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河畔的最美建築,成花蕾造型,臨夏民族大劇院被稱為穹窿之花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築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有親切宜人的民居,有莊重嚴肅的廟宇道觀,有雍容華麗的宮殿還有極具異域風情的獨特建築。我國異域風情建築以伊斯蘭教為主,分佈在甘肅、廣東等西、南部地區。要說最美的大型伊斯蘭風格建築當屬大夏河畔的臨夏民族大劇院。

大夏河畔的最美建築,成花蕾造型,臨夏民族大劇院被稱為穹窿之花

臨夏民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 15000 平方米,建築總高度約46米,建築平面呈正圓形,立面呈“花蕾”型,平面最大直徑88米,與鳥巢結構相似,是一個由鋼材料編織的蓓蕾,被人們稱之為“穹窿之花”。

大夏河畔的最美建築,成花蕾造型,臨夏民族大劇院被稱為穹窿之花

它的主體為鋼筋混凝土變徑環形梁—斜柱框架結構,屋蓋部分為鋼結構網殼結構體系,採用空間雙扭曲鋼結構,殼體結構、幕牆結構及幕牆紋理三合為一。具有濃郁的穆斯林風格,但為了保持它的獨特性,施工團隊在施工過程中面臨了諸多難點。

大夏河畔的最美建築,成花蕾造型,臨夏民族大劇院被稱為穹窿之花

這其中最為困難的就是非正交交叉梁結構體系,每個交點上各構件均以不同角度相交,多項樓板、梁不連續,混凝土結構構件多為異形、弧形牆,超高圓柱,弧形看臺,弧形大臺階,超高舞臺大尺寸井字梁,這就造成了模板支設、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施工難度大。

大夏河畔的最美建築,成花蕾造型,臨夏民族大劇院被稱為穹窿之花

為確保施工進度,施工團隊特用定型模板與現場木膠合板相組合的方式進行施工,採用CAD模擬排版,翻出模板大樣,再採用全站儀放樣,在施工現場放出構件輪廓,由木工現場加工支設,對每塊模板進行編號,對號安裝,以確保異形構件的成型尺寸。

大夏河畔的最美建築,成花蕾造型,臨夏民族大劇院被稱為穹窿之花

不僅如此,為了完美體現伊斯蘭建築風格的精髓,特選用了渾圓的穹窿,多葉式的開孔和紋樣全部採用空間雙扭曲箱型結構,每個控制點全部由三維空間座標組成,針對本工程鋼結構施工難度大等特點,還自主研發設計了專用連接構件,不僅控制了對口過程中的座標誤差,還提高了箱型結構安裝的精度和效率。

大夏河畔的最美建築,成花蕾造型,臨夏民族大劇院被稱為穹窿之花

現實生活中的一朵花蕾想要綻放,就必須要精心呵護,這朵“穹窿之花”之所以能綻放在穆斯林聚居的熱土上,是因為建築工人們的精細建造與偉大付出。如今,它已成為甘肅最“吸睛”的聖地,你是否想去這個聖地看看呢?快來下方留言,發表你的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