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說民俗—社火

春節說民俗—社火

春節說民俗—社火

過春節~就只知道吃喝串門發發壓歲錢~跟古人比~簡直弱爆了~讓小編來告訴你~古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春節之~年畫~~~


合陽花花

白天社火高蹺杆

晚上龍燈跑船船

鑼鼓喧天跳雜戲

不如看獅子過燈山

  —民間歌謠

這首流流傳於合陽地區的民歌,道出了社火種類的豐富多樣。在春節期間

鬧社火是一項重要的民俗娛樂活動,一個“鬧”字也點出了這項活動參與人數之多、之廣。

春節說民俗—社火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祭祀宗教等活動。人們為了祈求生存及期盼種植穀物糧食的豐收,很早便出現了祭祀社神土地的活動,也就是祭社的開端。以後,又出現了祭火活動,就從祭社到祭火產生了——“社火”這一古老而又豐富多彩、熱鬧非凡的民間民俗活動。

社火的種類繁多,有車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蹺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廟會迎神、祈雨時表演,而正月十五最為隆重,聲勢最為浩大。一般各個村鎮的社火進入縣城表演,一較高下,觀看社火表演的觀眾近萬人。

春節說民俗—社火

社火常被人們叫作“看戲”,即“啞劇”。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臺亮相的形式進行遊展,觀眾對扮相角色的辨認靠的是臉譜。社火最具看點的也當數臉譜,它歷史悠久,古樸神秘,其造型粗獷,紋樣稚拙,色彩濃烈。呈現出既簡練單純,又複雜細膩;既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的民間藝術特點。

社火這種紮根於民間的群眾藝術,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了人們年節期間文化娛樂的需要。不但具有濃烈的節日喜慶和自娛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寄託了廣大勞動人民,希望用它來驅邪鎮宅,祈求五穀豐登,安泰吉祥的願望。

春節說民俗—社火

火紅的春聯、大紅的燈籠,紅火熱鬧的社火,這是中國年最傳統、最具特色、最有中國味的表達。時代發展到今天,社火儘管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它依然生機勃勃,魅力無限。

春節說民俗—社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