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2019年我最痛的投資失敗案例

都說“投資是一門反人性的修行”,投資有盈利,自然也會有虧損,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投資者能夠做到“百戰百勝”,因此我們一直都走在不斷糾錯、努力修行的路上。

關鍵就在於,在這場“充滿硝煙的戰場”裡,我們憑著什麼信念可以走的更遠。

格力電器--2019年我最痛的投資失敗案例

一、巴菲特投資IBM“犯錯”的啟示

做投資,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哪怕是“股神”巴菲特也不例外。

世界知名投資大師巴菲特自2011年11月份開始投資IBM,當時他在接受CNBC旗下節目“Squawk Box”採訪時表示,伯克希爾哈撒韋以每股170美元的均價買入了6400萬股的IBM股票,當時這些股票的價值為107億美元。

巴菲特買進IBM的股票,事實上已經違反了曾經說過“不投資科技公司”的準則,也就是投資了能力圈範圍之外的領域。

按照他的投資邏輯,選擇買入是因為被IBM尋找和留住客戶的經營模式所吸引,巴菲特說“這是一家幫助IT部門更好地開展工作的公司。而且有著很大的可持續性。”

但是實際上,到了2015年比爾·蓋茨曾告誡巴菲特,“IBM越來越不像科技公司了,這一點令人很難過。”直到2017年5月4日在接受CNBC電視臺採訪時,巴菲特說:“我錯了……IBM雖然是一家實力強大的公司,但他們也面臨著同樣強大的競爭對手。

我現在對IBM的估值方式不同於六年前剛開始買入這家公司股票的時候了……根據我的重新評估,這支股票面臨著下行壓力。”從財報數據上看,IBM的營收連續6年下降,“戴維斯雙殺”使得公司股價下跌至140到150美元區間。最後在2018年,巴菲特清倉出售了IBM的股票。

在持倉IBM這段時期裡,巴菲特做出了“撤離IBM並轉為持有蘋果”的換倉操作。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16年5月份首次買入了1000萬股蘋果股票。之後經過陸續加倉,截至2019年9月30日,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將近2.49億股蘋果股票,所持股份的價值超過了720億美元。

另外,因為巴菲特在選擇IBM和亞馬遜這兩傢俱有全球雲計算市場公司進行投資的時候,很遺憾的選擇了前者,結果再次錯失了亞馬遜的巨大漲幅,他坦言稱“錯過亞馬遜的投資機會非常失敗”。

從巴菲特的投資失敗案例可以看出,他老人家用了將近6年的時間,投資了130多億美元(約8100萬股)IBM的股票,儘管失敗了,但是卻換來了對科技企業的投資經驗。這就印證了他的另一番投資理念,就是“要選擇能力圈範圍內的股票進行投資”。換句話說,就是投資者永遠賺不到認知範圍之外的錢。對於不熟知的科技領域,巴菲特的失敗非常值得讓廣大投資者思考。

二、投資格力電器的經歷

那麼,反過來想想自己在2019年有什麼失敗的投資案例嗎?

答案自然是有的,而且是非常痛的經驗教訓。如果有關注粽哥在雪球定期公佈持倉動態的朋友,都會知道我重倉投資格力電器的經歷。

大家肯定就會有疑問,格力電器不是漲的非常好嗎?

只要持有都會有盈利。為什麼是最失敗的投資案例呢?的確,我投資格力電器是盈利的,但是實際上對於“被迫中途下車”來說,就是非常慘痛的投資了。

下面,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我這兩年投資格力電器的經歷以及一些心得體會。

我從2018年3月份開始用自有的並不是閒錢的一部分資金重新選擇建倉買入格力電器,不料竟然沒到幾個月就遭遇了公司“百年一遇”的“不分紅、研發芯片”事件,當即硬生生的吃了不少暴跌。

其後在不斷面對董明珠“換屆風波”、投資銀隆汽車等利空因素影響下,格力股價開始經歷數次暴跌,數次大漲的“過山車行情”,我也開始了多次加倉,從49元到47元,再從45元到40元,這段慘痛的“至暗時刻”讓格力電器和我都遭受到了太多的非議。

