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婆婆親身實踐最好的方法送給當婆婆和未來要成為婆婆的女人們

10年婆婆親身實踐最好的方法送給當婆婆和未來要成為婆婆的女人們

別和媳婦搶老公

你辛辛苦苦給兒子娶媳婦,為的是讓兒子以後有一個相互扶持的伴兒,這個人不是你,兒子是你生的不假,但是陪他走完後半生的是媳婦。

別在媳婦面前表現對兒子特別關注。

愛子心切是母親的本能,但是媳婦永遠不是女兒,你對兒子的關注度越是高於媳婦,你離開後兒子受媳婦氣的概率越大。

不要介意兒子在家裡幫媳婦幹活。

家務勞動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不要覺得你兒子做點家務就是委屈了,兒子是你含辛茹苦養大的不假,媳婦也是人家嬌生慣養大的,憑什麼人家做得,你兒子就做不得。

不要過分介意媳婦背後對你的稱呼。

媳婦畢竟不是女兒,人家和你非親非故,憑什麼甘心情願管你叫媽媽?如果你做得到位,媳婦自然恭敬有加,反之,即使“媽”不離口,也是口是心非。

別和媳婦爭辯。

時代不同了,婆婆不能用老眼光要求現在的年輕人,“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年紀,很多事要看開些,是非對錯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不要倚老賣老。

如果你不能讓兒子、媳婦心服口服的聽從你,就不用倚老賣老,小心他們為幼不敬。

不要忘了媳婦還是個孩子,你也是從媳婦熬成的婆。

是孩子就會犯錯,不要總揪著媳婦的不是當話說,不要忘了你也是從“媳婦”一點點熬成的“婆婆”。媳婦此時的擔心、顧慮你都曾體驗過,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不要忽略自己與老伴的生活。

要清楚,陪你走完餘生的人是老伴兒,不是兒子。老伴老伴,到老了才是伴,那個在你生病時候照顧你,生氣時候安慰你,你一張嘴就知道你要說什麼的人,是老伴兒,不是兒子!所以兒女 只是你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過客,就算是兒子真的娶了媳婦忘了娘,別忘了,你還有老伴兒可以相扶到老。

不要忽略兒媳的情緒,讓她知道,在這個家,她不是外人

有時兒媳會因為一些原因在婆婆面前隱藏自己的情緒,如果情況允許婆婆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給與意見和建議,會讓兒媳覺得自己是被關注的。如果婆婆不方便詢問,可以叮囑兒子多關心媳婦。

不要認為媳婦小,可以糊弄。

不要背這媳婦做一些“小算盤”,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被戳破,多年樹立的形象就毀於一旦了。

不要嘲笑媳婦年少無知,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

婆婆容易以過來人自居,認為媳婦什麼都不懂,要知道,時代在進步,很多習慣已經被證明是不科學的,要尊重孩子的行為和想法。

不要只看媳婦的不足。

婆媳矛盾是千古難題,即使發現兒媳的不足,也不要總挑對方的毛病,要知道,有時候表揚要比批評更能讓人改正缺點。

把功勞讓給媳婦

遇到問題,可以媳婦一些建議和引導,但是不要忙著居功,誰都不傻,你幫了她卻不計回報,她自然會明白你對她的好。

別有事沒事的“我大孫子……”。

女人生孩子如同鬼門關走一圈,加上如今哪個女人不愛美,生了孩子要麼身材變形,要麼肚子留個疤,隔代親可以理解,但是親近孩子的同時,要關心媳婦,更要告訴孩子媽媽的不容易。

不要過多參與孩子的管理和教育。

孩子是你的孫子/孫女不假,但孩子的監護人卻是兒子媳婦,你要做的是管好你的兒子,而不是你兒子的兒子。

感謝兒媳對你的尊重。

如今為幼不敬的人比比皆是,若兒媳對你禮敬有加,那你可真的是太幸運了,千萬不要為老不尊,傷了媳婦的心。

不要試圖改變兒媳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晚睡晚起、玩手機、打遊戲、節食減肥,已經不再少數,雖然你是為了他們的身體著想,但是點到為止,千萬不要試圖改變他們。

