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塹長一智,那些年我踩過的坑

基金雖然很普遍,但根據一些公佈的數據來看,很多投資人對基金也瞭解,仍然在投資過程中很難有正收益。


盲目投資是虧損的原因之一,但很多小白型選手經常踩一些重複的坑,本來可以避免的,所以投資前一定要謹慎,避開投資陷阱。


我們來看下,一般買基金時容易踩哪些坑?


吃一塹長一智,那些年我踩過的坑


第一、買的基金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


每個人對風險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在買基金前很少評估自己的風險等級。


要明白,股票基金的波動大,需要長期投資才能取得不錯的收益,起碼閒錢需要3年以上才可以拿來,否則一旦遇到急事或市場大幅波動,很可能浮虧出局。


吃一塹長一智,那些年我踩過的坑


第二、基金高淨值恐懼症


目前存量基金數量已經多達6000只,同質化基金非常多,所以不同價格的標的有區別。


比如,新發行的基金淨值都是1元面值,一些成立許久的基金價格可能高達3元,所以一些新手認為老基金購買的股票已經在高價位了,新基金將會買低價位的股票,轉而買低淨值基金。


並不否認低淨值的基金就一定會下跌,一般來說市場上漲行情時,買老基金較好;市場調整行情時,新基金較有優勢。


第三、像買股票一樣買基金


這一點是很多買基金的通病。


股票和基金是兩種不同的投資品種,過去很多投資人喜歡在股票市場追漲殺跌,短線買賣,在基金市場同樣延續了這種風格。


但我們都講了,這是兩個迥異的品種,雖然基金的底層資產是股票,但它的投資策略是不同,基金只有通過長期投資才有大幅盈利,靠短期內追漲殺跌,很難取得不錯收益。


第四、盲目迷信排名


很多投資者在挑選投資的基金時,都會依靠評級選擇。


對不瞭解基金的新手來說,這是一個快速篩選到基金的方法,但很多人不會研究排名的依據是什麼,而是匆匆購買排名靠前的基金,因為一般排名靠前的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漲得較好的基金,這樣你可能會買在這隻基金山頂。


比如,有些五星基金,調整後的回報很高,但風險同樣高。有些基金只有四星,但整體回報穩定。


說在最後,基金投資說簡單也簡單,但想要在這個市場中取得不錯收益,還是要不斷學習,尤其一些基本的內容,在投資中不斷試錯,然後找到適合盈利的方法。


【風險提示】


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展示,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再次提示,投資有風險,下手需謹慎。


碼文不易,如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並留言討論,如果對您有用,請點贊支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