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究竟該買什麼?

按照目前的市場恐慌情緒、疫情爆發現狀、節日期間境外股市的跌幅(港股、A50指數)等,明天開盤A股大幅低開似乎沒有什麼懸念。如果一步到位、或者持續幾天下跌,我們若有資金想進去抄一把,究竟該買什麼板塊?秉承什麼樣的思路呢?

大致琢磨了一下,無外乎以下幾種考慮:

1, 買入直接受益的板塊:

A, 與疫情防控和救治相關的口罩、防護服、醫用手套等防護用品(振德醫療、奧美醫療、泰達股份、尚榮醫療、際華集團、藍帆醫療等);

B, 用於疫病輔助治療的中藥股(以嶺藥業、紅日藥業等)和西藥企業(安科生物、哈藥股份、中國醫藥、復星醫藥、海正藥業等);

C, 醫療設備和檢測試劑等(高德紅外、大立科技、達安基因、科華生物、華大基因、魚躍醫療、九州通等);

但這些疫情概念股只有短線參與價值,我不太敢去參與,原因是:其一,節前已經漲過一波了,有些個股已經積累了不小的漲幅;其二,節後肯定跳空高開,要麼買不到,讓你買到的,或許就是不正宗的,回調起來比誰都快;其三,一旦疫情拐點出現,這些情緒板塊很容易情緒性殺跌;最後,在大盤大跌時,與其去追買這種漲停板的短線題材個股,還不如買那些被錯殺的、往跌停板乾的中線業績票呢,性價比的優劣是很容易分辨的。

2,買入疫情間接受益的板塊,主要是線上雲行業的進一步崛起,這是一個業態重塑的大機會,包括:A,在線遊戲娛樂(姚記科技、電魂網絡、三七互娛、掌趣科技、完美世界、芒果超媒、崑崙萬維、遊族網絡、吉比特等);B, 網上辦公(金山辦公、億聯網絡、會暢科技、泛微網絡、蘇州科達等)、C, 在線診療(衛寧健康、創業惠康、東華軟件、和仁科技、銀江股份等);D, 在線教育(二六三等)、E, 短視頻和網購、網紅經濟等(值得買、視源股份、中廣天擇、星期六等)。

不過很多頭部真正受益的線上公司,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新東方在線、今日頭條等,A股買不到,替代性的策略,就是買中概互聯ETF(513050)。疫情的衝擊,將成為催化劑,加速5G應用和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網絡經濟會重新賦能。

3,買入前期主流板塊:前期的半導體、消費電子、雲計算等科技股,以及鋰電池-特斯拉,作為主流板塊,是我們重點佈局的領域,這次隨大盤被動調整,將是我們逢低建倉或加倉的機會,即便作為短線做T,也是非常值得考慮的。我看好的個股是:兆易創新、聞泰科技、長電科技、寧德時代等。

特斯拉在春節期間不斷創新高,並出現淨利潤斷層,同時明確寧德時代將作為其電池供應商,因此,寧德時代的確定性是比較高的。可惜節前最後一天下午,我買成了第一重倉,現在只能守倉,沒有能力再逢低加倉了。

尤其是主流板塊的業績超預期成長股,因大盤大跌而被錯殺,將構成難得的倒車接人機會,這些前期買不下手的個股,打折可以買到時,就不要客氣。疫情可以改變主流板塊的節奏,但無法改變市場中長期的風格,我們抱緊市場主線不動搖。

還有一個板塊,就是北斗導航,節前最後幾天,這個板塊表現很強勢,以中國衛星為代表,其他的如華測導航、北斗星通、康拓紅外、超圖軟件等。如果這次被大盤帶下來,就是補倉的機會。隨著北斗導航系統即將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該板塊的催化劑會不斷出爐,值得重點關注。

4,搶反彈思路,買入超跌的受衝擊板塊:按照以往的經驗,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航空、旅遊、酒店、商業零售、釀酒、餐飲、電影院線、房地產等大消費板塊,這些外出“浪”的行業,在持續大跌後,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或出現明顯拐點,超跌反彈的力度也是比較大的。市場短期被壓抑的消費,會有一個爆發的過程,加上跌幅大,賠率也高。但這種搶反彈的思路,節奏的把握很重要,抄早了,或會嚴重被套,況且沒法從中線角度來加以持股。所以,我不會去參與,我需要在賠率和概率之間取得一個大致的平衡。況且,僅僅是搶反彈,對於趨勢投資者來說,不應該撤成為主要考慮方向。

其它的板塊,我不想去關注了,沒那麼多的經歷,也沒有那麼多的錢。放棄平庸的機會,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上面這幾個方向,足夠我們去折騰了。投資機會的選擇和把握,實際就是一個取捨之道。

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選擇出手,我會在事先權衡好的板塊和個股中做動作;趁大跌,我也會做一些調倉換股,去弱留強的操作,同樣的跌幅下,我會將倉位調換、集中到自己更看好的優質個股上來。當然,也要當心前期強勢或抗跌個股的補跌走勢,有短線反彈,倉位重的還是要適度減倉,滾動操作。

這種重大事件性驅動的黑天鵝極端行情,在我們的投資生涯中,總會遭遇幾次。每一次對於我們的風控和應變能力,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首先要做到的是臨危不亂,不能因慌神而自亂陣腳,要沉著冷靜,進退有度。在防範風險的同時,更考驗把握重大機會的膽識。富貴險中求,“危”和“機”總是相伴而生。正所謂“福之禍所伏、禍之福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