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茫茫大漠,戈壁長灘。站在玉門關外,數不盡的恩怨,道不完的歷史。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每每讀起王昌齡的這首詩,總是滿腔熱血在心頭。詩文中作者滿腔抱負,為國為民,既有對飛將軍李廣盡忠報國守衛邊疆的敬佩,又寫出了外族騎兵的風貌。"胡馬",毫無疑問,就是外族騎兵,而另一種意思則是蒙古馬。今天不說外族騎兵,我們只談蒙古馬。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美在內,而非外

可能在大多數人眼中,對於馬的第一形象就是"高大"、"大長腿"、飄逸等讚美之詞,是美的一種化身。而蒙古馬,作為古代騎兵的主要戰馬,想必也是如此。然而,你們都錯了。蒙古馬身高平均1.2米到1.4米之間,體重在260-370千克之間。單看著體型,不但不是"高富帥",相反有點"矮窮矬"。但是看馬不看相,它背背毛濃密,呈青色和褐色居多,別看它又矮又搓,可是它四肢有力,身體軀幹粗壯,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肌腱發達。更驚人的是,蒙古馬的馬腿跟人腿一樣,也有外八字腿和羅圈腿(三條黑線)。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古代戰爭的最大王牌

在古代,特別是漢朝初年時期,漢朝通過遠嫁公主和親的方式,保持著對匈奴的"和平共處",漢朝有百萬大軍,缺對匈奴無可奈何,重要的一點原因在於,匈奴騎兵所向無敵,準確說是匈奴人的馬比漢朝的厲害許多。從耐力上看,蒙古馬雖然不如歐洲馬那樣的衝刺速度,但是,據資料記載,在民國時期,曾經舉辦過一場京津賽馬拉力賽,路程為120公里,有許多馬都參加,但是冠軍卻屬於蒙古馬,在賽後統計得知,蒙古馬跑完全程用時7小時32分鐘。前100公里用時為5小時50分鐘。由此我們能夠知道,蒙古馬一口氣跑下來,大約在100公里左右。其耐力令人驚歎。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在成吉思汗四處征戰,擴張時期,蒙古馬更是屢立奇功。攻打某部落時期,由於敵人得到軍報,成吉思汗長途奔襲數百里來攻城,並且糧草不足,敵人誤以為成吉思汗人困馬乏,大膽出擊妄圖將其殲滅,誰知成吉思汗軍隊毫無疲憊感,引得敵軍來戰,結果大敗而歸。其中最大原因就是成吉思汗的騎兵採用上等的蒙古馬,這種馬不但耐力強,不懼怕戰場上的兵器和廝殺,不容易受驚,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們在零下40度的天氣依舊行走自如,對於環境的要求相當低,在非常時期,母馬的馬奶還能夠當做軍糧使用,有了這些優越的條件,成吉思汗不打勝戰才是怪事。而古老的歐洲有這樣一個說法,東歐原始居民不斷從西亞一直往歐洲遷徙的主要原因就是被成吉思汗的騎兵逼得實在無可奈何。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千里奔襲,只為忠誠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蒙古共和國將幾匹蒙古馬作為兩國邦交的禮物送給了北越政府。由於禮物的貴重和重要程度,這幾匹馬都由專人看護,怠慢不得,百密還是有一疏,到了第二天,看護人在清點時發現其中一匹馬不見了,在附近找了半天,硬是沒有找到,這件事,如果不是發生在兩國贈送儀式後,那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在大約半年後,令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有一隻野馬站在烏蘭巴托的牧場外,它滿身傷痕。於以馬為生的蒙古人來說,既好奇又心疼。心想帶著它去看獸醫,誰知道,在為他簡單處理傷口時,居然發現馬居然流出了眼淚,牧場主仔細一看,才認出,這匹馬就是當年送出去作為國禮的其中一匹。牧場主抱著馬又感動又內疚,為了回家,流浪了幾千裡,沒人知道它是怎麼回來的。牧場主從此向外界宣佈,自己的馬,不送不賣,只自己蓄養。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蒙古人固有的"馬文化"

眾所周知,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草原上以兩種動物最為珍貴,作為食物的羊和作為交通工具的馬。馬的文化和圖騰早就根植在蒙古人的血液中了,蒙古人的詩歌多數都以草原和駿馬為主題,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說法,在蒙古,早上騎著馬參加賽馬節,渴了到帳篷裡,主人會請你喝香甜的馬奶酒,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老翁會拿出馬頭琴彈奏,我們一起唱著關於馬的詩歌。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總之,在蒙古,你的活動可能一整天都跟馬有關。如果還有時間,你還可以去參觀鄂爾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這裡養著奉養著一匹成吉思汗的神馬溫都根查干和兩匹成吉思汗的白駿馬。運氣好的話,遇到每年陰曆3月21日,所有的成吉思汗子孫會來到此地祭祀神馬。而這匹神馬,還有一個個小故事,話說為了找到它,尋找找走遍了全蒙古,看見它時,全身雪白,四蹄踏黑,雙眼炯炯有神,不斷鳴叫,前蹄朝天,彷彿跟尋找人心有靈犀。主人對尋找人說,這匹馬出生於陰曆3月21日,出生時帶著紅光,湖面出現彩虹,這下尋馬人才恍然大悟,馬上參拜,認定它為神馬-溫都根查干。可以說,對於蒙古人,馬和他們的精神靈魂深深綁定在了一起,永不分割。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蒙古馬精神"是什麼?

蒙古馬雖然長相不美,甚至當不起"駿馬"二字,但是其自身的堅忍不拔,對於主人的忠誠,對於認定目標的執著是不變的人和馬都是一樣的,正如蒙古馬在遇到戰爭時,對於兵器的毫不畏懼,人同樣面對困難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真正做到真善真美,勇於發掘自身潛力,注重自身內在修養,用強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們,這才是應該從蒙古馬身上所要學習和借鑑的。

馬中“矮窮矬”卻讓歐洲“高富帥”都為之顫慄——蒙古馬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