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文|三斤情感

《平行理論》上映於2010年2月18日,是韓國權昊英導演的一部帶有奇幻風格的犯罪懸疑作品。

該電影雖較為小眾,但走出了傳統懸疑片“人格分裂”的套路,並加入量子物理學的概念,因此上映後也頗為受歡迎。

對於導演權昊英大家也許看過另外兩部作品,比如《讀心術》和《突然某一天之第四層》。權昊英的電影風格荒誕離奇,帶有黑暗憂鬱風格,天馬行空的劇情令觀眾思索不斷,他所導演的電影都具有個人色彩。而《平行理論》則是區別於其他懸疑電影,帶有數學元素的奇幻片。

電影劇情令人眼花繚亂,導演弱於人物的刻畫,強於劇情的接連與邏輯性,整部影片非常燒腦,考驗觀眾的智商。劇情從法官金石賢一家人的生活入手,講述了兩個平行世界的發生的離奇事件。而這些奇幻的事情,均是因被世人稱為瘋子的教授所著《平行理論》引起,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貫穿電影始終,隨著主角的深入調查,瞭解事情的真相。最終事實的真相解開,卻是一個另類的悲劇。

《平行理論》總體來說是部很燒腦的電影: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竟和平行世界的悲劇所重合,看似主角和警察都在破案,但案子的背後是人性的貪婪和罪惡。很多人看完這部影片覺得驚訝不已,尤其是結局大反轉,其實仔細想來,如果人能夠做到安於現狀,不過於執著,反而是件有幸之事。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總是想窺探的更多,貪婪的更多,所以,本文我將從導演的表現手法、電影的真正寓意與剖析懸疑電影的技巧3個方面展開。最後一部分,我將結合《平行理論》的電影情節,分享幾個推理懸疑兇手的小技巧。

《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01、表現手法:平行世界做交織線,闡述影片的離奇事件,擴充了想象力元素

導演以一個瘋子教授為入手處,提出平行理論的概念,影片中忽明忽暗的燈泡,詭秘的環境氛圍,深深的懸念讓每個觀影者去思考事實的真相。且看導演是如何將兩條平行的線索穿插於整部影片的?

(1)30年前的平行世界:講述韓法官一家的慘劇

平行世界即平行作用力宇宙,用力宇宙包括了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時間、空間、物質、能量等等,這些主要得力於科學家對量子力學的研究。導演精巧的利用量子學引出懸疑犯罪情節,擴充電影的信息量,既讓觀影者體驗離奇的事件,又不脫離現實節奏。

在破朔迷離的故事裡,韓法官的故事貫穿整部影片,他擁有令人羨慕的事業成績,但卻遭人嫉恨慘招殺害。卷宗上記錄韓法官一家的遭遇十分悲慘,妻子死在亞茶山,孩子和助手都被槍傷,最後韓法官也上了吊。

由於案件遲遲沒破,至此案件就成了懸件,沒有人知道真相。導演埋下伏筆,電影結局法官金石賢道破真相,兇手竟是他的岳父。30年前的慘案與現實世界的慘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時間、空間、 事件上出奇的雷同,這是導演與電影開頭的量子力學相呼應。

單從《平行理論》的片名上看,觀影者就能發現電影的懸疑元素。看完整部影片,再分析片名,我卻覺得導演的表現手法無比精準,30年前的平行世界戲份不多,卻往往出現於該片的轉折點,推進劇情的發展。

《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2)現實世界:法官石賢一家的軌跡和韓法官出奇的一致

在片中,法官金石賢同樣擁有令人豔羨的事業, 有年輕美貌的妻子,可愛的女兒和忠心的助手。但這一切都是金石賢自己的幻想,美好的背後,藏著現實淋漓的殘酷,金石賢喝下伊靜給他的水睡去了,再次醒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名記者告訴他,你與30年前的韓法官經歷十分相似,你們之間必定存在著平行理論。於是法官金石賢著手調查,發現自己與韓警官經歷一模一樣,都是在不同的年份,但相同的日子裡,發生著相同的事情,這令他毛骨悚然。導演為了讓觀眾進一步信服平行理論,在該片開頭,就羅列了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和第35任總統肯尼迪人生命運的相似之處。


