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曼德勒(Mandalay),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位於緬甸中南部的內陸,是幾個古代王朝曾經建都的地方(如蒲甘城、阿瓦城),也是華僑大量聚集的城市。

曼德勒地區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可看的古蹟很多。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伊洛瓦底江從城市西邊流過,城市街道橫平豎直,以數字作為街道名稱。另有同名電影。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緬甸的第二大城市,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雍笈牙王朝於1857年興建的新首都(明東王於1857年命名)。故都位於現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古皇城和城樓。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是中部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22米。人口1,726,889(2014年)。

曼德勒為緬甸中部文化中心,有藝術學院、科學大學和醫學院等院校。當地的緬醫、緬藥馳名全國。城東北的曼德勒山,海拔260米,上有許多寺院、寶塔和紀念碑,從山麓到山頂有蜿蜒曲折的走廊,山頂廟宇建築精緻,山下白塔林立,是緬甸佛教聖地之一,也是旅遊勝地。

曼德勒省是緬甸的一個省。包括撣邦高原西緣和勃固山地北部,伊洛瓦底江從西北側流過。大部分河段構成與實皆、馬圭兩省的分界。面積37,945.6平方公里,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人口6,165,723(2014年)。首府曼德勒。平原地區部分是緬甸的乾燥帶。有歷史悠久而設施良好的灌溉系統。盛產稻米、芝麻、棉花、甘蔗等,丘陵地有柚木林。工業主要集中在曼德勒。仰光—曼德勒鐵路南北縱貫,並有線路東入撣邦。主要城市有敏建、塔澤、彬馬那等。

曼德勒城工業有茶葉包裝、絲綢紡織、釀酒、玉石琢磨、鑄銅和金箔工藝等,還有造船、食品、木刻、金銀飾等。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水路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至密支那、南抵仰光,有鐵路南通仰光,北達密支那、臘戍,多條公路交會於此,郊區還有幹妙塔齊機場。

市內有達弗林城堡、故宮、廟宇、寺院以及古老的英國政府大廈等遺蹟。郊區曼德勒山海拔260米,山頂廟宇建築精緻,山下白塔林立山下廣場。是緬甸佛教聖地之一,也是旅遊勝地。文化教育中心,市內設有文理科院校、師範學院、技術中學、美術、音樂和戲劇學校,還有博物館和現代化醫院。當地的緬醫、緬藥馳名全國。

曼德勒城又名“瓦城”。緬甸故都,曼德勒省省會,全國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區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地處中部乾燥區,1月平均氣溫21℃,最熱月4月平均氣溫31.4℃,絕對最高氣溫達48℃。年降水量839毫米,集中在5-10月。

地理

進入市區多數來曼德勒的遊客首先到達市中心以南7公里處破舊的公路汽車站(Highway Bus Station)。合乘出租車進城需要大約K2500。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火車站在市中心,位於曼德勒宮南面;三輪車不能在火車站的出/人口的坡道逗留,但是就在附近。機場離市中心竟有45公里之遙。乘出租車進城的價格大約在K7000到K9000之間(去機場的價格會相對低一些)。

東西走向的街道使用60以下的數字編號,從北到南依次遞增。南北走向的街道使用60以上的數字標號,數字越高越靠西邊。貫穿全城的最快捷的通路是第35和第80大道之間的地區。市中心被本地的英語人口叫做“Downtown”,大致在第21到35號大道和第80到88號大道之間的地區。曼德勒的街道地址通常還包含橫向街道,“66th St.,26/27”的意思是“第66號大道在第26號和27號大道之間的地段”。MTT出售曼德勒地圖,價格是K100。

佛教聖地

篤信小乘佛教的緬甸人以無比誠敬的心建起大大小小的佛塔,宣揚著佛陀的偉大。儘管微薄的收入連應付日常生活都捉襟見肘,但他們卻甘願將整個生活重心,甚至金錢投注給佛塔,以赤腳行走表達對佛的尊敬,以金箔為佛加身,他們相信這一世對佛的奉獻會轉回到來世,繼續受到神佛的守護。

在曼德勒的千人和尚廟,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眾和尚在黎明初曉時集體外出託缽,再將託缽回來的食物集中,10點一到,兩排長龍般的和尚隊伍便依序領食,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領餐時他們會將袈裟密實地縛住臂膀,代表對信徒佈施的重視與感恩。

