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電影《危險關係》是2011年由許秦豪導演執導,改編自法國著名書信體小說《Les Liaisonsdangereuses》。影片講述的是三十年代,在日軍槍炮下的上海上流社會複雜的男女關係,而實際上反映的是暗流之下的人性湧動。

《危險關係》影片中兩個角色形成特別鮮明的對比,一個是張柏芝飾演的莫婕妤,她嫉妒心重,猜疑、算計,諷刺了當代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互相利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本性。另一個是章子怡飾演的杜芬玉,她善良、純真、豁達,有一顆慈善與愛國之心,她敢愛敢恨,對愛情拿得起放得下,彰顯了人性美好向善的一面。

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嫉妒令人矇蔽心眼

風情萬種的豪門遺孀莫婕妤喜歡上海灘電器大亨金之煥,而金之煥沒有選擇她,對仍是處女之身的教會女校高材生貝貝一見鍾情,並與她訂下婚約。

嫉妒心重的人在注視著另一個人擁有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會令她心生毀滅之心。

當如花似玉的純情處女貝貝出現在莫婕妤眼前,她欲摧毀其處女之身,以報復拋棄她的金之煥。她千方百計促成貝貝與其男友戴文舟發生親密性關係,然而計劃失敗後,她又利用風月場上有名的花花公子謝易梵奪取了貝貝的初夜。

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莎士比亞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

的確,嫉妒的人既可怕又可恨,如莫婕妤,嫉妒貝貝是處女,能嫁給金之煥,不能容忍貝貝的快樂與優越條件,挖空心思用盡各種手段奪去她處女之身,破壞她的幸福。

一如生活中的三角戀愛關係:我喜歡你,但你喜歡她、對她好,所以我嫉妒她,恨她,於是去陷害她,摧毀她,這是由愛生嫉妒,由嫉妒生怨恨。

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嫉妒扭曲人心

城府極深的莫婕妤知道謝易梵一直傾慕於她,夢寐以求想得到她,而她不但想得到謝易梵的愛,更想從他那裡獲得更大的利益。

當莫婕妤看到謝易梵被名門寡婦杜芬玉的純情、慈善、與愛國之心所吸引,心生一計,與他下了一個賭局,讓謝易梵睡了杜芬玉,然後再拋棄杜芬玉,如果謝易梵贏了,便可得到她,如果輸了,謝易梵得給她一塊價值連城的地皮。

然而,賭局即將結束時,謝易梵不知不覺愛上了杜芬玉,他對杜芬玉的愛,令莫婕妤嫉妒之火熊熊燃起,她設計摧毀了杜芬玉與謝易梵的愛情,與此同時也毀掉了謝易梵對她僅剩的一點耐性。

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巴爾扎克說:“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會使他痛苦。”

莫婕妤其實是喜歡謝易梵的,她渴望愛,但她不敢去愛,她害怕失去,害怕輸,她害怕動了真情以後謝易梵會像金之煥一樣拋棄她,她只能用虛偽與強悍去武裝自己的外表,她需要通過操控一切來掩飾自己因受傷而脆弱的內心

當謝易梵因憤怒對莫婕妤說出要“摧毀她”時,她因嫉妒而扭曲成邪惡的內心,促使她設局殺害了謝易梵,赤裸裸的因愛生嫉妒,因嫉妒而生怨恨,因嫉妒而敵視、因嫉妒而排斥、因嫉妒而摧毀,當所有的道德、禁忌完全被打破,人性之惡驟現於屏幕。

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飛蛾投火,只為那一點光

反觀杜芬玉,出身名門,溫婉端莊,風華正茂的她對去世的丈夫依然敬仰與愛慕,她繼承丈夫的愛國遺志,把丈夫的遺物和遺產毫不吝嗇的捐獻用於救助流亡中的同胞,她的善心、善舉是人性光輝的顯現。

她與謝易梵互相吸引,謝易梵如螢火蟲般的愛重新點亮了她的人生。她曾對謝易梵說:

“是你給了我勇氣,把我帶出來,如果能天天守著你我就滿足了。”

“如果離開你,能讓你幸福,那麼我走。”

當愛情來臨的時候,杜芬玉勇敢地、不顧一切地去愛,那怕短暫,她依然無怨無悔,她知足,不貪婪,不偽裝,善良、大度。

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結語

作家羅什福科曾說:“嫉妒是萬惡之源,懷有嫉妒心的人不會有絲毫同情心的。”

嫉妒,和喜怒哀樂一樣,是人類天生的一種心理本能。嫉妒可怕之處,往往是心生怨恨而導致缺德行為,害人害自己,這是人所皆知的。

好比我們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向不如自己的同事提升得比自己更快,則生嫉妒之心,使手段去阻礙,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去嫉妒被提升者,即使他被提升了,即使領導用人不當,那也不是被提升者的問題,我們首先該做的是檢討自己為何空有才華而不被重用,是自己的原因,就得堅定信念,給自己信心,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如果是領導的水平問題,那得問自己的內心,這樣的領導值不值得你再追隨?

電影《危險關係》淺析人性之惡---嫉妒

生活中,有的人過得不如意,看到有的人過得很愜意,他就不開心,從而去破壞,去陷害;看到自己某方面不如別人,他的內心想要超越他,把他踩在腳底下;這種人內心是非常的狹隘, 碰到這種人,避之則吉。

莎士比亞說:“那些把嫉妒和邪惡作為營養的人,見了最好的人也敢去咬一口。”

可見,當嫉妒之心萌動時,關鍵在於你內心深處潛藏的善良與邪惡,若你內心的邪惡甦醒了,那等於把惡毒的仇恨注滿了胸膛;若你的理智能及時從嫉妒中清醒過來,那是該慶幸的。

所以,摒棄嫉妒,我們必須覺知自己的心理,接受與悅納不完美的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改變自己,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正如羅傑斯說:“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