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坤:藝繪鄉情 功報父老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每每憶起賀知章的這首《回鄉偶書》,楊秀坤那原本真實的目光便逐漸顯得深邃起來,時而迷離的眼神透出幾絲彷徨與惆悵,眉間也好似被無數情思所牽著、掛著,似乎有太多欲訴不能的言語…

楊秀坤:藝繪鄉情 功報父老

我的父老鄉親-1

鄉音無改 鄉情不變

真正認識畫家楊秀坤先生,是在2008年的晚秋時節。那時的他還未見有許多白髮,但一年後再見,發現又徒然增添了許多。很是傷感!只聽先生笑談道:“匆匆一瞥間,人生已過半,挺懷念兒時的那些美好的回憶!那屋,那路,那水……”

我從未曾知先生還有如此浪漫的情懷!是什麼勾起他內心那些恆久而又遙遠的兒時回憶呢?我想,這一定是鄉情!

驕陽當午,如坐清苔,舉茶對飲,共訴情腸。夏日北京炎炎烈日的影子,在此時已全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唯一令人屏息靜聽的,只有那故去的時光和令人依依不捨地美好回憶!

楊秀坤:藝繪鄉情 功報父老

我的父老鄉親-2

離別惆悵 歸鄉情長

楊秀坤第一次離開河北老家滄州,才剛滿十一歲。1957年他同父母一起離家去到東北齊齊哈爾,坐火車要坐三天才能到……

記得那三天裡我很少說話,大了以後才知道那就是眷戀家鄉的感情。不想這一別就是幾十年。我離開老家整整十年,十年後還是第一次坐火車回鄉。天還沒亮火車便進站了,我聽著熟悉的老家口音,望著眼前來來往往的行人,心想:家鄉不知道會是什麼樣了?

這時,一位農民模樣的人向我走來,他以濃重的家鄉話問我:“同志,坐二等麼?”當時我還不懂什麼叫“二等”,我以為,汽車是一等,可能毛驢車就是二等吧,我就答應了說“坐”。他讓我跟著他走。我隨他來到一個牆角,他推過一輛自行車,原來這車後座就是我的座位。這就是“二等”,他就是“二等”的司機。我只好坐在他的“二等”上向老家方向而去。

剛下過雨的路不太好走。車走的很慢,小路兩旁是黑幽幽的莊稼地,時不時還有昆蟲的聲音,吱吱地傳出莊稼地。“司機”在前面說話了:“今天路真不好走,八角錢太少了,你給一塊吧。”我爽快地答應了。又走了一段路,“司機”又說話了:“今天的路太不好走了,你給一塊二吧。”我說:“行!”就這樣一塊二角錢,就是這“二等”把我送到了老家!

楊秀坤的這番話說完,就覺得這事像是發生在昨天。滄州人的淳樸,畫家楊秀坤的善良、大度,這些都讓我對他產生很高的敬意!如同楊秀坤畫作中所表現出的詳和、溫馨,這些優秀的民風、品質卻始終都沒有離開楊秀坤家鄉滄州人的影子。

1957年和父母一起剛離開家時,年齡還小,對周圍的環境適應地比較快。離鄉的時間越長,這種對家鄉思念的感覺也愈來強烈。真正到了特別想家的時候,就是我四十歲(1987年)。雖說家中已沒有什麼親人了,但當時就一個想法:回家看看。

楊秀坤:藝繪鄉情 功報父老

盛世豐年

正值九月梨熟棗紅的季節,我邀一位書畫愛好者同行。到滄州的那天晚上與臨床的老鄉聊了很多,他得知我從哈爾濱回來的,就問我:“你父母還都在老家住?”我說:“家裡沒人了。”他就有些不解:“那你回來看什麼?”我高興地說:“我回來就是看看,看看人、看看樹、看看地,看看路……”

他聽完便朝我舉起大拇指,高聲說道:“爺們兒,好樣的,到了關外那麼好,老家又沒有親人了,還惦記著回來看看窮老家,真是好樣的!”

習畫一生 任重道遠

有句老話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日長了,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德與境界到底有多高。楊秀坤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不計較付出,不在乎得到,只知道在藝術的這條路上躬行,堅持“深入生活、貼近百姓”的原則。他的這些優秀品質大家看得到,滄州的父老看得到。在滄州市委宣傳部提議下,市政府攜滄州市人民在楊秀坤六十大壽之際為他隆重舉辦“楊秀坤個人畫展”。畫展由董浩先生主持,滄州領導也表示了對他的祝賀。楊秀坤在現場為滄州市博物館捐贈了一幅父老鄉親題材作品。

六十週歲時,在老家滄州舉辦畫展,我特別激動,也很感謝!當時滄州市委宣傳部提議辦畫展時,我就想,這正是我為父老鄉親彙報自己繪畫成績的時候。也很高興能為家鄉父老做一點事情。

楊秀坤:藝繪鄉情 功報父老

在那遙遠的地方

畫展是以農民題材為主,共展出六十幅作品。現在我手中還留有畫展的現場照片!無論身處何方,我永遠都忘不了滄州的父老。

楊秀坤就是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無論以後走多遠,它始終是人們魂牽夢縈和永遠牽掛的地方!

這種鄉情,也是其他感情比擬不了也無法替代的!楊秀坤最後道出“我要用行動來回報滄州父老,用自己的畫作來回報社會”的一番話,不禁讓我們為他的這種崇高和偉大而讚歎。

滄州個展、徐州畫展……接下來還會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完成,在這位勤勞中肯的畫家忙碌之餘,我們只能寄予期望和輕聲勸慰:“楊老師!注意身體!”(文/韓坤)

形似容易,寫神難。畫面上的人物,不是特定的某個人或者是某個群體,而是作者通過這人、這物想要傳達給大家的一種心情、心境。畫家正是沿著對藝術內在規律的發掘而深入生活的特質,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人物畫寫意風格。——編者注

楊秀坤是一位有著濃濃鄉情的畫家,滄州人們很喜歡他的畫。在滄州舉辦的個人畫展非常成功,場面也很隆重,是我們滄州人對他的一點心意。而他用藝術來回報家鄉父老,這是精神難能可貴!——河北省滄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白中月

藝術簡介

楊秀坤,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北京黃胄美術基金會副秘書長、炎黃藝術館藝術委員會委員、《炎黃藝術》雜誌執行主編。

楊秀坤主攻人物畫,以農民形象和少數民族形象入手,兼工花鳥、山水畫。創作有《永恆》、《好年景》、《餵雞》、《梨花香裡說豐年》、《盛世豐年》、《球王梅西》等多幅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作品,並先後多次在國內外舉辦聯展、個展,作品多被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畫研究院、炎黃藝術館、阿根廷球王梅西等部門及個人所收藏。
編著有《清·任謂長白描人物》、《中國美術字大典》、《畫家與作品欣賞》、大型套書《黃胄作品集》、專著《回憶黃胄》等書。

來源《藝術鏡報》第10期2009年8月號核心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