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第一件、【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本拍品做工精巧絕倫,全圖用金線和五彩絲線繡成,以墨綠江綢為地,滿繡曼妙規整的團花卷草紋,並用金線勾勒輪廓。唐卡正中的紅閻摩敵顯忿怒相,懷抱淡紅身的明妃金剛伯達裡佛母,明妃左腿纏繞紅閻摩敵腰身。紅閻摩敵右手高舉過頂,揮舞一根飾各色相人頭和金剛杵的天杖,左臂緊擁面向他的明妃,手持嘎巴拉碗(又名骷髏碗)。二人足踏藍身死神,後者腰繫虎皮裙,頭戴寶冠,匍匐在五彩蓮華座上的棕色臥牛背上,後者為明王與明妃坐騎。唐卡上沿有兩排坐在蓮座上的如來和菩薩,上排最左為嘿嚕迦威羅瓦金剛,最右為文殊菩薩,中間是五智如來,即寶生佛、阿閦佛、毗盧佛、阿彌陀佛和不空成就佛。下排最左為綠度母,最右為白度母。唐卡下沿有七供養天女在蓮座上起舞,一手高舉盛滿供品的祭盤。唐卡四沿鑲黃邊,其上繡金剛杵紋。唐卡右上方的白度母之下用金線在紅緞上繡「大明永樂年施」單行六字楷書款。本唐卡配一清代絹制裱邊。

第二件、【唐卡 】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第三件、【明永樂 刺繡紅夜摩唐卡 】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本唐卡中央是紅夜摩,擁抱著明妃毘陀利金剛,腳踏藍色的屍體乃死亡之神。上沿有七個造像,最左方是死亡之神,最右方是文殊菩薩,中間是五智如來。密宗金剛界密法,宣傳“五佛轉智說”,即大目如來的法界體性智,東方阿閦佛的大圓鏡智 ,南方寶生佛的手等性智,西方阿彌陀佛的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成所作智。五智中以法界體性智最重要,其餘四智均為轉識所生。金剛界曼陀羅,分為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以上五佛為部主,稱為“五方佛”。下沿有七個手持供品的女神。右上角觀世音菩薩身旁有《大明永樂施》年款,以金線繡於紅緞上。而經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實驗室以碳十四方法則,結果和上述年份相符。

第四件、【清乾隆 紙本墨彩描金七佛偈唐卡 (六張)】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本組唐卡為皇家苑囿北海七佛塔碑石刻圖像之傳拓本,製作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背景為墨拓,陰線處填泥金,嘴唇處填硃砂,眼部留白。每幅唐卡上方為漢滿蒙藏四種字體金書文字七佛偈,包括《毗舎浮佛偈》、《釋迦牟尼佛偈》、《拘那舎牟尼佛偈》、《拘留孫佛偈》以及《迦葉佛偈》。畫面邊緣皆繪描金雙框,外框上下繪雙龍戲珠,兩側書雙龍逐寶圖案,欄內四隅以漢滿蒙四體文字署「乾隆丁酉欽定」落款,內框上下繪七珍,左右畫八寶。本組唐卡歷經戰亂僅餘其五,《拘留孫佛偈圖》、《毗舍浮佛偈圖》、《迦葉佛偈圖》、《拘那含牟尼佛偈圖》、《釋迦牟尼佛偈圖》,以及恭錄於民國十年(1921年)北京柏林寺住持澄海抄錄乾隆所撰《御製七佛塔碑記》之全文,並簡述收藏此七佛唐卡之緣由,原《毗婆尸佛偈圖》與《屍棄佛偈圖》已散軼。

第五件、【清乾隆 宗喀巴大師一生的故事唐卡 (十五張)】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宗喀巴大師的平生,在學問修持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對於教理,他總結大小乘、顯密一切教誡理論,而自成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的氣度,一方面又以深刻謹嚴的態度執擇佛教各宗的見地,以中觀為正宗,以月稱為依止。他對於戒律,能矯正舊派佛教的流弊。他所創的格魯派至今為我國藏地第一大教派。藏語系統的佛教徒,大多崇奉他為教主。此組唐卡畫面中央為神聖的宗喀巴大師,整組畫面在施色方面有獨特的講究,重彩底色約分為紅、黑、藍、金、銀多種,均為純天然礦物顏料。紅唐卡繪佛本生故事,畫面風格頗顯富貴。黑唐卡繪護法神、金剛一類鎮妖降魔的內容,並施金色勾線,畫面威嚴莊重。藍唐卡則繪歡喜佛、勝樂金剛一類題材,有吉祥喜慶之美好寓意。此組唐卡大量使用了金銀彩,畫面富貴典雅,色彩金碧輝煌。畫面底色還隨“地界”至“天界”的內容變化而變化;到了天界,便是一片湛藍的底色。此外,白色底被作為表現神佛容貌、性格的一種手段,因此常以白色表現平靜、和藹、善良;紅色和深藍色表現強悍好鬥、兇猛猙獰(憤怒相),有的常常巧妙地把大塊的紅色、綠色、青色和藍色並列使用;金色代表多種顏色,表現出一種神聖的氣氛。整組畫面富麗堂皇。從繪畫上講,不難看出功力深厚的畫匠頗得工筆繪畫的深邃,將黃教祖師佛—宗喀巴大師的無上神聖表現的淋漓盡致。其中更為精彩的是每一張唐卡在局部都有畫匠用金彩書寫的藏文故事,這更加體現出此組唐卡的神聖色彩!整組唐卡張張交相輝映,這種金繪唐卡難度極大,如此之精妙且成套者,極為罕見,15件成組保存完好,可謂藏傳唐卡藝術中的神品!

