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見證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

杜甫,字子美。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嚴武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在湘江途中,年五十九。

杜甫的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見證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

杜甫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諸體兼擅,無體不工。他的詩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矛盾,顯示出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譽為“詩史”。其詩風格多樣,尤以沉鬱為主。

杜甫的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見證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正是能顯示出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唐 ]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

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

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雲,隨手卷起書,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

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註釋

1.聞:聽說。官軍:指唐朝軍隊。

2.劍外:劍門關以南,這裡指四川。

3.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4.涕:眼淚。

5.卻看:回頭看。

6.妻子:妻子和孩子。

7.愁何在:哪還有一點的憂傷?愁已無影無蹤。

8.漫卷(juǎn)詩書喜欲狂:胡亂地捲起。是說杜甫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去了。

9.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10.放歌:放聲高歌。

11.須:應當。縱酒:開懷痛飲。

12.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還鄉,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13.作伴:與妻兒一同。

14.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

15.便:就的意思。

16.襄陽:今屬湖北。

17.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杜甫的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見證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

整首詩主要敘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後,十分的喜悅,收拾行裝立即還鄉的事。抒發詩人無法抑制的勝利喜悅與還鄉快意,表現了詩人真摯的愛國情懷,表達了詩人博大的愛國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同時也讓大家見證了唐朝由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