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的編輯真該“惡補”點槍械知識,不然“無限開火”也太假了

眾所周知,國內外眾多影視大片中,那些畫面感超強的槍戰鏡頭總會讓人熱血沸騰。甚至近年來,由於很多電影劇組在槍械道具設計投入上越來越大,導致普通老百姓都將影片中那些道具槍械所展示出的使用效果誤以為真。比如,“車門擋子彈”、“被子彈擊中只會鑽出一個小眼”、“不換彈匣無限開火”等,這些經過編劇和特效師們藝術加工甚至“神話”的槍械鏡頭,其實都違背了最基本的軍事常識,也讓一大批觀眾造成了很深的誤解。

影視劇的編輯真該“惡補”點槍械知識,不然“無限開火”也太假了

首先來說,對於拍攝動作片、警匪片、戰爭片等需要用到槍械的劇組來說,道具組的專業水準直接影響到了影片的專業性。一般來說,槍械類影視道具除了少部分經過特殊改造的真槍(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核認可)之外,大多數劇組都是使用的道具槍械。由於觀眾的眼光越來越毒辣,和早期槍械道具普遍粗製濫造,僅僅有個樣子不同,近年來出現的槍械道具越來越逼真,甚至還能進行上膛、擊發操作。甚至,美國好萊塢還為一些戰爭大片專門設計了可以呈現出噴射火焰、拋殼等射擊真實畫面的道具槍械。不過,總體來說,由於導演組特別是編劇對槍械的一些基本軍事常識不瞭解,張冠李戴甚至腦洞大開的情況十分普遍。

影視劇的編輯真該“惡補”點槍械知識,不然“無限開火”也太假了

首先來說警匪片中最常見的城市槍戰、無論是黑幫火併還是警匪對抗,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雙方藉助車輛特別是車門作為掩體互射的情況。甚至還有一些在工廠、倉庫或室內槍戰的鏡頭中,交戰雙方甚至堂而皇之地躲在門後、木箱後抵禦猛烈的槍擊。事實上,這一設定完全忽視了現代槍械的穿透力。以手槍或步槍常用的7.62毫米口徑子彈擊來說,即便是汽車車門擋板都能被輕易擊穿,更不用說木質門板、木箱了。如果換成巴雷特等重型狙擊步槍,其配備的大威力狙擊槍子彈更是能輕鬆擊穿鋼板和輕型裝甲車。

影視劇的編輯真該“惡補”點槍械知識,不然“無限開火”也太假了

忽視槍戰殺傷力和意外性的,還有電影鏡頭中常見的“躲到牆角”。在電影編劇主觀看來,在子彈橫飛的戰場上,牆角是最安全的地方了。事實上,經歷過實戰的老兵都知道,戰場上最危險的絕不是迎面飛來的子彈,而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亂彈、流彈和跳彈。特別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或者說有牆角的地域,瘋狂射擊後飛行的子彈常常會碰到各種阻礙物造成彈道改變,在牆角意味著隨時被流彈擊中。不僅如此,軍用制式步槍的威力與射速都超乎我們的想象,在不使用穿甲彈的前提下,一把普通的制式步槍持續射擊,也能將一面牆徹底打成馬蜂窩。

影視劇的編輯真該“惡補”點槍械知識,不然“無限開火”也太假了

當然,最讓影迷們受不了的,一定是一些“神劇”中經常能看到的“無限開火”。特別是在一些戰爭題材的電影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熱血好漢”端著機槍或衝鋒槍持續不停、瘋狂輸出的畫面。暫且不考慮一般彈匣不超過50發的容量限制,這些“熱血射手”一直用手指摳住扳機按壓發射的畫面,絕對會讓職業軍人笑掉大牙。一般在實戰中,士兵打完彈容量30發的彈匣僅需幾秒鐘,而一把制式突擊步槍或衝鋒槍的射速一般在400-1000發/分鐘。

影視劇的編輯真該“惡補”點槍械知識,不然“無限開火”也太假了

這也意味著,一直端著槍扣動扳機持續輸出,除了槍管會炸膛之外,鐵打的漢子也無法支撐住持續開火的後坐力影響,胳膊早就廢了。不得不說,影視劇不僅在劇情設計上要體現專業性,在關鍵的道具、常識上更要下一番功夫。特別是對於涉及槍械的影視大片來說,在基本軍事常識上提前做好功課,尊重客觀事實而展現出的鏡頭畫面,也會在無形中給這部影片加分不少,更加得到觀眾的肯定和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