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把孩子照顧好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要引導孩子,必要的時候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但是有些家長過於自我,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孩子,從來都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認為自己是過來人,孩子聽自己的準沒錯,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但不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獨立性變差,也會使孩子與自己產生隔閡。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通過花錢來改變女兒

王女士和丈夫都是商人,家境很不錯,女兒悠悠今年7歲,正在一所貴族小學上一年級。

悠悠乖巧懂事,嘴巴也很甜,但是悠悠很胖,而且還近視,小小的年紀就戴著一副眼鏡。悠悠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王女士和丈夫都特別寵愛她,只要是她想吃的,王女士都會滿足她,由於工作很忙,王女士下班之後也要忙工作,經常把手機給悠悠,讓悠悠自己玩,所以悠悠才會近視。

悠悠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切都很正常,但是自從上了小學之後,王女士發現悠悠經常悶悶不樂,而且每天早上都不想去上學,磨蹭半天才肯出門。

王女士覺得女兒一定是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於是她找到了女兒的班主任瞭解情況。

原來,悠悠被同學們嘲笑,並且給她取了個外號,叫“四眼小肥豬”,時間久了,女兒被同學們孤立,所以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王女士瞭解到情況之後,特別生氣,她決定要把女兒好好包裝一下,認為這樣可以解決女兒遇到的問題。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王女士先是問女兒喜歡什麼車,女兒說喜歡紅色的跑車,王女士馬上花了60多萬買了一輛車,專門用來接送女兒上下學,為的就是給女兒的同學們看。

除此之外,王女士還給女兒買了跑步機,並且給女兒請了一位營養師,專門負責女兒的一日三餐,目的是讓女兒快速瘦下來。

王女士帶著女兒去做了矯正近視的手術,還請理髮師給女兒換了一個時尚的髮型,並且去國外給女兒買了名牌書包和衣服,就連女兒的鞋子都是全球限量版。

王女士找到女兒的班主任,希望班主任能夠在班會上要求同學們不要孤立自己的女兒,如果可以,自己願意花更多的錢。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王女士前前後後花了100萬,但是結果卻讓她很失望,同學們不但沒有改變對女兒的印象,女兒卻變得更加孤僻了,原本樂觀開朗的女兒,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在學校裡沒有一個好朋友。

一天,女兒放學後找到了媽媽,對媽媽說:“媽媽,我知道你做的這些都是為了我好,但是你根本不懂我,你不知道我的痛苦是什麼,所以你做的一切都是徒勞。”

其實當媽媽這樣做了之後,悠悠的想法也發生了改變,她認為只要自己改變了外在形象,同學們就會接受自己。但是媽媽和自己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在扭曲和掩蓋痛苦,而不是面對它,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受到的傷害?

當孩子的身體或者心理受到傷害時,首先會對父母傾述,父母看到孩子受到了傷害,也會覺得難以忍受,父母想盡快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於是會通過自己主觀的思想,想出應對的辦法,但是父母如果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再多的解決辦法也無法解決孩子面臨的問題,反而會加劇孩子的痛苦。那麼當父母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具體應該怎麼辦呢?

1、教會孩子向情感“繳械”

“繳械”的意思是讓孩子接受自己情感的真實面目,如果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去面對所受到的傷害,孩子會明白自己暫時的痛苦僅僅是一種情緒的體現,這樣的孩子可以保護好自己的心靈不受到傷害。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2、讓孩子學會妥善處理自己的情感

當孩子受到了同學的嘲笑時,如果孩子能夠妥善處理自己負面的情感,孩子就不會把這些情感長期壓抑在內心當中,孩子會明白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會過去,能夠快速走出陰影,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

3、家長要消除“自負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曾說過:“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武斷地下結論,這樣才能減少與孩子的衝突,贏得孩子的信任。”

當孩子受到了傷害之後,有些家長會自我反省,認為都是因為自己不好,沒有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同時也會“要求”孩子今後怎樣做,認為孩子如果以後聽自己的話,就不會出現這類的問題。其實家長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家長只有消除自己的自負感,才能夠幫助孩子快速撫平“創傷”。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父母應該如何消除“自負感”?

父母如果想要消除自負感,首先要放下自己說一不二的權威感。很多父母特別嚴厲,對孩子要求很嚴格,甚至在孩子受到了傷害之後,仍然是用自以為正確的方式去給孩子解決問題,其實這是父母擁有自負感的表現。父母不應該過於強勢,要多去聆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想法

,這樣才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當孩子受到了傷害之後,才可以從根本上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7歲女兒被同學嘲笑,媽媽花100萬包裝女兒,女兒:你根本不懂我

總之,嚴厲不等於強勢,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如果孩子在學校裡遭到了同學的嘲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思考這件事,否則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

我是甜橘媽媽,是一名兩歲寶寶的媽媽,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實用的育兒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長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