隨著劇情的進展,金石賢尋找到一絲生機。在25號這天只要和女兒分開,就能破解平行理論。但他卻在無意之中發現自己妻子有婚外情,對象是自己信任的助手,這讓他氣憤不已,直到最後金石賢還是與女兒相見,沒能逃過平行理論的宿命。

於此,導演將結局設置成大反轉,劇中所有人都沒能逃過自己的宿命。劇中的細節和伏筆其實早有提及,比如兇手一直未抓到,監獄的罪犯逃出來等等,不得不說,導演將懸疑片把握的如火純青,拿捏主觀影者對懸疑片的感知。

兩個平行世界的交織,造成兩家無法挽回的悲劇。如此巧妙的表現手法,引導觀影者在好奇劇情發展的同時,也在思索影片背後的真諦,導演真正的用意也在於此。

《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02、主題寓意:案件告破=人性的坦白,導演坦述人性的固執與貪婪的罪惡

電影表面是30年前韓法官和現實世界金石賢的案件告破,但隱藏在背後的卻是固執與貪婪的罪惡。導演將金石賢對真相的固執,以及伊靜不滿足現狀,與丈夫的助手產生婚外情為主要事件,闡述在這部電影中人性的真相。

(1)真相大白:輾轉反側,兇手竟然是法官自己

該片最大的不可思議,是法官金石賢殺了自己的妻子,這也是人性罪惡的始端。電影的開始,金石賢發現妻子死後,悲痛欲絕,誓死要找出兇手繩之以法。劇情逐漸推進,記者的話起到關鍵作用,引導金石賢去破30年前的案子,兩者結合,金石賢發現自己的人生軌跡是場悲劇。

金石賢開始想方設法讓自己和女兒活下去,其實正因為他的固執才是導致悲劇發生的真正原因。最後金石賢恢復記憶,原來是妻子伊靜為了偷情,給自己下致幻藥,自己一時失手殺了妻子,如此赤裸裸的真相真的是金石賢想要的嗎?

導演權昊英的電影揮灑自己的想象力,充滿著懸疑色彩,如此反轉該是大多觀影者未曾想到的。在這些由權昊英掌控的電影世界裡,充滿著疑問和震驚,卻不帶有恐怖的影子,導演真正想表述的是現實社會所存在的人性。

假設法官金石賢不固執的追求真相,也許不會出現平行理論,他的女兒也會安然無恙的活著。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如此之人,明知道可能是壞結果,卻還要不停的追逐,最終的結局只會得到一個更壞的結果。有時候,適當的放下,於你、於我、於他,也許才是最好的結局。

《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2)妻子伊靜的“婚外情”:一時的貪婪,卻害了性命

伊靜本出生達官顯貴的家庭,嫁給了法官金石賢,丈夫金石賢對她非常好,她卻不知足的貪婪外面的男人。在電影的最後,導演藉助手的口表述了伊靜的為人,助手告訴金石賢,你的妻子在外面接觸過無數的男人,你以為你找到賢妻良母,卻不知所有人都在嘲笑你,就連你的女兒也不是你親生的。

這也應證了為何金石賢會殺掉伊靜的原因,因為伊靜不知廉恥,在新婚房與助手偷情。可見,伊靜一時的貪婪和放縱,讓自己命歸黃泉,終無再來的可能性,人性的罪惡在這一刻表現得淋漓盡致。

伊靜雖然在電影出現的鏡頭不多,但卻是整場悲劇的導火線,這就是導演在再通過金石賢和伊靜最深處的本性,向觀影者傳達這部電影最真實的內涵。每一句話,每一個環節都富含深意,巧妙精心的轉折,昏暗憂鬱的整體畫面描繪出在現實生活的美好下,埋藏著無處不在的人性罪惡。