期間為了加倉格力,我清倉了康美藥業(沒想到竟意外的躲過了“踩雷”),另外,我也選擇了部分融資進行加倉操作。

最後,在出色業績表現的情況下,格力股價開始有了起色,我的賬戶也重新“由綠翻紅”。

2019年1月16日,格力電器舉行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65歲的董明珠成功連任公司董事長。

並且,在面對中小股東提問的時候,董明珠提前透露了2018年“預計營收將達2000億元,稅後利潤預計在260億元以上”的信息,引發了深交所對格力下發關注函。

這起“小風波”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熱議。與此同時,就在16日晚間,格力電器首次罕見的公佈了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2018年盈利為260億元-270億元,同比增長16%-21%。”雖然業績增長的利好消息在次日(2019年1月17日)不能提振格力的股價,早盤低開3.08%,最後收跌1.65%,股價報38.10元。

但是,我們都知道,後面在一系列的利空因素都逐步消失殆盡之後,加上混改的預期,外資開始“抬轎”,格力股價在股東大會後沒過幾個月就開始逐漸恢復上漲趨勢。

格力電器--2019年我最痛的投資失敗案例

格力電器2018-2020年股價走勢圖

2019年4月15日,格力電器盤中最高價58.55元,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全日成交額達到79.24億元,換手率2.32%。截止收盤,股價報收56.7元,上漲3.94%,總市值達到3410.92億元。

之後幾日,公司股價繼續走高,4月19日最高股價達到65.4元,再次創出歷史新高,截止收盤65元,股價大漲9.24%,但就在前一天,我已經把最後100股格力股票以59元全部賣掉,第一次錯過了一記漲停板的收益。我以為這就是“終點”,但沒想到這是新一輪股價上漲的“起點”。

2019年4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正式披露了2018年財報。在董明珠等管理層的帶領下,2018年格力完成了出色的業績表現:

全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達到2000.24億元,同比增加33.33%,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262.03億元,同比增長16.97%。完成了年度業績目標。

與此同時,靚麗的業績也讓董總贏了當初與雷軍定下的“賭約”(2013年,兩人打賭五年之內小米集團營收是否能超過格力電器,賭金為10億元),2019年4月8日,小米集團發佈2018年年報,總營收為1749.15億元,比格力電器少將近250億元。並且,董明珠也實現了其在2012年競選董事長時許下的“2018年的營收2000億”諾言。

格力電器--2019年我最痛的投資失敗案例

格力電器2018年主要財報數據

最關鍵的是,儘管2017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引起了部分股東不滿,但是在2018年恢復了高分紅態勢。按照2018年年度利潤分配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5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90.23億元。

另外,格力電器在2018年中的利潤分配已經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6元,共計派發了現金36.09億元。這也就意味著,格力電器在2018年這一年的分紅就高達126億元。

而格力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在年度分紅中可以獲得16.44億元,其中董明珠可以拿到6673.27萬元的分紅。

在格力電器一系列的利空因素都不復存在的時候,“利空出盡就是利好”。

自2019年4月19日再次創出歷史新高之後,股價進行了長達七個多月之久的“過山車式”盤整。隨後,在10月28日,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經評審委員會對參與本次公開徵集的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最終受讓方”,在這則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格力股價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之後,在12月2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動,格力集團從持有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8.22%變更為3.22%,高瓴資本成為新的第一大股東。

根據最新的權益變動報告書,本次轉讓價格為46.17元/股,轉讓股份總價款為416.62億元。根據格力電器公告,格力電器的9名董事中,珠海明駿將有權提名3名董事。

同時,珠海明駿同意推進給予管理層等不超過4%公司股份的股權激勵計劃。按照格力最新收盤價計算,這筆股權激勵超過140億元。

早在2019年4月8日格力電器就公告稱,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

如今,時隔八個月之久的“國企混改”終於塵埃落定。在這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格力股價在2020年1月9日最高達到70.56元,對應PE達到15倍。市場預計2019年業績每股收益在4.7元左右,給予18倍PE的話,對應股價就是84.67元。不過對於已經清倉的投資者,如果此時追高買入格力,難免風險會比較高,也不符合價值投資尋找“菸蒂股”的理念。

