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王哲瑋

策劃|張億博

題圖|城小樓


對SMG電子競技俱樂部來說,過去一年是艱辛的。


這支以《絕地求生》起家的戰隊,成立不過2年時間,但卻憑藉2018年的鋒芒畢露,迅速成為了明星俱樂部之一。


或許是初始階段太過順利,2019年對SMG來說,顯得頗有落差。在運營層面,SMG變得更像是一家公司了,但在曾經輝煌的成績層面,卻顯得舉步維艱。人員調整、輿論高壓等種種困難,將所有人此前積累的自信,壓抑至極限。


“太難了。”這是過去一年內,城小樓內心的真實寫照。作為SMG運營總負責人,他認為陣痛是由一系列複雜因素綜合而成,同時也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人,為經驗不足所交的學費。


他的履歷頗為特別,曾身為職業選手奮戰在電競賽場上,但此前的職場生涯卻遊離於電競之外,直到一年多以前才與這個行業真正產生交集,被俱樂部股東們委以重任,而他也就此進入了一條曲折的軌跡。


以下是城小樓針對這一年工作的自述。


“如果不是因為電競,我們所有人都會是一輩子的兄弟”


今年經歷的這些,是我來之前沒有想到的。


加入俱樂部以前,我是個廣告行業的導演,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長年累月的高強度工作,身心有些疲了,就跟投資人說,想換個環境調整下。結果,就被推薦到了這家電競俱樂部。


但其實,如今的我並沒有變得更輕鬆,甚至一年下來的煩惱,可能比之前十年加起來還要多。自己進入職場上這麼多年,從沒想過會遇到這麼難的狀況。


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以前做導演時,你更關注作品本身,工作模式相對單純;但現在我做的是管理,投資人、隊員教練、俱樂部員工,還有外面的粉絲和媒體,所有人的感受和利益點,你都必須要考慮進去。


協調關係在哪個行業都免不了,但在電競領域可能尤其突出:當前的大環境下,俱樂部發展、粉絲期望和隊員賽訓之間,很多時候都是衝突的。


一方面,隊員需要用心訓練比賽,拿到好成績;另一方面,投資人、俱樂部和粉絲又需要他們有一個很好的形象,樹立正面品牌。


大部分電競選手很年輕,社會歷練並不多,但這偏偏是個極度高壓的行業,競爭很激烈,選手們其實沒有太多機會學習怎麼平衡這些。他們的成長和日常生活相對封閉,跟外界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接觸,因此在面對壓力衝擊時,很難管控住自己的情緒。


我當然也希望他們能儘快成長,但尺度拿捏也並不容易:規則制定若不夠嚴謹,擔心沒效果;過於嚴格,又可能會造成反效果。選手長時間處於焦躁,很容易產生負能量,進而影響個人狀態和比賽成績。


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過去的一整年我們都在磨合、學習。我會切換立場,嘗試理解隊員們面臨的超高關注度和壓力。


說實話,那種程度的壓力,換了我可能也未必能承受;但與此同時,我也想讓他們明白,這種高壓不只是你一個人在承受,還有你身後的整個團隊。


你說的每一句話,鏡頭裡的每一個畫面,代表的不僅是個人,而是整個俱樂部。因此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清楚自己在這個團隊裡、在這個社會上的角色是什麼。如今的電競職業選手就是公眾人物,意味著許多社會層面的責任和義務,但大部分選手並沒有理解這點。


既然是一個團隊,就該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例如這半年來,為了磨合整個隊伍,我們做了不少陣容方面的調度,選手出場時間有波動,難免會引起粉絲的疑惑。


其實在一家職業電競俱樂部的制度裡,派遣哪個選手上場,最主要應該取決於個人狀態,以及是否符合隊伍的技戰術要求,而不是單純考慮選手的人氣或粉絲的期待。這聽起來或許有些不近人情,但我們作為一支職業戰隊,就絕不能把個人情感放入決策中,凡事應當以大局為重。


大京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如果不是因為打電競,我們所有人都會是一輩子的兄弟。” 現在想想,或許打從我成為俱樂部管理者的那天開始,我們之間的“兄弟情”,也只能排在“職業”後面了。


“歷史是抹不掉的”


今年在俱樂部層面,最大的變化是品牌升級。由原先的17和SMG兩傢俱樂部合併,成為如今全新的SMG電競俱樂部。


這次合併不是心血來潮,事實上雙方早就有了意向。因為大哥(林俊杰)和我們幾位投資人都關係不錯,再加上他個人是電競的狂熱愛好者,也非常鐘意shou的實力和努力,大家就一拍即合。


