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培訓學校遭遇疫情... ...

從疫情被關注到現在爆發,作為一個從事教培行業的人來說,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

一月初,我們開始制定寒假班的開班計劃和老師授課計劃,因為寒暑假的課程都比較的成熟了,所以計劃很快上線,傳統的短期課程在寒假初始13號便全部順利開課,寒假課程不同於年度課程,都是連續上課,每天的教學計劃十分密集,一線老師基本都是全天授課,整個學校工作節奏也十分緊張,大家都沒有關注從武漢傳來的冠狀病毒的新聞,及時偶爾看到,也並沒有過腦。連續一週的寒假課後,小年已過,辦公教學間隙,大家除了吐槽密集的寒假課程著實是一場體力與腦力並存的考驗外,大多都懷著對即將要到來的新年的憧憬,討論會如何度過新年,都買了什麼衣服,有員工做了倒計時牌,據年最後一天上班還有?天,這個倒計時牌是我們內心的精神支柱。

轉眼到了最後一天--年二十八,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是最後一個走,處理完最後的事務,把每個教室檢查一遍,確保空調電器全部關閉,關上水電總閥,貼上休假通知和新的一年的福字,那時我們開始關注到武漢的疫情,還買了口罩給大家,預祝大家回家旅途順利。

年二十九開始突然出現了疫情的大量報道,亦可能是之前工作太忙,並沒有關注到,但此時我還沒有意識到會對我們培訓學校有什麼影響。年三十開始出現武漢封城,我們也開始討論會不會婆婆家過年,網絡和電視開始大量出現居家隔離,不鼓勵串門的倡導,也是從此時開始我開始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我們的寒假班年後還有課程沒有完成,春季班招生還沒有開啟,這種猜測我隱隱感到事態的嚴重,但是還是存有樂觀的幻想,過完年再說,過完年估計就過去了。

年初三開始所在的教育局群開始熱鬧起來,不允許提前開學,隨後不允許提前開校門,員工放假至2月3日,隨後便是延長到2月9日,除了居家隔離,我們每天關注的電視手機上是疫情感染人數倍數的增長。疫情突然爆發,我們也放棄了最後的希望,開始和其他學校一樣,開始考慮年後的課程安排,唯一的路徑就是線下轉戰線上。

線下課程轉到線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學目標的完成過程也就有了很大的區別,老師的教學手法需要我們重新研發,以確保如何能在線上也實現一樣的互動和教學產出。尤其是線上學習軟件的選取花了大量的時間,初七之前我們各自在線上做軟件測試和備課,初七開始通過線上會議,一次次的測試排除試用各個教學軟件,同時把備課改為能在線上完成的PPT或音視頻文件。

   目前我們測試過的軟件有 class in ,人人教  ,微師,天天樂學等線上平臺,最終選擇了微師這個軟件,但是還是在摸索和功能研究當中,下週開始網絡授課,對所有老師都是比較大的挑戰,希望平臺穩定,剛剛另一個培訓培訓學校的負責人傳來消息,他們用的直播雲平臺在直播過程中崩潰,正在考慮轉化其他平臺,平臺對於中小機構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們下週的課程能順利進行。

   疫情還沒有好轉的態勢,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努力應對,現在想想我們對於疫情的敏感度太差,17年前的非典,我還是個學生,也是懵懵懂懂,17年後成長為肩負責任的成人,希望疫情過後,每個成人和企業都能建立應對重大疫情的完整體系和敏銳洞察力。同時感謝在這次疫情中每天在線的小夥伴們。靜待下週網課的佳音了。

當培訓學校遭遇疫情... ...

停課不停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