不要向兒子告媳婦的狀。

夾在媽和媳婦中間的男人最可憐,不管他是兩面瞞、還是兩面傳,都是增加大家的煩惱,如果真的看過去,就遠離他們,追求自己的而生活。

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媳婦的壞話。

要知道沒有不透風的牆,“婆婆”的年紀應該已經看破了“嚼舌根”真的沒什麼用。

別忘了適當的關心

適當的噓寒問暖會讓媳婦覺得你不打擾他們,並不是不關心他們,而是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也是對他們的尊重。

不要忘記表達謝意

如果收到媳婦送來的禮物,千萬不要忘記說一聲“謝謝”,不要認為這些是你應該享受的,這個社會,除了父母,沒有誰應該對誰好。

勇敢的說“對不起”。

家庭瑣事繁雜,難免會有“誤判”的時候,不要認為自己是長輩就可以道歉,記住,“對不起”是最好的破冰劑。當然,要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才是“真跡”

讚美親家。

如果有機會,要真誠的讚美媳婦的家人,這會比讚美媳婦更讓她覺得開心。

適當的送媳婦些小禮物。

禮尚往來,不要覺得送晚輩禮物很丟人,選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小東西送給媳婦,也是拉近彼此距離的一個很不錯的辦法,讓人覺得婆婆並不是那麼高高在上。

媳婦的意見適當給予支持。

在兒子和媳婦出現意見分歧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支持媳婦的,做她的後盾。

不要要求媳婦像自己當年一樣。

時代不同了!時代不同了!時代不同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總那自己做媳婦的時候說事,那個年代講究奮鬥、節儉,現在講的是享受。

誇大媳婦的付出。

對兒子、孫子,要誇大媳婦為家裡的付出,縮小媳婦得到的回報,提醒兒子和孫子一定要對媳婦好。

別拿自己和親家母比。

如果你做不到對媳婦和女兒一視同仁,那就不要計較媳婦把婆婆和媽區別對待,就允許你偏向女兒,就不允許人家偏向媽?

別要求媳婦是個持家高手。

媳婦嫁到你家前不一定什麼都會做,如果不會,她願意學,你可以教她,如果她不願學,你也不要和她置氣,日子都是一點點過的,讓她在磕磕絆絆中摸索,要比你嘮嘮叨叨的更有意義。

不要指責兒媳出手大方。

年輕人有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你改變不了,更左右不了,與其天天耳提面命的嘮叨“掙錢不容易”“省著點花”,不入約上三五好友出去走走,享受一下金錢帶來的輕鬆。

不要試圖主宰兩個家庭。

兒子結婚後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對於原來的家庭而言,你是女主人,可對於兒子的家庭來說,媳婦才是女主人,所以不要試圖干涉他們家庭的事。

不要動不動就去兒子家。

即使有鑰匙,去兒子家之前也要告知兒子和媳婦,更不要以打掃衛生為由,經常出入兒子家。即使你真的是去打掃衛生,同樣給人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何況其他。

不要總誇獎自己的孩子。

俗話說“孩子永遠是自己的好”,但是不要總當著媳婦面誇獎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媳婦會有一種挫敗感,甚至不願和你交流。

不要把對媳婦的不滿告訴女兒。

不光婆媳矛盾是千古難題,姑嫂關係也並不好處理,女兒永遠是媽媽的小棉襖,見不得媽媽受一點委屈,你簡單的抱怨幾句,也許只是發發牢騷,但是女兒卻認為媽媽受了委屈,更加激發了彼此的矛盾。

儘量避免與媳婦正面衝突。

即使兒媳刁蠻任性、不可理喻,也不要針鋒相對,能逃離現場就儘快逃離,其他交給兒子處理,如果兒子妻管嚴,那就惹不起,趕緊躲吧。

不要住在一起

除非情況實在不允許,否則不要同住一個屋簷下。同住,是引發婆媳戰爭的一個不定時的炸彈。作者樂曉曉

10年婆婆親身實踐最好的方法送給當婆婆和未來要成為婆婆的女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