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梨園春,為啥沒有以前有看頭了?一起說說你的看法

梨園春是河南衛視的一檔綜藝節目,確切的說是一檔戲曲文化節目。開播20多年來,圈粉無數。這麼一檔主打戲曲節目的欄目開播20多年,在全國可謂鳳毛麟角。

我是梨園春同齡人,打記事起就看梨園春。小時候家裡有一臺黑白電視機,那時候村裡也只有四五臺吧,後來聽說是爺爺收破爛收來的。晚上的時候,一家人坐在堂屋(商丘一帶的主屋也就是正堂廳堂)吃著晚飯看著梨園春。說是聽戲,小時候哪懂這些,無非就是看看熱鬧罷了。

如今的梨園春,為啥沒有以前有看頭了?一起說說你的看法

梨園春

梨園春自開播以來,觀眾朋友褒貶不一。特別是最近幾年爭議不斷。網絡貼吧帖子更是鋪天蓋地。說是節目變味了,沒有原來的味道。其實不是梨園春變了,是我們大家的審美變了,看待事物的角度變了。特別是評委這一塊,很多人不歡迎範軍,小香玉兩位老師。說他們不專業,不夠資格評。我們都知道範軍老師一直以來是河南戲曲界的佼佼者,中原笑星。拍過電影,演過電視劇,唱過戲曲。在戲曲業也有一定建樹,怎麼就不能評委了?

如今的梨園春,為啥沒有以前有看頭了?一起說說你的看法

範軍

個人而言呢,擂臺賽節目不用每期都有。可以編排一些其他節目,邀請梨園老藝術家,坐客梨園春,講講梨園春故事等等。採用“梨園觀察團”邀請一些明星擂主,或者各大學學生進行現場互動。現場學習戲曲唱腔,走路步伐等等。也可以加入科技元素,抖音有一個對口型的,也可以在現場進行互動。戲要唱給知心聽,同樣做節目也是。只有觀眾滿意了,節目才是成功了。

如今的梨園春,為啥沒有以前有看頭了?一起說說你的看法

倪寶鐸,龐曉戈

看過梨園春的朋友都知道,早期梨園春是倪寶鐸和龐曉戈聯袂主持,可謂是黃金搭檔。正當梨園春茁壯成長的時候,倪寶鐸卻選擇離開了舞臺,具體什麼情況咱也不清楚,屬實一大遺憾呢!

林則徐曾經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梨園春有過嗎?答案是有的。比方說每期參賽曲目都是那幾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下位去勸一勸貴妃娘娘;今日是我出閨的前一晚上……也就是最近幾年才有“豫東老調”一說。也吸引了一些豫東紅臉愛好者前來打擂。藝術嘛?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不能僅僅停留那幾段,也要著眼於其他唱段。河南是個戲曲大省,流派紛呈。多挖掘挖掘。特別是抖音平臺上有好多模仿小節目,我倒覺得梨園春不妨借鑑借鑑,寓教於樂嘛!還有呀,讓那些老藝術家也多上節目,多於觀眾互動交流。

如今的梨園春,為啥沒有以前有看頭了?一起說說你的看法

倪寶鐸,龐曉戈

講真的,梨園春開播以來,屬實功不可沒。傳播了河南戲曲,吸引了一些優秀年輕戲迷。比如:孫祥雨,曹麗梅,韓鵬飛,李宗書,小孔瑩等等。當然了,節目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停留在往日的輝煌時刻。近年來,各衛視,網絡平臺文化類節目也有不少。湖北衛視的戲碼頭;山西衛視的伶人王中王;東方衛視的喝彩中華;還有央視的中國戲曲大會等等。這些開播以來也是反響強烈,圈粉無數。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優酷平臺製作了一檔京劇欄目,青春京劇社。主打京劇傳承,邀請一些流量明星和京劇大咖現場互動,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不僅僅是美,更是戲曲節目創新的一個大膽嘗試。

如今的梨園春,為啥沒有以前有看頭了?一起說說你的看法


東風吹來滿眼春,風好揚帆正當時。在互聯網大趨勢下,希望梨園春越辦越好!不知道您對梨園春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留言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