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和《生化危機》平分天下的作品,卻不到五年就覆滅

現如今在遊戲領域說到恐怖遊戲,那麼玩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CAPCOM的《生化危機》系列。《生化危機》作為恐怖遊戲的王者,憑藉其出色的遊戲內容讓許多玩家沉迷其中。不過,在早年有一款和《生化危機》平起平坐的遊戲,甚至一副要將《生化危機》拉下神壇的架勢,但最終卻把自己給玩死了,這款遊戲便是《死亡空間》。

如果你體驗過《死亡空間》系列前兩作的話,你就知道這款遊戲說能和《生化危機》平起平坐真的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當時《死亡空間》一經發售,便憑藉其出色的恐怖氛圍,讓這款遊戲在恐怖遊戲圈子裡面得到了玩家們的一致好評,可誰也沒想到這樣一款佳作,卻在短短不到五年時間內走向了死亡。

最有可能和《生化危機》平分天下的作品,卻不到五年就覆滅

這次真的不怪EA

雖然EA是業內知名的工作室殺手,毀滅了大量優質的遊戲工作室,也常常將一副好牌打得稀爛,不過Visceral Games工作室被關閉,可以說和EA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在2008年,EA Redwood Shores 推出了一款讓恐怖遊戲和打槍遊戲愛好者眼前一亮的作品。《死亡空間》在這一年孕育而生,遊戲憑藉狹小空間和恐怖怪物結合帶來的壓迫與恐怖感,收到了玩家與媒體的海量好評,全球銷量接近400萬套。

最有可能和《生化危機》平分天下的作品,卻不到五年就覆滅

因為《死亡空間》優異的口碑完全出乎EA的意料,於是在2009年的時候 EA Redwood Shores 正式更名為 Visceral Games,《死亡空間2》的製作也迅速被提上日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雖然《死亡空間》得到了不少玩家的喜愛,EA也對此信心滿滿,可恐怖遊戲畢竟都是小眾圈子的遊戲,《死亡空間》這樣一款口碑爆棚的遊戲銷量卻表現卻並不優異,對於EA來說,他們更希望能夠有一款高銷量的遊戲,而不是一款口碑佳作。

最有可能和《生化危機》平分天下的作品,卻不到五年就覆滅

於是,EA讓工作室在打造續作的同時,也製作一些衍生作品,比如動畫電影《死亡空間:坍塌》《死亡空間:餘波》等等。EA也為此投入了鉅額的資金,短短几年之內,這款遊戲就衍生出了小說、動畫以及漫畫等等。而遊戲工作室開發的續作《死亡空間2》也得到了玩家們的一致好評,可遊戲那尷尬的銷量讓EA嚐到了啥叫欲哭無淚。

根據Visceral Games的前關卡設計師稱,EA在《死亡空間2》上曾投入了6000萬美元用於遊戲的製作與發行。但最後400萬的銷量顯然無法為6000萬美元的投入收回成本,發行商以及零售商高比例的抽成讓系列遊戲的製作變得難以支撐。

最有可能和《生化危機》平分天下的作品,卻不到五年就覆滅

一次失誤

低迷的銷量激怒了EA,於是EA給工作室下了死命令,如果《死亡空間3》的銷量再慘淡的話,那麼這個系列就要被砍掉,這讓工作室的壓力就非常巨大了,為了能夠達到所謂的高銷量,遊戲工作室不得不放棄原本的一些設定,開始迎合主流射擊玩家的喜好。

2013年推出的《死亡空間3》,對前兩代的諸多內容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遊戲的場景從狹小陰暗的飛船內部,轉移到了開闊的冰雪星球。以單人為主的故事模式變成了帶一個隊友冒險的雙人合作,遊戲的恐怖感和玩家壓力相比前作有了極大的減少,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最有可能和《生化危機》平分天下的作品,卻不到五年就覆滅

作為一款恐怖遊戲而言,《死亡空間》早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玩家群體,而向傳統射擊遊戲的轉化無異於是拋棄了原有的粉絲群體。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新玩家有無數的老牌FPS遊戲可選,為什麼要選你的《死亡空間》呢?

於是幾乎完全拋棄原有系列保持的獨特氣氛的《死亡空間3》既沒有收穫大量的新玩家,也沒有得到老玩家的肯定,最後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遊戲。

最有可能和《生化危機》平分天下的作品,卻不到五年就覆滅

結語

顯然Visceral Games的遊戲銷量一直沒有達到EA的預期。而且錢沒賺到也就罷了,《死亡空間3》和《戰地:硬仗》的口碑也非常一般,EA 作為一個商業公司自然是很不滿意。於是,在VG開發《星球大戰》的時候,EA一紙命令將VG徹底解散了。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當時的聯機遊戲成為了大勢所趨,EA大部分遊戲幾乎都加入了合作玩法。而Visceral Games卻是一家比較擅長單人線性遊戲體驗的工作室,加上《死亡空間》這類恐怖遊戲也並不適宜加入太多聯機玩法,這也可能是這次關閉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