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輝失去摯愛429天后痛哭:我愛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大叔說:

康輝想母親了,時間卻回不去了。

孝順,是由後悔構成的

生活久了,漸漸忘了時間的殘酷,總以為父母會等。

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一次徹底地走散,往後的生活縫隙裡總有遺憾冒出來,那是一種悔不當初的疼痛。

康輝在新書《平均分》中講到母親走後,他無緣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尋覓歸途,卻發現自己已成孤兒。

母親病重,但因為工作原因他需要出國出差,康輝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執念,就是覺得母親會挺過這一年。看望母親的時候,他趴在母親耳邊說:媽,一定等我回來。“

康輝心裡也會忐忑,怕生活打臉,遺憾可能發生在剎那間不可挽回。

2018年11月15號早上7點15分,媽媽走了。

康輝正站在首都機場的候機樓等待出發。十三年前,父親快走的時候,他也在工作,冒著大雪奔回家,送了父親最後一程。這一次,他終究是錯過了母親生命的落幕。

之後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康輝睜著眼睛,眼前略過媽媽的影子,心痛到不行時,便一次再一次躲進衛生間失聲痛哭。

這些年,他陪伴母親的時間少得可憐,在電話裡聽到母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忙你的吧。”

母親把沒說出口的思念嚥下去,體貼地讓康輝去拼事業。

當母親不在了,康輝才發現,這些年,他竟然沒有一張與媽媽的合影。

他想回家了,想再住上幾天,給母親的幾盆花澆澆水,再吃幾塊母親做的醬牛肉,再聽她嘮叨幾句。

康輝想母親了,時間卻回不去了。


康輝失去摯愛429天后痛哭:我愛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孝順這個詞,是由後悔構成的。”這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悵然,史鐵生也有。

“母親為什麼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為什麼在她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突然熬不住了?”

本以為時間是最保險的財產,但其實是最有心機的怪物,總以為來日方長,最後卻站在和父母緣分的盡頭,無能為力。

就像歌詞裡唱的,“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我會想盡一切辦法倒流時間。不是為了人類理想做貢獻,而是想和她說一句,我很抱歉。”

父母的愛,指向分離

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後,親情變成了需要被提醒的東西。

我們開始習慣自己面對生活的兵荒馬亂,對父母報喜不報憂,本以為這已然是最大的孝順,卻忘了父母為了讓我們安心在外打拼而一口口吞下去的求助,是他們的“懂事”。

康輝在家整理媽媽住院要用的東西的時候,忽然發現,一向都是整齊細緻、會將物品分門別類歸置很好的媽媽,很多東西卻是凌亂的。

康輝驚覺自己竟然疏忽已久,媽媽獨處空屋的時候,大概是沒有那麼大的心氣兒去做這些事了。

身為兒女,他們不說,我們就這樣理所當然地忘了爸媽老了,需要我們的照顧。


康輝失去摯愛429天后痛哭:我愛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張泉靈做記者的時候,到一些老人的家裡去做採訪,會聞到一股味道,是我們俗稱的老人味。

她問過醫院的大夫,卻沒有得到答案,一個獨居的老奶奶給了她最心酸的答案。

孩子常年不在家,老奶奶儘量不洗澡。

老了,老了,洗澡是一件最危險的事情,萬一摔了,怕給孩子添麻煩。我們一路成長,父母看著我們一次次離開的背影,既欣喜又悲傷。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只有父母的愛指向分離。”

忙著在工作中升級打怪,敏銳地感知世界,卻把最多的鈍感和虧欠給了父母。

何炅想起家裡生病的老人,知道他們在等著他回去,卻總有很多不得已,陪伴他們的時間總是不夠。

我們好像就是這麼欠,總是在失去後才知珍惜,來不及才懂得回頭。

父母在,是最大的幸福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下歸途。

最近45歲兒子被86歲母親追打的新聞登上熱搜。

已人到中年的杜永華在吃飯間隙,被媽媽用筷子敲頭,他樂不可支,看向媽媽的眼神帶著鼓勵。

有人問他:“你被打,怎麼還笑得這麼開心?”

杜永華很驕傲地說:“這個年齡,有媽媽打還不開心嘛。”

杜永華把媽媽從老家接到重慶,悉心照顧,媽媽的身體有了些許好轉。

在很平常的一天,他帶母親出門遛彎,隨意折了一根棍子遞給媽媽。

從那天開始,只要媽媽拿著棍打他,就會想起些過去的事。

杜永華就經常給媽媽一根棍子,讓媽媽打自己。

杜永華被不懂輕重的媽媽打痛了,叫出聲來,媽媽在一旁笑得好開心,小時候一調皮就會被媽媽打,這份記憶也許對媽媽來說也是印象深刻的。

他摸著後腦勺已消腫的包,看著現在已經知道掌握力道分寸的媽媽說:“好好的活,活個兩百歲,我就活一百六,天天照顧你。”


康輝失去摯愛429天后痛哭:我愛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父母從來不是我們的負擔,他們活著就是我們最大的欣喜。

父母離世,無論何時想起,我們依然難以接受。

賈平凹在母親去世的三年裡,噴嚏尤其多,雖然是因為常常錯過吃飯時間,熬夜太多,才會打,但噴嚏一打,便會想起母親,認定母親還在牽掛他。

當回到老家,站在母親的墳前,眼前的墳頭真實地告訴他,母親不在了,他在地上,她在地下,陰陽兩隔,母子再也難以相見。

他頓時熱淚肆流,長聲哭泣。

這世上有一種幸福,叫“父母在”。我們喊一聲爸媽還有人應,還能摸到那雙佈滿黑斑的手,還能注視著他們的眼睛看到自己。

當他們悄然離世,我們也要孤獨地好好活。

一切還來得及,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當一切還來得及,不要給自己埋下遺憾終生的雷。

李宗盛在父親去世多年後,用一首歌《新寫的舊歌》表達悔意。


康輝失去摯愛429天后痛哭:我愛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先是擔心自己沒出息,然後費盡心機想有驚喜。等到好像終於活明白了,已來不及。他不等你,已來不及。他等過你 已來不及。”

每一個已有自己生活的中年人知道,父母真正在乎和渴望的陪伴,卻是我們最難給的。

我們有千萬個理由蹉跎,卻也知道父母的身體狀況不會越來越好,不要騙自己說下一次,就在當下,不要等。

對於那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小姐妹,我建議多讀一些關於情感和夫妻經營之道的書。

讀書是一件值得終生投資的事,高情商大智慧的女人,都會把時間用在閱讀上。

當我們閱讀了一定量的優秀書籍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都會在閱讀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改變,進而影響著我們的愛情和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