在我看來,人性本惡,人需要在溫暖美好下,改善自己的惡習與醜陋,該片所展現的反面教材值得每個人思索。在現實生活中,不乏有貪小便宜,惡意破壞,心比天大的人,其實回過頭看一看,最珍貴的不過是你現在正擁有的東西。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過是人的臆想罷了,執意追求反而容易害了自己。

《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03、懸疑電影觀影方法:基於該片中的懸疑設計,結合我自身的觀影經驗,談談我對於推理懸疑電影的幾個技巧

想要看懂一部懸疑犯罪電影,需要從很多方面去思考,人物、線索鏈、關係圖都是關鍵中的關鍵。下面我將結合《平行理論》拍攝技巧,我將分享幾個推理犯罪兇手的小技巧:

(1)看演員列表,找出關鍵性人物

《平行理論》中,導演設置了金石賢岳父、助理、妻子等人物,那麼劇情一定是根據這些人物而展開,這些角色大多為關鍵性人物,兇手或者受害者。比如在電影中,金石賢的岳父其實也是檢察官,並且是韓法官案子的簽字者,再之後,金石賢在資料庫發現岳父傍晚孩子裡面找東西,不出所料應該是撕毀30年前的證據。

這都是電影中的小細節,如果觀影者仔細觀察,會發現金石賢岳父在影片中佔據非常重要的線索地位。在我看來,學會看演員列表找出關鍵性人物是投機取巧的辦法,但不可否認這樣最為管用。岳父看似打醬油,但卻是殺害韓法官的兇手,這種方法可以試出許多電影。

《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2)警惕看似“沒用”的人,他們可能是大神

懸疑電影的劇情必須是環環相扣,不然容易使觀影者產生凌亂感,跟不上節奏,所以導演是不會設置無關緊要的人物的。在《平行理論》中,法官助理最先出場,但也沒多大用處,幫法官金石賢拿東西,泡泡茶,跑跑腿而已,但導演不會在“沒用”的人身上花太多鏡頭。

到電影后半部分,助理隱藏的秘密乍然而出,他是金石賢妻子的情夫,兩人甚至還生下了一個女兒,這位“大神”不知觀影者是否猜到。電影《七宗罪》也有一個記者大神,鬼鬼祟祟,行為奇怪,用手遮掩著臉,導演怎麼可能給一位路人加這麼多戲,他必定是有大來頭的。

所以在電影中,小人物才是大神,不論是助理,還是最後勒死金石賢的逃犯,在電影裡都舉足輕重。觀影者掌握了這些小人物的蹤跡,可能就掌握了整部電影的精髓。

(3)警惕影片中無緣無故出現的家長裡短

著名的博爾赫斯說過:可以省略偵探的私生活,還有他的情感以及兩性精力。

隱藏的原因是,如果這段家長裡短和劇情有關,那可能就是兇手。比如在該片中,導演呈現過金石賢妻子伊靜和岳父吵架的景象,岳父憤恨的說:“我都從別人那裡聽到了,你以為我在瞎說嗎”,這句話是導演為金石賢是兇手做下的伏筆。

因為妻子出軌,和別的男人曖昧不清被岳父發現,所以在之後主角破案的過程中,岳父曾勸告他不要再繼續探查下去,這也暗示了金石賢是殺人兇手的真相。

因此,觀影者關注電影中的家長裡短,也許就能離真相更進一步。如果驚訝於該片丈夫殺妻子的真相,你要明白,為了反轉,編劇什麼都幹得出來,越是離奇,越是不可思議,就越是最終的答案。

《平行理論》:平行世界,沒有人逃得過宿命

結語:

《平行理論》作為懸疑片,背後主題的凸顯無疑是成功的,它以婚外情產生的悲劇來反映社會人性黑暗的一面,平淡的背後往往是無盡的放縱和貪婪。一部犯罪電影蘊含的不僅是表面上的故事,其實也是導演向我們傳達了一些別的思考。

所以,為了讓大家洞察到電影背後的寓意,我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在最後一部分也分享了一些我對推理懸疑電影的小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