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小米集團的簡單分析

一、主營業務小米手機仍然是主營,手機收入佔總營收的60%左右。所以,我把小米作為一個手機股來分析。首先,我感覺智能手機行業,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生意,行業競爭激烈。即使行業老大蘋果,也仍然面臨著競爭對手的壓力。其次,小米在手機行業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不足。不說$蘋果(AAPL)$和華為,OPPO和vivo手機給小米手機的壓力都很大。第三,小米手機定位比較便宜,平均出貨價1000元左右,毛利率淨利潤率提升相比價格更高的手機,可能會比較困難,賺錢就更不容易。比如相比蘋果手機來說,小米手機要賺品牌溢價的錢,就不太容易。

總之,小米在手機領域的競爭優勢、競爭力、盈利能力都難以讓人放心。也可以說,小米還缺乏企業的護城河。

二、其他業務首先,小米的手機以外的業務,比較雜。但是,那做到行業第一第二的業務也不多。比如家電方面,空調廚電等,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強勢龍頭企業。其次,小米生態的遊戲廣告金融業務,收入還是有限,也面臨眾多互聯網巨頭企業的競爭。

第三,小米的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互聯”業務,被寄予厚望。但是,這個領域的競爭態勢一樣還不明朗。比如穿戴設備,華為現在也進場和小米展開競爭了。

綜合以上兩點,我認為小米身處的行業和麵臨的競爭對手,讓我把小米股票列入到“太難”的領域。目前,不論股價是否低估,都不會考慮去投資小米集團的股票。

三、補充說明

首先,因為我幾乎沒有用過任何小米的產品,也從未買過小米的股票。所以我對小米並沒有特別的喜好和感情。相反,我用過蘋果和華為的手機,尤其目前我是華為和格力的粉絲,這可能會讓我對小米手機、小米空調和小米的其他產品有一些偏見,從而輕視小米。

其次,相反的,一些對小米有特別感情或者反感華為、格力或者是蘋果產品的朋友,也可能會因為心理因素而偏愛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