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大年初一,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我們一家沒有出去拜年,窩在家裡把今年各個衛視春晚的小品、相聲全都看了一遍。

我喜歡喜劇——看電影看有笑星的;看春晚只看小品相聲。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每年年底網上總有聲音說,“今年的春晚我不看了”,“現在的春晚越來越鬧騰了,不好看了”,年輕一代如今好像不太關注傳統媒體了。不過,每年的大年三十我都會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不曉得是當成了一場儀式,還是無事可做,還是隻想見見那些“經典傳奇”。

<strong>時代成就經典。

<strong>這個舞臺從不缺有能耐之人,亦不缺鍾情的看戲人。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有的人離開,也有人老去,有的人出於藍勝於藍,有的人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如今的春晚舞臺,新生代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當年盛行的流行語“大錘八十小錘四十。”讓我們記住了<strong>林永健的粉紅色經典女裝。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一時間還真以為<strong>鞏漢林與<strong>趙麗蓉是真母子;“秋波”被重新定義,<strong>白雲黑土組合深入人心;即便後來與<strong>範偉合作,本山大爺一出手還是驚喜。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那時候<strong>郭冬臨才是人生贏家,從1996年開始連續21次上春晚換了七個老婆——牛莉、周濤、劉濤……;春晚釘子戶<strong>邵峰從泉城濟南走出來,與郭冬臨多次合作包袱不斷;“這個可以有”,<strong>小瀋陽的經典語錄成為那年QQ聊天輸入框裡的記憶性語言;<strong>蔡明阿姨自從和<strong>潘長江搭檔後,毒舌跟《愛情公寓》裡的胡一菲有一拼;小品《擾民了您》 讓我們認識了<strong>小嶽嶽,成為宿舍六七個人的鐘愛,至今我電腦裡都保存著當時我們在宿舍模仿的這個小品。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於是,岳雲鵬來了,帶來了<strong>沈騰、<strong>馬麗、<strong>賈玲。江山如畫,豪傑輩出。現在的春晚,從盼望著趙本山、蔡明變成了期待小嶽嶽、沈騰。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春晚流行語的字典更新了不少詞庫——“<strong>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strong>郝建就被當成了沈叔叔的本名,開心麻花團隊在春晚的舞臺有了一席之地;<strong>“啊,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

”,《五環之歌》紅遍大江南北,小嶽嶽表情包成了微信聊天的首選;不過,小嶽嶽在春晚出道是因為小品而不是相聲,賈玲和嶽嶽剛好相反,出道是相聲《大話捧逗》,這個相聲還贏得當年“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獎項”,那時的賈玲身材還可以控制。<strong>孫濤的“我驕傲”響徹雲霄,熱衷於各種社會熱點職業的他在小品上還是直來直去的。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就在這新人輩出的時代,<strong>張小斐

連續三年搭檔賈玲榮登央視春晚,讓觀眾記住了這個比賈玲瘦很多的,執著、樸實的姑娘;被郭德綱盛讚是喜劇未來的<strong>賈冰,這個“長得讓人猝不及防”的八零後再一次踏上春晚的舞臺,今年的他比18年《學車》的時候還要火一點,在電影《囧媽》裡也成功的變成了長在笑點上的男人萌叔。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今年的春晚,讓我念念不忘的<strong>金靖可算來了。我因喜愛《金星秀》而一路追隨金姐步伐,迷上了《今夜百樂門》。有點精分的<strong>機場培訓師

金靖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一個九零後的姑娘竟如此放得開、豁出去,實在讓人佩服。隨後她參與了多個綜藝,都有不俗的表現,今年的央視也終於給這個努力搞笑的女孩拋出了橄欖枝。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strong>這個社會日新月異,曾經我們以為捨不得的、放不下的人和事也漸漸看開了。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近幾年的春晚舞臺上——<strong>趙麗蓉奶奶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故去了;<strong>鞏漢林從此缺少了這個國寶級搭檔也慢慢淡出央視春晚;<strong>蔡明和<strong>郭達不再組合,而換成了<strong>潘長江,而今年兩位卻未出現。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strong>黃宏、<strong>趙本山

已多年不來,我們似乎早已習慣了他們的缺席;《吃麵》的<strong>陳佩斯、<strong>朱時茂如今也只是在臺下看著臺上的兒子重塑經典而熱淚盈眶;宋丹丹時隔數年再登春晚,只是這一次卻成了拜別。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慶幸的是,那個最想念春晚觀眾的<strong>馮鞏大爺依然在。看春晚的這些年,爸爸從年年期待趙本山、郭冬臨、郭達、蔡明等人變成了只期待馮鞏。只不過,今年馮鞏沒有出現在央視舞臺。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這些春晚小品演員中好像還少了一個人——<strong>宋小寶。宋小寶吧,本山大爺的徒弟,長得烏漆嘛黑的,本身一亮相就是一喜劇。<strong>“自打我進宮以來,就獨得皇上恩寵。這後宮佳麗三千,皇上就偏偏寵我一人,於是我就勸皇上一定要雨露均霑,可皇上非是不聽吶。皇上啊,就寵我,就寵我。”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這句魔性的臺詞可以在腦海裡無限循環上千次。宋小寶的小品是不少,經典臺詞也很多,可是一直以來無緣央視春晚。總感覺他的小品似乎少點什麼,可能是內涵吧。小寶動作、表情太過誇張,語言直白、又粗獷,不見得有多好。

為什麼有人不愛看春晚了?因為春晚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少了,我們期待的不是春晚,而是春晚上那些老面孔。不是期待這個人而是期待他們能再次創作經典。

你有多久沒看春晚了?這些人你可曾想念

陳佩斯、朱時茂的兒子已代替二人在舞臺上逗大家開心了;趙本山的徒弟活躍在各大綜藝上。我們漸漸接受了這個時代新舊更迭的猝不及防,也接受了小品新人帶來的歡樂。

<strong>我們明白了——春晚從來不屬於某個人的,而是屬於這個人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春晚是傳統節目,要與時俱進,啟用新人演繹也是不得已之選。

<strong>只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以前的小品大師,他們的作品是真優秀,真經典,年三十一過,臺詞就變成了流行語,經久不衰。而如今的春晚小品,尤其是今年,流行語倒成了小品臺詞。流量明星的加盟,賺足了九零後、零零後的眼球,而年長一輩以及“戀舊”的人卻不買賬。

以前,<strong>春晚小品各個優質,各個是經典,現在的小品數量雖多,讓人難忘的卻很少。總覺得比以前相比缺少了點熱情。我國14億人,是56個民族,來自34個獨具特色的地區,性格特點各有不同,能做出大部分人都滿意的小品實屬不易。

即便如此,我還是會期待每一年的春晚。現在的這些認真搞笑的喜劇人,我們希望他們真的可以大放異彩,用心做出更優質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