第六件、【明正德 藥師佛像圖】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此件精美絕倫的佛像,畫面右下方細微處以金彩落藏款“正德十二年六月二十日工筆,天靈寺記正,男齊伯祥室人斬氏”。為典型明朝正德時期宮廷之作。所繪藥師佛又名藥師如來。目為微睜狀,左手託藥缽,半跏趺坐於華麗的蓮花寶座之上。頭頂七彩祥雲,周遍神將膜拜。這件佛像以稀有珍貴的植物及礦物顏料繪製而成,並施以金粉,色彩富麗沉穩,整幅畫像用的是宮廷特有的細絹,製作極為講究,色彩與絹相互勻染烘托出藥師如來神聖的感覺,生意盎然。宮廷畫師繪畫功力深厚,繪製極其精細講究,筆觸沉著嚴謹、設色穩重,所繪佛祖面容端詳、莊重傳神,將無上神聖的感覺體現得淋漓盡致。佛教繪畫作為宮廷繪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綻放著璀璨奪目的光彩。明朝時期,源於佛教藝術自身強烈的感染力,加上政治文化上佛儒思想的奉行,使得當時的佛教繪畫吸引了大量文人士大夫畫家的積極參與,發展空前繁榮,因此,千年來的佛畫增添了更多的文人情懷與優雅氣質。在此背景下,產生的明代宮廷佛畫像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繁縟細密、精益求精,莊嚴中散發著儒雅的氣韻。莊嚴高深優雅的明代宮廷佛畫,成為中國繪畫史上最值得學者及藏友們關注和深入研究的藝術品之一。

第七件、【明永樂 宮廷風格織繡蓮花手觀音 卷軸 設色絹本 】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藏傳佛教造像於6-7世紀出現了一種或立或坐姿的持蓮花菩薩,其流行區域之廣、延續時間之長,幾乎在西藏的每一處寺院都可見到。藍色錦地佈滿優曇缽華,此花意譯靈瑞、瑞應。花隱於壺狀凹陷之花托中,世稱其花三千年一開,值輪王及佛出世方現,喻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如《法華經·方便品》雲:“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寓意湛然寂靜、花雨漫天,為一切見聞者種無量褔德,同時暗寓此像示現時國泰民安、天地祥和。此幅作品造像姿態極為罕見,織、繡用料及工藝之精湛前所未見。釘金繡,又稱金銀繡;釘金繡針法複雜,有過橋、踏針、撈花瓣、墊地、凹針、累勾繡等60多種針法,其中“二針企鱗”針法為其他繡種所無。此幅作品充分運用墊、繡、拼、綴等高超技藝。有極其珍貴的收藏、藝術、宗教、歷史價值,是一件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

第八件、【18-19世紀作 綠度母藥師佛唐卡】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第九件、【緙絲三世佛像唐卡】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在藏傳佛教中,三世佛屬於般若佛部。所謂般若佛,是指大乘佛教神系中所出現的諸佛,是相對於密宗中“本尊”而出現的分類。大乘佛教出現後,偶像崇拜大量湧現,佛教哲學開始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擴展,“佛”這個概念有了全新的意義。從時間上講,在世界的“成、住、壞、空”四劫中,有“如恆河沙數”的佛出現過,釋迦牟尼佛只是我們這個世界擁有的佛,之前、之後均有無數佛在無數世界中出現過,這就形成了過去、現在、未來佛,也就是“豎三世”——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在空間上,世界有十方,不同方位有不同佛教道眾生,也就有了中、東、西三方佛,即“橫三世”——藥師琉璃光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這裡的三尊組合為過去、現在、未來佛的豎三世。據《修行本起經》記載,燃燈佛是在過式為釋迦菩薩授記的佛陀,釋迦曾以頭髮鋪地,頂禮燃燈佛。彌勒原為釋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住兜率天,在盡其一生之後,在未來世降生於婆娑世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成佛。

第十件、【18-19世紀作 釋迦牟尼唐卡】

拍賣會前十件精品唐卡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