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東京,買下全美國”時期的日本,究竟有多牛

在上世紀的80年代末,日本的經濟發展速度快速暴漲,人民生活水平高度發達,經濟也位於全球第二,僅僅次於美國。

“賣掉東京,買下全美國”時期的日本,究竟有多牛

這個時期的日本,不僅僅不缺工作崗位,還完全不缺錢。據專家計算,如果將當時的東京全部賣掉,能買下整個美利堅全部的地盤。

日本人在這個時候,當然在海外開啟了瘋狂的“買買買”模式,就連當今令人汗顏的掃貨中國大媽都不及當時日本人一半的瘋狂。據記載,當時一位作家在巴黎旅行時,聽到不遠處的日本旅行團大媽們,對著巴黎的幾處高樓指點著,嘴中談論著考慮到底該買幾棟,還是全部買下來。

“賣掉東京,買下全美國”時期的日本,究竟有多牛

日本的本土情況也不容樂觀,當時的日本國民將大量的金錢浪費在一些奢侈品以及盲目消費上。在當時,日本的年輕女孩,每天出入都有豪車接送,甚至BBA在當時的日本人眼中只能算一般的家中車。

“賣掉東京,買下全美國”時期的日本,究竟有多牛

而日本的經濟情況真的有那麼樂觀嗎?那可不一定。

在日本經濟高漲,或者說泡沫時期(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的大量企業為了省下僱傭勞工的費用,將大量產業移至歐美或亞洲其它的地區。而年輕人,因為經濟泡沫帶來的虛假繁榮,造成的盲目自信,過度的透支性消費,欠下大量的欠款。

“賣掉東京,買下全美國”時期的日本,究竟有多牛

在泡沫時期的日本,日本人均佔有信用卡6張,不僅如此透支性消費大量用在奢侈品消費上,哪怕高達50%的利息也無法阻止日本人對豪車、高檔服裝等奢侈品的追求。

而在經濟泡沫崩潰後,最直觀的經濟表現在娛樂上。日本人愛好的從泡沫破滅前的高爾夫球變成了電子高爾夫遊戲,僅僅在九十年代末一款名為《大眾高爾夫》的電子遊戲就在日本賣出超過百萬份。

“賣掉東京,買下全美國”時期的日本,究竟有多牛

不僅如此,日本人也開始放棄了對時裝的追求,摩登大樓的白領放棄了高檔的香奈兒,選擇了日常的T恤。日本的大眾品牌,如無印良品、優衣庫也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賣掉東京,買下全美國”時期的日本,究竟有多牛

日本在接受了高度繁榮後,開啟了“停滯的二十年”,直至今日日本的經濟還沒有完全緩過來,處於低速甚至倒退的發展期。而如今的日本,也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或許會在時代的潮流中愈行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