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現代人總有點印章情懷

在古文化街就有不少刻章店

如果喜歡的話

隨時都可以獲得一枚喜愛的刻章

不過相比石或者玉製印章

銅製印章就顯得很少見了

這就要說到一門很古老的手藝


刻 銅

非遺 | 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在篆刻發展的歷史中

銅印堪稱石印之祖

現在你會發現很多篆刻家

他們所用的材料多是各類石材

但刻銅者卻是寥寥

不過在天津市南開區

這門古老的手藝

卻依舊有人在不懈傳承

併成為了南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將這門手藝的獨特魅力

展現在現代人的面前


源遠流長的刻銅工藝


非遺 | 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篆刻這門手藝

雖然有千年的歷史

但是篆刻這個詞

其實到清代才正式出現

而也正是在清代

石材被廣泛推廣

才形成了現在篆刻以石材為主體的格局

而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

篆刻的材料非常豐富

除了石材

還有玉、金以及銅


非遺 | 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相比起銅材

石材更加柔軟

而且因為篆刻時的不確定性

刻出的字體

還會因為石料的崩落

而形成一種意外卻自然的美感

但銅不一樣

刻銅的難度更大

在下刀之前就要提前進行規劃

按照自己的設想,準確找到相應的位置

才能讓藝術效果展現出來


非遺 | 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因為刻銅的難度很大

因此初學者一般不會問津

而刻銅傳統手工技藝傳承人王少傑

也是在有了18年石刻篆印的基礎上

才正式接觸刻銅


刻銅的“規矩”


刻銅,即在非鑄造銅器上

直接操刀進行平面篆刻之工藝

以陰文刻、陽文刻及雙鉤淺刻為主要造型手法

刻銅藝人在銅面上

以中、切、挑、鏟等技法

刻出陰陽、虛實、飛白等效果

藉以再現書畫神韻


非遺 | 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在篆刻家的眼中

石料和玉料

就像是一張“宣紙”

篆刻的時候可以自由施展

但是光滑的銅料則不然

如同鏡子一般的剖面

很容易讓人眼花

因此下刀的時候很容易“指東打西”

最後自然是亂了分寸


非遺 | 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為了學習銅印篆刻

王少傑用了一年時間摸索基本技法

又用了很長時間

來摸索篆刻的工具

甚至自己做了一把刻刀

最後又總結出正確的刻銅技巧

才讓所刻出來的銅印

在刀劈斧鑿、金鉤鐵劃的筆力中

展現出非同尋常的渾厚內蘊


非遺 | 金鉤鐵劃出銅印,千年刻銅的現代流傳

—END—


編|趙雙

綜合整理|天津美術網、新浪博客、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