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靈各村名的由來,看看有沒有你們村!

香爐臺

村中有一龍王廟。廟中有個金香爐。有“裡七步,外七步,七步裡頭金香爐”之說。村建廟後臺地。

留老疃

留老山在縣城南15裡,以前袁吉棄父於此,他兒子袁表勸他,最後又揹回來了,即袁表故里故。

加 鬥

位於斗山腳下,系元朝大寧路總管聶諒故里,為祝福其加官晉級,故名。

登場堡

原名野場,秀才宋守地喜得子,名登場子,後修建南堡門時,碑文刻有登場堡,故名。

蕙 花

相傳明代,村四周皆為大道,呈“井”字字形,似花池,村外草木叢生,蕙蘭花香味四溢,故名。

一斗泉

從前鄉人掘井30餘丈,競然看不到水,忽然,水自西山崖畔突出,池僅鬥許,足夠供百家人使用,故名。

頭 嘴

縣城北有巧八山,其山居中,四周七山相向,在山下建村,名巧八莊。該村位於八山中頭座山下,後改名頭嘴,位於第六第七山嘴村莊,便名六嘴、七嘴。

滴水崖

滴水崖泉,縣北15裡山腰,水自石隙滴注於潭,潭周圍數丈, 深12尺許,味殊甘美,大旱不竭,淋雨不溢。村位滴水崖下,故名。

蕉 山

相傳古時該村北山自然起火,形成山焦草稀。後於山腳下建村,名焦山村,因“焦”含不祥之意,焦山又漸生草,故改為“蕉”,稱為蕉山村。後相繼又建幾村,以方位分為西蕉山、東蕉山、中蕉山、南蕉山。

洗馬莊

元朝吏部侍郎龐清故里,村前有一水池,龐曾在此洗馬。故名。

龍虎巖

臥龍崗在縣北8裡,山脈婉蜒,狀如龍伏,故名,後“伏”訛傳為“虎”。

南閣崖

原名南柯崖。相傳光緒年間,有一官員路過,問其名、觀其形,見南北兩山相對如門,提議改為南閣崖。

道袍溝

該村地形象野生動物狍子倒臥在溝堰,故名倒狍溝,後演變為道袍溝。

宜 興

村南紅沙坡,是古代人下川的小路,車馬不能通行,只“宜”人行,故名“宜行”,因“行”字不比“興”字意,故改為宜興。後按方位分為西宜興、東宜興,派生出宜興莊。

作 瞳

村西山腳下有海坡池,池僅2畝,汪洋數里,形成沼澤地,建村後名沼瞳,因“沼”不雅,改為“作瞳”。後按方位分為西堡、東堡和南莊。

憨崖窪

相傳,唐初夏王竇建德之子出遊崖頂,連人帶馬掉崖亡,竇前來省視子屍,仰望懸崖峭壁,嘆曰“好憨的崖啊!”從此山叫憨崖頂,村建於崖下低窪處,故名。

平(水)城

漢平舒縣故城,後被水淹,於城北高處建村,為吉祥意取名平(水)城。

南村

村被大水淹沒,為避免水衝,便名難衝,因名不雅,演變為南村。

莎泉

莎泉在縣西30裡,泉約畝許,沸騰洶湧,淙淙有聲,即壺流河發源,後在泉旁建村,名莎泉,因人增多,按方位分東、中、西三堡。

黃 龍

相傳山昔有黃龍現,故名黃龍山,山上有一黃龍廟,建村後名黃龍村。

土巷口

原為關口,關門用鐵包裹,故名鐵裹門。後因守關兵將著衣、馬匹毛色近似土黃,又名土黃口,因黃與巷音近,改為土巷口。

山神廟

因村有龍王廟、五道廟、奶奶廟,故名三神廟,後三廟漸廢,又地處山區,改名山神廟。

神樹溝

相傳,溝中有一棵大榆樹,要伐倒當天只能伐一部分,翌日樹又復原。只有晝夜不停,才將樹伐倒,有血跡可見,傳為神樹,故名。


望 狐

村南有一山,相傳,昔有人望見一道人引狐入山,故名。

國家眷

原名郭家峪,在明朝嘉靖年間,該村武進入被招為郡馬。後進入告老還鄉,因武系國家親眷,改為國家眷。村裡原有望親樓,樓中有男女木雕像。

牛口峪

據傳該地水泉發現有一金牛,有人想得,捉住一角又脫開。後建一金牛寺。本村位於寺外峪口,故名。

山羊溝

相傳,昔日有人發現白、黑兩羊在溝門口抵角,被人聲驚開,綿羊跑入南溝,山羊跑入北溝,兩溝各建一村,名為綿羊溝、山羊溝。山羊溝又分上、下兩村。

闖道坡

據傳,1644年,李闖王農民軍過此並安營紮寨,故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