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婆家還是孃家?“回誰家過年”,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個事嗎?

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做兒媳的,僥倖“逃”過了回婆家過年,所以今年因為回誰家過年造成的矛盾並不多,不管婆家還是孃家,今年都“不歡迎”你們回來啦!

不過話又說回來:為什麼許多做兒媳的,對回婆家過年會有各種各樣的牴觸呢?

說幾個故事探討一下吧。

回婆家還是孃家?“回誰家過年”,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個事嗎?

故事1、

A女士:

我不想回去,主要是因為婆家衛生條件極差。她家的房子倒也是磚房了,但是蓋得了房子,卻不收拾收拾,就那麼住毛坯房。

家裡從來不打掃,婆婆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堆在一張閒置的床上,疊也不疊,滿是灰塵。婆婆不讓動她的衣服,據說衣服裡還藏著錢,還有啥好吃的藏在裡面留給她外孫女吃,藏在衣服堆裡可別讓孫女發現給吃嘍。

牛奶啊啥的,會藏到盛糧食的大甕裡,不知道的根本找不到,這樣婆婆就會在我們回去之後,把這些東西拿到商店換錢,攢起來給她大兒子。

回婆家還是孃家?“回誰家過年”,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個事嗎?

地上都是灰和土,小孩摔一跤渾身都是土。根本就沒有廁所,婆婆都是固定到院子裡的角落拉尿,我們回去了,才用玉米秸稈胡亂培一個簡易廁所,當然汙穢物也不會清理的,一直堆到你回城那一天,堆到快觸及屁股,不能蹲下拉屎。

為了不上廁所,我都不敢多吃。

當然啦,吃也是一樣的了。剛結婚那一年回去,婆婆不讓我上桌,我脾氣一上來,硬是坐到桌子上不下來,從此改了她家的規矩。

她家的被子永遠都有一股黴味,而且不給兒子兒媳準備專門的房間,連專門的床都沒有,回去就拿木頭臨時架個床,床上沒有床墊,就用粗細不一的木棍搭上,睡一晚上累得腰痠背痛。到現在婆婆也沒有好好給兒子兒媳準備一張床。

家裡的飯菜常用豬油炒,油膩得不行,剩下的菜也不放冰箱,熱一熱吃好幾天。

婆婆自己睡的床更別提了,髒的看著都難受。

回婆家還是孃家?“回誰家過年”,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個事嗎?

每年都給她錢,也不知道拾掇拾掇,給外人的感覺是窮得不得了,其實私底下攢的錢給了閨女好幾萬,給了大兒子也好幾萬,就我們家啥也沒給。

其實我們希望她把錢用在自己身上,改善一下生活環境,讓兒子兒媳願意常回去。可是不聽啊。永遠不和你一條心。就算把她接到城裡我家住,也是把家裡弄的亂七八糟,一天到晚不停地吐口水,這個壞毛病讓人吃不下飯去。

我們有孩子之後,就不再回去過年了,會在其他時候看望她一下,只要給錢,她樂得清靜,也不催我們。

回婆家還是孃家?“回誰家過年”,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個事嗎?

故事2、

B女士:

我和老公的老家倒是都在一個城市,沒有地域習俗的矛盾,但是,我依然抗拒去婆婆家過年,只有在自己家或者回孃家過年,才最舒心。

為什麼呢?因為我孃家會很重視我老公,把他當尊貴的客人,什麼都不用他做,最好吃的都給他,還會給他壓歲錢。

而我婆家呢?我去了就是“高級女僕”,一家人的飯都等著我來做。雖然結婚的時候講究男女平等,婆家一分錢彩禮沒出,可是婚後開始正兒八經講傳統,兒媳嫁進來就要聽婆家的安排了。在公婆的觀念裡,兒子娶了媳婦,做父母的就要享清福了!

一大家子人常有人來聚會,公公的親戚都要來家裡,一群人在那裡吞雲吐霧、推杯換盞。飯後還要打麻將打撲克,我還得泡茶伺候。有時候忙了好幾個小時,自己都吃不上飯。

為什麼現在許多兒媳對婆婆的排斥比婆婆當年排斥她的婆婆更嚴重呢?因為這一代的婆婆受過她婆婆的氣,思想還停留在她當兒媳的時候,忍辱負重許多年,終於娶上兒媳了,可以頤指氣使了!而現在的兒媳,多是讀過書的現代青年,怎麼可能再受婆婆的擺佈?

故事3、

C女士:

我公婆對我倒是很好的,回到公婆家過年,也不讓幹活,早晨任我睡懶覺,有時候我起早了,他們還很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吵醒你了。”

回婆家還是孃家?“回誰家過年”,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個事嗎?

但是,我怎麼可能在婆家輕鬆自在呢?在我孃家過年,我可以四仰八叉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劇,呼喊媽媽幫我切盤水果。上班忙了一整年,好不容易趁過年放鬆一下,當然還是回自己孃家舒服啊!

在婆家,打死我也不敢讓公婆幫我拿切水果啊。吃也不敢放肆,不敢隨心所欲地吃我喜歡的零食,看電視也不敢放肆,就連上廁所,都覺得特別尷尬,拘束得很。

有了孩子之後,過年回孃家,孩子就歸姥爺管了,姥姥管吃的喝的,我和老公趁機放鬆一下。但是回到公婆家可不敢造次。

對我來說,春節假期是個難得的放鬆時間,我想隨心所欲一些。後來為了避免發生矛盾,就在自己家過年了,春節前會專門去看望公婆和我自己的父母,然後過節就在自己的小家。

快樂魚K辣評:

今天就舉這三個例子吧,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依我看,過年回誰家過年,真的沒必要爭執,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也可以誰家也不回,就在自己的小家過年;或者兩家輪流過年;甚至一家人趁過年出去旅遊,也是不錯的。

回婆家還是孃家?“回誰家過年”,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個事嗎?

Papi醬在綜藝節目《拜託了冰箱》中曾分享說:“我和老公從戀愛到現在(戀愛10年,結婚5年),兩家的親家從未見過面。不僅如此,每年過年,兩個人都是各回各家。”

有人評論說這樣不利於家庭和諧,而事實是,Papi醬和老公反而因為這樣的安排而越來越甜蜜,和雙方父母也沒發生過矛盾,一切安好,Papi醬在2019年底幸福地懷孕了。

過年回誰家過年真的沒那麼重要,尤其像我閨女這一代人,她們長大後估計更獨立,或許Papi醬這樣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過年方式更普遍。

還有就是,無論在哪裡過年,無論是婆婆、媽媽還是兒媳、女兒,希望大家過年的時候不要那麼忙了,可以早早準備一些半成品放冰箱裡,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熱一熱,減輕做家務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