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湘江,浩氣沖天——評歌曲《與你相望》有感


最近,我在“廣西雲”聽到何述強作詞、金彪作曲、周澎演唱的歌曲《與你相望》,倍感震撼。激動之餘,忍不住要寫點什麼。

2019年是湘江戰役八十五週年,廣大文藝工作者紛紛創作作品紀念湘江戰役,歌曲《與你相望》就是其中之一。在這首激情悲壯的歌曲裡,我被歌者帶到當年那硝煙瀰漫的湘江岸邊,體會那“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震撼撞擊。歌曲敏銳捕捉到無數感動的瞬間,聽著這首歌讓我淚流滿面。湘江之戰是中國紅軍歷史上最慘重的戰役,許多客家兄弟因為追隨紅軍,毅然投身革命,其中不乏稚氣未脫的少年。詞作家望著曾經鮮血染紅的湘江,聆聽當地老百姓對紅軍的懷念,那悲壯力量的觸動,在他內心迴盪迴旋,不禁淚流如雨,是他們的犧牲換來今天的安康,我們怎能忘記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瞭解了這些可歌可泣的紅軍戰士,你才會真正喜歡上這首《與你相望》,因為歌曲裡有靈魂的瀰漫和隱現,因為“有一種傷痛不能遺忘,它告訴我生命還有重量。有一種悲壯不能遺忘,它告訴我生命如此榮光”。

《與你相望》的語言是詞作家何述強自己的語言,那浴血奮戰的前赴後繼,那慘烈的狂轟濫炸,那視死如歸的娃娃兵,那至死不屈的將士英雄,在詞作家的筆下是一種詩意的表達,語言營造出的故事和人物以及種種氛圍,讓人們在聆聽中百感交集。《與你相望》淳樸自然的詞風,在深入淺出的詞句口氣裡,傳達出雋永的寓意。《與你相望》獨特的角度和意境,富有激情的詞句和宏偉的氣勢,描繪了湘江的風貌,也有擬人化的展現,用了許多生動的詞句,如“星星借去你眼睛的光”和“螢火借去你心底的亮”,擬人化拿捏的處理方法,使人物和景象融為整體,讓人彷彿身臨其境。歌詞富有畫面感,都是湘江的特定環境,呻吟著血肉之軀的創痛湘江,讓人無法不悲情。

《與你相望》對作曲家金彪而言,也是一次極具挑戰的創作,他將自已置身於85年前那硝煙瀰漫、紅旗獵獵的湘江岸邊,夜色降臨喚醒了他生命所有的思考,與音樂成長,與逝去的生命對話,。詞作家每個詞含蓄雋永,配上金彪動人激昂的旋律,讓歌詞彷彿有了靈魂,飛翔遨遊在人們的心頭。從音樂裡我們聽到了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彷彿又置身於當年那生死別離的戰場。歌曲的旋律源於作曲家心底總有湘江的熱血在湧動,每個音符都有光澤,每段旋律都很動人。主歌用較低的音區,平穩的旋律行進,表現了內心深沉的哀傷,副歌部分隨著情緒的層層遞進,旋律高亢而極具張力,與主歌形成鮮明對比,藝術效果更加強烈感人。

《與你相望》對演唱的要求很高。周澎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歌手。他的聲音陽剛渾厚,音域寬廣,極具穿透力、爆發力和感染力。周澎認真揣摩歌曲深厚的內涵,真誠地投入到歌曲的二度創作中,對《與你相望》的理解和掌握特別到位,演唱有思想有感情,聲情並茂。《與你相望》音域跨度很大,起伏跌宕,一般歌手很難駕馭,應該說周澎對這首歌的演繹是很成功的。

成功的歌曲背後有默契的合作,《與你相望》源於他們共同對英烈的祭奠和緬懷,詞曲相得益彰渾為一體,充分發揮廣西特色的團體力量,幾經反覆修改打磨精益求精,終成正能量歌曲的精品力作。《與你相望》不僅是簡單的歷史回望,充滿對英雄的無限讚美,更是對歷史的反思。何述強對音樂的色彩很敏感,金彪對歌詞創作也有研究。作品沒有陳舊和老套,宏偉的曲調和磅礴的氣概,讓人聽著親切和感人,歌曲運用了許多新的元素,音樂製作編配也很有新意。那條能淨化靈魂的湘江!聳立著民族的風骨和中華的脊樑,在生死和善惡之間,是不屈不撓的追求!詞作家和曲作家傾注身心,創作使他們的靈魂得到淨化,信念得到昇華!詞曲作家將親人生離死別這種情感描摹得淋漓盡致,周澎的演唱也迸發出強烈的共鳴,演繹出人天相隔的感情傷痛。歌曲傳到福建三十四師紅軍後代們中間,他們聽後被深深地觸動,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血色湘江,讓我們想起那些無數的英烈。走進他們的歲月,歌詞裡的英雄主人公和詞作家本人達成“默契”,只有和這些經歷過戰鬥的靈魂接觸,才會有深切的思考,《與你相望》是對歷史回聲的莊嚴禮讚,是對紅軍精神的深情頌歌。今天的湘江早已變得風淡雲輕,“聆聽湘江,回首蒼茫”“在歲月的河岸上,與你相望”,與那段歲月相望,與那段歷史相望!

共和國是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換來的,那浩氣沖天的聲音還響徹天地之間!詞作家凝望著年輕英烈的雕塑,心潮澎湃,那時紅軍衣衫襤褸跋涉萬里,現在的年輕人卻找不到生命的重量和莊嚴,歌曲《與你相望》是對湘江戰役85週年的紀念,更是對當下青少年的精神補鈣,歌曲《與你相望》讓我們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想想85年前的那場戰役,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和平的今天我們更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魯永崗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