考慮到SMG是大哥的時尚品牌,擁有非常堅實的影響力,我們期望在新品牌的幫助下,讓俱樂部在更廣泛領域內走得更遠,因此決定將合併後的俱樂部更名為SMG。


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涉及到更名,對很多人來說,難免會覺得有些遺憾,這點我非常理解。與其說放不下過去的成就,其實大家更多留戀的是對於“17”這個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深刻情懷。


品牌升級的消息發佈時,我看到許多粉絲的留言,講述自己對於17的留念和不捨,不免也有些心酸。中國電競的發展週期比較快,可能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感情或記憶會逐漸變淡,但歷史上的痕跡是不會被抹掉的。對於我們這批人來說,只要17這個名字曾經存在過,這就足夠了。


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但感情歸感情,我個人仍然都覺得這次品牌升級,對俱樂部的未來發展是有好處的。


SMG是一個好品牌,大哥的號召力和付出,在時尚圈的跨界影響力,包括這個品牌闡釋——“Still Moving Under Gunfire(在槍林彈雨中繼續前行)”,其實和我們整個隊伍的理念,包括電競精神,非常吻合。接下來,我們會更努力去執行對外溝通的工作,讓大家理解我們這次合併,背後的一些思考到底是什麼。


在我的理解中,之所以我們會在品牌切換過程中遇到阻力和挑戰,其實很大原因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戰隊的成績相較前一年,落差太大。


一切好像被困在一個惡性循環裡:成績滑坡、選手情緒、粉絲期待、俱樂部決策... 可能也是因為我個人的經驗不足,有段時間兜兜轉轉,很難繞出個完善的方案,來妥善解決問題,最終就導致大家沉浸於過去輝煌的歷史中,沒有那麼快接受“SMG”這個全新品牌。


歸根結底,電子競技的核心還是成績導向。要解決問題,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得讓隊伍的戰鬥力,能夠快速提升。


“早點經歷這些,未必是壞事”


對我個人來說,下半年的狀態就是焦頭爛額:和隊員們的關係磨合,品牌切換,以及對內外的溝通,一直在做“救火隊員”的角色。有一陣子和投資人聊天,感嘆自己真的無力了。我也會懷念自己當導演時的工作狀態,不需要為很多瑣碎的事情疲於奔命,認真打磨作品就好。


最痛苦的時候是8月份,很多負面集中爆發。


那時,大哥給了我很多支持。他告訴我:早點經歷這些,未必是壞事。就怕問題變成隱患,現在不處理,以後可能就會有更大的問題。


確實是這樣,認真思考一年來出現的各種狀況,就是在為俱樂部的年輕不成熟埋單。


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無論從哪個方面,大哥對於俱樂部的關注和支持,都是不遺餘力的,我非常感謝他。


大哥把SMG俱樂部當作一個大家庭,認為所有人的相處方式都應該像家人一樣。而他在與我們交流時,其實也印證了這一點:非常耐心、隨和。雖然他是投資人,也是老闆,但他從不認為什麼都得要按照他的想法進行,而更願意交給團隊,進行整體的專業評估。


總體來說,大哥對於俱樂部的期望是“家庭式氛圍、企業化發展”。他投入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希望看到SMG不僅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還能夠對整個電競產業的發展,有正向的引導作用。


從一個俱樂部運營負責人的角度出發,我也認同SMG想要長遠的走下去,一定要走企業化發展路線。因此在新的一年裡,我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推動SMG俱樂部進一步向一家企業的轉型。


例如,儘快建立完備的規章制度,做好整個俱樂部的專業化分工,未來也不排除邀請職業經理人,以及更多成熟職場人士加入團隊——這些基礎設施都拗實了,隊伍的戰績才能有穩定保障。


另一方面,我認為也應該在品牌宣發上有相應側重,讓那些喜歡、支持我們的人,能與俱樂部產生更多的連接,形成更多的有效溝通。


人民電競2019年度專題|SMG城小樓:電競一年,憂過其他行業十年


對於我們選手的狀況,可能是許多粉絲最關心的點。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我們還是會致力於打造更穩定的機制和環境,來協助他們渡過這個非常時期。經過去年一整年的洗禮,我相信隊員們都有了更多的經驗和體會,也變得更成熟了。


尤其是shou 。我雖然不是他本人,無法完全代替他說什麼,但這段日子他所承擔的壓力,可能比我們任何人想象得都要巨大。而且這種壓力,與他個人此前所累積的聲望,是成正比的——很殘酷,但也很真實。


好在他還很年輕。過去一年中,或許他在某些時刻表現出來的情緒和反應,不被很多人所接受,但我認為另一個角度看,這一切也都是shou個人成長的一個過程。


職場上,沒有完全的公平與不公平。對shou來說,能在這麼年輕的時期遇到這種級別的挫折,對於他往後的人生來說,其實是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