很小,蟹黃卻長的爆開來,叫做“撐殼黃”,老百姓貪便宜,五六塊一斤,煠煠吃吃蠻實惠。原先的蟹都是野生蟹,需求量增加了、科技發展了,現在大都是養殖蟹,有蟹塘養的,也有水稻田裡養的,其滋味就比野生的略遜一籌了。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老底子(早先),捕捉崇明蟹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有種方法叫罾蟹,有種方法叫釣蟹,用排網來捕蟹的方法叫排蟹。秋冬季節,蟹性腺成熟了,就會乘著潮水游到長江口去繁殖,此時,崇明人就在溝河裡插了竹笆子,置了蟹落缸落蟹,有的則用竹編的絡子絡蟹,現在改變成用網絡子絡蟹了。最簡單的方法是赤手空拳去摸蟹。說起摸蟹,崇明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位小夥子,聰明好學、勤勞能幹,是個摸蟹的能手,溝河、渠道里的蟹洞,他一看一個準,一摸一個著,難怪他日後經過組織培養和自己努力,先後成為縣、市領導幹部,老百姓都佩服他。現在,養殖蟹就不再用上述抓捕方法了。講到撈蟹苗,上世紀末期,長江口的蟹苗是黃金價,大地回春,為數不少的撈蟹苗船成天作業,與此同時,島上居民也聞風而動,紛紛到長江邊上用小盆抄撈蟹苗,賣給蟹苗販子,每天收入要比田裡做好的多。現在的蟹苗基本上是用人工繁殖了,也看不到撈蟹苗了。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崇明蟹蟹體各部位的稱呼也蠻有趣的。具體有蟹殼,蟹底陀,蟹腳,蟹腳爪,蟹螯,蟹眼睛,蟹嘴巴,蓑衣毛,蟹黃(雌),蟹膏(雄),蟹肉……最有意思的是嘴巴部位取下來的蟹仙人,據傳,當年白娘子與法海和尚打鬥,水漫金山,法海和尚被打的一敗塗地,無處躲藏,只好躲進了蟹肚裡,變成了蟹仙人。是的,只要你把蟹仙人輕輕取出來,就會看到袈裟裡頭有一個麼事活靈活現,形如和尚。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西風省、蟹腳癢”,就是說到了霜降季節,天氣轉涼的時候,崇明蟹長肥了,它們要成群結隊洄游長江口繁殖去了,吃蟹的最佳時間也到了。加工蟹的方法也有許多,諸如,煠蟹、清蒸蟹、面拖蟹、醉蟹、蟹羹、蟹肉芯餛飩等等。“煠蟹等勿的紅”,是說吃蟹人知道蟹好吃,性急,等不及煠熟了。“一隻蟹腳要滲十八碗酒”,是說吃蟹吃的津津有味,蟹珍貴,捨不得放手。“雌蟹營養高、雄蟹力道好”。老百姓喜食雌蟹黃,市場上雌蟹要比雄蟹貴,實際上雄蟹膏的營養價值不低,所以有了這個說法。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崇明人祖祖輩輩和蟹打交道,產生了許多和蟹有關的土話俗語,形象生動,富含哲理。例如:

烏小蟹~一般是對小囝的暱稱,有時也用於責備。軟殼蟹~剛蛻殼不久的蟹,稚嫩,派不上用場。死蟹一隻~走投無路。老蟹~年老體弱,動作遲鈍。烏秋蟹(烏泥蟹)

~隱藏的大款。蝦螯螯蟹螯螯~幹活不靈活,不順眼。蟹腳娘~小不點,不起稱。魚一路、蟹一路(魚有魚路、蟹有蟹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飛機上吊蟹~懸空八隻蟹~距離遙遠,鞭長莫及。小蟹殼絡掀脫唔、蟹腳掰脫唔、蟹底陀掀脫唔~揚言懲罰某個人。只剩蟹陀螺~某個幹部犯了事,被上級發現後,先清除其同夥,老百姓說他窮途末路,只剩蟹陀螺了。蛸蜞跌了蟹浜裡~不起眼,石頭往山上搬。蝦荒蟹亂~老年人傳,蝦多了莊稼要失收,蟹多了社會要動亂,此話好像無從考證。蛻殼活~影射別人像蟹一樣蛻幾次殼,是低等動物。字寫的像蟹爬~比喻寫字蹩腳,不規範。撈魚摸蟹敗家心,杜米粞飯吃脫二三斤~有了魚蟹配飯,食慾增加。計劃吃糧的時候,真有點心痛。

還有:

蛸蜞蟛蜞望上絡(意爬)~教人要有志向,要拼搏向上。雌蛸蜞爬勒雌蛸蜞洞管裡~形容一根筋,不會變通。手充蟛蜞醬~招待不周,小氣,吃不到啥。面孔像遮糾~形容人臉長的狹小、醜陋、難看。

……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崇明人既好客,又實在,親眷來了,做點肉包子,煎兩隻蔥雞蛋,燒一碗紅燒鯽魚,燒點鹽齏豆板湯,叫做有啥吃啥。隨著語言的交流變化,“有啥吃啥”趣談為“有蟹吃蟹”,我估計崇明話“有蟹吃蟹”,已經成為當今崇明的標誌性方言了。

親愛的朋友們,希望你們到世界級生態島崇明來,我們肯定做到有蟹吃蟹,嘸得蟹,還有交關崇明的好吃麼事(土特產)撥唔吃。心語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 END -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黃漢亮上海市崇明人,早年就讀於崇明大同中學,在職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畢業。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3302部隊服役。長期在家鄉農村工作至退休。

黃漢亮 心語 往期作品

黃漢亮|蜿蜒十里蟠龍河

黃漢亮|走老街 憶童年

黃漢亮|竹編能手施志達

黃漢亮|記憶中的大同食品站掠影

黃漢亮|豆腐攤頭話今昔

黃漢亮|家鄉廁所文化的變革

黃漢亮|崇明人口中奇特的數量詞

黃漢亮|“一日一夜”話時辰

黃漢亮|在挑泥築岸的日子裡

黃漢亮|第二次葬禮成因之探究

黃漢亮|知名鐵匠姜三郎

黃漢亮|蟠龍鎮歷史概貌(1949)

黃漢亮|難忘老家的醬香味

黃漢亮|撫摸大同中學舊時光

黃漢亮|海島油菜花盛開 醃製鹽雞正當時

黃漢亮|媽媽梳妝盒裡的秘密

黃漢亮|一位老人記憶中的二條豎河

黃漢亮|大同,昔日“搖籃”知多少

黃漢亮|從崇明方言“搲空”兩字說開去

黃漢亮|記得那年去太原

黃漢亮|他是我們家鄉走出去的最可愛的人

黃漢亮|我的獨輪車情結

黃漢亮|用崇明方言拼湊起來的俗對

黃漢亮|形容崇明人淳樸厚道的兩句俗語,你知道嗎?

黃漢亮|家鄉的杮子熟了

黃漢亮|話說崇明的綠顛

黃漢亮|崇明也有個虹橋鎮

黃漢亮|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黃漢亮|水橋~崇明島上古老的親水平臺

黃漢亮|遠去的水車聲

黃漢亮|我家的水井小史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編者留言:親愛的讀者,如果您也有崇明故事,歡迎您能給我投稿,傳播和傳揚鄉土文化,讓一個個動人的老鎮故事得到傳承和記錄,讓鄉土故事沉澱在時代的發展中,讓鄉土文化魅力永遠留存在人們的心間。來稿請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下面的微信。謝謝您!

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黄汉亮|崇明人话“崇明蟹”

趕快來分享關注吖

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