每當想起這兩年格力電器虧損時候的心路歷程,要從虧損中走出來真的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對於心態的煎熬,對於旁人的不屑眼光,那些非議相當容易影響到投資的心態。我能夠熬過這段“至暗時刻”,一方面是由於擁有多年的投資經驗,在經過資本市場這麼多年的無情蹂躪之下,心態已經變得非常平和,核心還是在於能否戰勝人性。另外,最重要的還是堅信價值投資在A股依然適用的邏輯。

三、投資格力電器的經驗總結

我們投資者在選股的時候,都會遵循“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其中行業的選擇是最普遍,最容易理解的,比如我們都知道醫藥行業是個非常不錯的“賽道”,被譽為“永不衰落的朝陽行業”,因此,長期投資醫藥股或者持有相關指數基金,大概率可以賺錢。

問題就在於,難就難在如果才能尋找到優秀的值得投資的公司,特別是對於“好價格”,很多時候不能準確的把握住“精準點”,所以就需要投資者在資金配置和倉位操作上“下狠功夫”,才能有效的提高投資成功的概率。

對於好公司,我們能夠從縱向和橫向分析的角度來進行判斷,但是對於價格,很多時候那些漲幅巨大的牛股,往往容易跌破被認為已經是相當低的估值的位置。

比如2008年的伊利股份,“三聚氰胺”事件一度將乳製品企業打入谷底,當時伊利的最低市值跌破50億元,估值也被打到最低。

如果投資者通過對伊利的深度研究分析,就會發現在行業遭遇寒冬的時候找到這家優秀的公司,並且在最為低估的價格買入持有。

同樣的思維,正是我運用在格力電器的投資上。

從大的方向來談,家電屬於消費品,而消費行業的景氣度正是由於民眾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所以長期來看,這一行業也是經久不衰的。畢竟,衣食住行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至於格力電器是否屬於優秀的公司,自然不用我多說。在空調領域格力擁有一定的定價權,關鍵是公司還擁有過千億的現金流,更不用說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每年保持對股東回報的高分紅冠絕A股市場。

特別是除了空調產品之外,這幾年格力也在發力小家電、智能裝備、芯片等領域,這些都是投資者可以把格力看成是“成長股”的最好印證,加上高分紅的因素,都可以斷定格力電器是屬於“成長股+價值股結合”的優秀標的。因此,在格力電器股價跌破50元的時候,就是建倉的最好時機,而股價因為市場情緒的過度影響,跌破40元自然就是“送錢”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價格毫無疑問就是“最好的價格”。所以,我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投資邏輯才選擇不斷加倉,並且堅持長線持股,最終有了較為豐厚的回報。

但是,毫無疑問,“中途下車”的我,沒能陪跑格力電器走的更遠,也沒能賺的更多。這的確是一次很好的教訓。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資金方面。

因為不是全部屬於自己的閒錢投資,所以不能完全的放開手腳去“大幹一場”,心態和操作上就會非常謹慎。特別是這兩年格力電器經歷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不管是管理層的選舉,還是產品存在“天花板”的爭議,亦或是“國企混改”,這些疊加的因素比旁人的非議影響更大。

最關鍵的是,由於自身創業的原因,沒能把資金全部投資在股市中,所以儘管非常看好格力電器,也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畢竟分散投資,雖然不像集中持股那樣來錢來的更快很多,但是安全邊際相對較高。

當然啦,如果從“後視鏡”的角度來看,自然選擇全倉+上融資盤加槓桿的操作,無疑收益率會更高,的確這個教訓非常高。但是,投資者不能忘記那句老掉牙的話,“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畢竟,只有“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我們要做的就是“敬畏市場”,才能走的更遠。

四、結語

最後,總結的說,的確投資格力電器讓我獲得了應有的收益,這點無可厚非。我們做投資,切記用“後視鏡”來評判某隻股票,正如我們在研究財報的時候,除了做縱向分析,也要做橫向分析,目的就是從大局出發,觀察整個行業的發展動向,尋找合理的趨勢,而不是僅盯著某家公司的財報數據,就貿貿然的下結論,這樣往往很容易“碰壁”。

雖然,在格力電器往後巨大的漲幅中,沒能“堅持陪跑”,錯失很多的收益。但是我始終堅信,只有“知足者,才能常樂”。

做投資,不是比誰跑的更快,而是比誰走的更遠、活的更久,這才是價值投資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