文化教育

曼德勒外國語大學(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Mandalay,簡稱MUFL)是繼仰光外國語大學(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gon,簡稱YUFL)1996年在下緬甸建立之後,根據國家領導人在上緬甸也應該有此類大學的指示,1997年12月3號應運而生。原建地址在曼德勒教育大學內,後搬遷至現所在的曼德勒大學內。佔地面積0.45英畝,現任校長吳波敏。

建校初期,設立了漢語、英語、日語三個專業。入學者需要已獲得政府承認的文憑一個,並通過用英文作答的入學考試。完成學業後獲得碩士文憑(PGD-Post graduate)。組建計劃規模為聘請教授22人,副教授35人,講師41人,副講師102人,助教168人。計劃招生3,000人。1998年增設法語、韓語專業。2000年增設日語、俄語專業。至今共設有7個語種。此外,1998年設立人力資源拓展部(CHRD),2000年設立緬文系(劃分為文學和語言學兩個部分)、國際交流處、歷史系、東方文化系(主要針對巴利文進行研究和教學)、哲學系。

改制後,成為全日制高等教育學校。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現有高層領導37人,公務員188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15人,副講師9人,助教68人。註冊在校學生人數:漢語專業256人,英語專業291人,法語專業164人,德語專業175人,日語專業271人,韓語專業198人,俄語專業99人。

歷史改革

在被英國吞併前,曼德勒是緬甸最後一個獨立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城。1885年至1948年期間,曼德勒一直處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中。在此期間,曼德勒始終是緬甸文化及佛教徒修行的中心,作為最後一座皇城,它被緬甸人當作主權和國家形象的主要標誌。1948年,緬甸獨立。此後,曼德勒繼續作為上緬甸的文化、教育及經濟中心。

交通

飛機

曼德勒每日有航班往返仰光(US$96到US$102)、良馬(到蒲甘:US$42到US$46)和Heho(到因萊湖:US$42到US$50),還有航班飛往景、八莫和蜜支那。曼德勒航空公司、BaganAir、Asian wings 和Myanma Airways等航空公司都服務曼德勒。

公共汽車

曼德勒塵土飛揚的公路汽車站每天提供的交通選擇多得讓你麻木。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在市中心的幾個小售票點上可以買到仰光的車票,包括Leo Express(83rd St.和33rd Sts街角)、Mann Shwe Pyi(32nd和83rd Sts街角)和Toe Express(32nd St.)。

在我們調查時,上午5點30分有一趟公共汽車從公路汽車站東面2公里處的新汽車站發車,開往彬烏倫、錫袍和臘戍(統一票價K2300)。去望瀨縣(Monywa,K1000以上:4小時)的公共汽車由較小的市中心站(88thSt.,21/22街附近)發車。有些去往瀨縣的公共汽車司機拒絕搭載外國人。

出租車

到彬烏倫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合乘出租車(大約每人K5000,1.5小時)。請你在下榻的旅館或出租車站(27th St.和83rd Sts街角)核准。公路汽車站有一個臘戍出租車候車站,那裡有車開往錫袍(K8000,5小時)或臘戍(K8000,6小時)。

火車

在曼德勒的現代化(基本是空蕩蕩的)火車站主(東面)入口側就有MTT辦事處(9:30a.m.~6:00p.m.),這裡售票收取10%的佣金。你也許可以直接從樓聲的檢票員那裡買到車票。

每天有7趟火車開往仰光(途經達西、東籲和勃固)。

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最快的火車是No.6Down、No15Up和No17Up(需要大約12小時);分別於下午3點5分,下午5點15分和下午6點30分發車。其他火車需要14到16小時。普通票價是US$11到US$15,頭等票價是US$30到US$35,臥鋪票價是US$45或US$50。

晚上10點還有火車開往良烏(蒲甘:普通/頭等US$4/9,7小時)。每天兩趟火車發往密支那(US$10/27,24小時)。上午有一趟火車開往東北方的彬烏倫(US$2/4,3小時)和錫袍(US$3/6,10小時)。

旅遊

作為緬甸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緬甸華人主要聚居地。曼德勒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是曼德勒省的省會、緬甸第二大城市、緬甸最後一個王朝雍笈牙王朝的都城。

曼德勒又是著名的古都,在巴利語中意為“多寶之城”。曼德勒市東北角、240米高的曼德勒山屬曼德勒最高的山丘,緬甸最為著名的佛教勝地,以眾多的寶塔、佛寺而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