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東北老家滿族特色民居——地窨子

說起老房子,不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東北老家的一個特色民居——地窨子。隨著現代化建築的崛起,這種老式建築的民居幾乎已經絕跡,但現在回想起來,勾起滿滿的童年記憶。

地窨子是生活在白山黑水間滿族先民的特色民居,具有冬暖夏涼且避風的特點。是遊獵民族智慧的結晶。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和物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構建的房屋比起來,造價低廉。當然了,居住密度也比現在要低很多了,哈哈。

地窨子多建築在山坡的向陽面,利用現有的土坑改造,或者挖掘一個長方形土坑,在土坑內,藉助三面坑壁搭建,南向壘起土牆開門窗,屋內搭建土炕住人和寒冷的日子取暖使用。屋頂用檁子和椽子井字形搭建,上面覆蓋上葦芭,再用土夯實,外面覆蓋一層羊角泥加固,一個比較典型的東北地窨子就建成了。

門外的坑壁上,掛幾串曬乾的紅辣椒,老苞米,或者是獵物的皮毛。出入的人們頭戴皮棉帽子,身穿羊皮襖,腳上是棉烏拉或者氈嘎噠,手裡拎著馬鞭子,這就是童年時東北老家典型的淳樸畫面。和現在的時尚比起來,土的不能再土了,但貴在淳樸。

地窨子在七八十年代,在東北鄉村還是比較常見的。雖然沒有現在的高樓大廈華麗,但是回想起來卻充滿著童年的溫馨記憶。你們對地窨子有印象麼?有過這樣的記憶麼?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聊聊對老房子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