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如何看待死亡?妻子死時鼓盆而歌,自己死後遺體處理方式更絕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當然,我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生死觀。面對親人或者自己的死亡,有人倘然,有人悲傷,有人懼怕,有人絕望。更有甚者,古代的很多帝王,怕自己死後,權力和江山落入他人之手,於是滿天下尋找長身不老之術,欲求長生不死。結果,很多人被方士忽悠,胡亂服用丹藥,最終因為丹毒毒發更加早死。

那麼,我國的著名哲學家莊子是怎樣看待親人和自己的死亡的?我們可以從兩個小故事中得出答案。

莊子如何看待死亡?妻子死時鼓盆而歌,自己死後遺體處理方式更絕

莊子

1、妻子死時鼓盆而歌

莊子晚年喪妻,惠施聞訊,前去弔唁。他是莊子的老朋友,此時已非梁國宰相,不必再擺官架子了,有必要去安慰莊子。

莊子家居陋巷,馬車進不去。巷口下了車,惠施走進去。莊子的長子跪在門外迎接弔客,口稱:“俺娘給伯父道謝了。”惠施扶起孝子,說了兩句按照禮儀應說的話,然後面罩悲憫之容,很嚴肅地進了大門,步入靈堂。

莊子坐守棺旁,兩腿八字張開,撮箕似的很不雅觀,手拍瓦盆伴奏,毫無愁容,放聲歌唱。看見惠施弔喪來了,也不招呼,仍唱他的。

莊子如何看待死亡?妻子死時鼓盆而歌,自己死後遺體處理方式更絕

莊子鼓盆而歌

惠施說:“伉儷多年,同床共枕,她為你養兒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過分了嗎?”

莊子說:“你說錯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傷。但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還得冷靜地想想呀。我想起從前,那時她未生,不成其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為生命,連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連魂氣也沒有。後來恍恍惚惚之際,陰陽二氣交配,變成一縷魂氣。再後來呢,魂氣變成一塊魄體,於是有了胚胎。再後來呢,胚胎變成幼嬰,她生下來,成為獨立生命。生命經歷了種種苦難,又變成死亡。回顧她的一生,我聯想到春夏秋冬時序的演變,多麼相似哦。現在她即將從我家小屋遷往天地大屋,坦然安臥。我不唱歡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這樣一想,我便節哀,敲盆唱起歌來。”

惠施雙手奉上一袋賻金,放入瓦盆,暗自罵了一句“活見鬼”,便告辭了。

莊子如何看待死亡?妻子死時鼓盆而歌,自己死後遺體處理方式更絕

惠施說

2、自己死後遺體動物隨便吃

莊子快要死了,學生想用很多好東西給他做陪葬。

莊子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時間為連璧,星辰為珍珠,萬物是可以作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夠多嗎?哪裡還用著加上這些東西!”學生說:“我恐怕烏鴉老鷹吃您的遺體。”莊子說:“在地面上被老鷹吃,在下面被螞蟻吃掉,奪過烏鴉老鷹的吃食,再交給螞蟻,這是多麼偏心啊。”

怎麼樣?莊子看待死亡的觀點是不是很奇特,很與眾不同?自己的遺體可以讓烏鴉老鷹隨便吃是不是做的很絕,一般人都不會這麼做?對此,你是怎麼看的?你又是怎麼看待生死的?

莊子如何看待死亡?妻子死時鼓盆而歌,自己死後遺體處理方式更絕

烏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