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醫療防護品短缺也需做好“節流”

廣大公職人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若非工作必需,應當以身作則,帶頭不佩戴N95口罩,儘量節約寶貴的醫護用品資源。醫療防護用品管理部門、調配部門和捐獻組織者,要科學合理、精準配置N95口罩等緊缺的醫療防護用品,優先保障供給一線醫療救護人員,避免各種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2月2日在工信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目前全國口罩產能恢復率60%左右,每天超過1000萬隻,可用於隔離病房等地的醫用N95口罩每天產能60萬隻,與實際需求相比仍有較大缺口。工信部表示,將聚焦重點骨幹企業產能挖掘,狠抓復工達產,竭盡全力保障供應,同時呼籲社會把醫用N95口罩等醫用防護品儘可能留給一線醫護人員。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醫療防護用品短缺問題備受各界矚目。醫療防護用品之所以短缺,首先是因為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對防護用品的需求驟然猛增,生產一時難以跟上,供不應求矛盾十分突出。除醫用N95口罩外,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供應也存在較大缺口。據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介紹,2月1日我國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達2萬件,與1月28日的0.87萬件相比增幅明顯,目前生產基本用於湖北省,從全國範圍看缺口更大。

千方百計儘可能增加生產供給,無疑是解決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短缺最主要的辦法。工信部等部門正抓緊組織相關企業復工復產,協調重點企業擴大產能,動用中央儲備保證重點地區急需,並協調海關、交通、物流等有關方面,加大相關產品的進口和運輸能力。這些工作的積極效果值得期待。

同時也要看到,要有效緩解醫用N95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短缺矛盾,除了在上述方面擴大“開源”增加供給外,在需求端做好“節流”也十分重要。這方面最迫切之事,就是要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確保N95口罩等重要醫療防護用品儘可能留給一線醫護人員,減少因“過度防護”等導致的不必要浪費。

多位權威醫療專家明確表示,普通公眾如果不去醫療機構或者能接觸到大量患者的場所,其實不必佩戴N95口罩,“如果個人獨處,沒有特別密集的人員接觸,也可以不戴口罩”。不過這段時間,或許是出於某種非理性的恐慌心理,普通居民中出現了搶購、佩戴N95口罩等“過度防護”現象,有人無形中將佩戴N95口罩視為疫情防控的一種“標配”。

提倡居民外出戴口罩很有必要,特殊情況下甚至不妨採取一些強制性措施,但在N95口罩等重點醫療防護用品十分短缺的條件下,普通居民戴N95口罩這類“過度防護”做法,不僅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還可能加劇醫療防護品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導致真正急需醫療防護用品的一線醫療救護人員得不到充分保障,增加他們暴露感染的風險。

為有效緩解N95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短缺矛盾,公眾應當積極響應工信部“把醫用N95口罩儘可能留給一線醫護人員”的呼籲,在醫療防護用品“節流”上做足文章。首先,廣大公職人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若非工作必需,應當以身作則,帶頭不佩戴N95口罩,儘量節約寶貴的醫護用品資源。日前湖南省省長許達哲向全省各級領導幹部倡議,“如無特殊必要情況,不要佩戴N95口罩,佩戴一般醫用防護口罩即可”。這個倡議很及時,應當在全國領導幹部中推廣。

其次,普通居民也要秉持科學理性的防疫心態,主動自覺避免盲目搶購、佩戴N95口罩等非理性行為,一般情況下只需戴普通醫用防護口罩。在個人居家獨處和不接觸特別密集人員的情況下,不必戴口罩,減少不必要和過度使用口罩。

再次,醫療防護用品管理部門、調配部門和捐獻組織者,要科學合理、精準配置N95口罩等緊缺的醫療防護用品,優先保障供給一線醫療救護人員,避免各種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本報特約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