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眾所周知,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有超過一千萬海外移民,其中移民數量最多的地方便有加拿大、澳洲、瑞典、新西蘭等國。

在這些國家中,華人數量最多的是加拿大,高達176萬人,創下加拿大移民數新高。而這些華人大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比如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

然而有趣的是,在國內的國人卻對加拿大並不買賬,認為這是一個很Low的國家,那麼加拿大到底如何,我們還是請幾位去過加拿大的中國人說說他們的看法。

gentlejoey123458(目前在加拿大定居):

中國人不是不瞭解加拿大,只是有大部分國人聽信了別人的忽悠,只看見了加拿大好的一面,而選擇性的對不好的地方裝瞎。

比如一說到加拿大,我周圍的很多朋友都會說,加拿大環境很好,人又好,生活壓力小物價低,巴拉巴拉能說一大堆,但問到他們加拿大有什麼不好的,基本很少有人可以說出來。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其實這些還不是問題,畢竟他們說的加拿大人不錯這一點是事實,真正的問題在於,很多國人仍舊對加拿大這個國家看不透,摸不清,再加上某些移民中介和無良人士天天吹牛擺架子,把加拿大的問題說成是人家先進自由的一面,這個就十分噁心了,典型的雙重標準。

另外,有些人抱著加拿大就是好的心態去當地旅遊,走馬觀花看一看,就淺顯的認為加拿大比中國發達,而並非在當地常住,對很多問題既沒看見本質,也沒有自己正確的思考,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誤導自己和他人了。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去了一趟加拿大,我帶著他四處遊玩,他看見路邊的修路工人懶洋洋的在修一條馬路,事實上我當時在加拿大呆了兩年,這條路一直都這樣,修復進度極其緩慢,所以我的結論是,加拿大人做事情效率不如國內,但我朋友第一次來加拿大,他的出的結論卻是,這說明加拿大人做事情細緻有條理,慢一點無所謂。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第二天是週末,我和他坐地鐵出去玩,加拿大的地鐵站也是很早之前修建的,比較老而且設施也不完善,這很明顯就是加拿大人比較偷懶,不為人民方便出行著想,但在我朋友的眼裡就是,加拿大人喜歡保留古老的東西,中國喜歡搞面子工程,天天只要最新的東西,但如果國內也是這麼一副德行,他估計會直接開罵。

這就是中國人看待加拿大會犯的幾個錯誤,過分注重加拿大好的一面,對不足之處選擇性的裝聾作啞,同樣一個問題,在加拿大和在中國態度完全不一致,“加拿大就是比中國好”的慣性思維容易產生雙重標準,進而得出不公正,不正確的結論,當然我不是說所有國人都是這樣,但是這種情況在當下確是佔了大多數。

還是那句話,沒有完美的國家,也沒有什麼都不行的國家,外國的月亮,也是會有陰晴圓缺的。

Henry(15年去往加拿大留學):

我在蒙特利爾學習生活,所以我的回答有一些只針對這個城市。

1、年年在修路,天天在修路,道路還是這麼爛。只要出了魁北克省,道路馬上就變好。

2、流浪漢和無業人員很多,魁省政府福利好,很多人就乾脆不勞而獲,邊乞討邊吃政府福利。市中心凱瑟琳街上幾乎每過一個路口都會有乞討者。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3、素質差距大。在魁北克開車,要有極好的心理素質。素質好的人極好,會讓出位置給你變道,會禮讓行人自行車。素質差的人就極差,跟你搶不讓你並進車道,無故按喇叭滴你,還會擠自行車,跟公交車搶路等等。

4、餐飲方面,自助日本壽司和自助韓國烤肉基本都是中國人開的,每個中餐館裡一定會有一道“左宗雞”。

5、經濟太單一。我在加拿大這幾年,感受到了匯率變化帶來的各種生活上的影響。最近幾年美國能源政策變化,導致加拿大石油產業非常弱。加元貶值相當嚴重,再加上本國沒有太多國產的東西,基本都靠進口,所以物價跟著漲。

舉個簡單的例子,兩年前(2015年)在中國超市大統華的3加元日本魚腸,現在要4.99加元(2017年)。還記得剛開始工作想買個15寸MacBook Pro,因為匯率的原因,眼瞅著價格從2600多漲到了3000以上。很明顯的感受到了工資貶值的壓力。

6、社會環境每況愈下。加拿大的治安相比美國的確更好,因為槍支不像美國隨便攜帶,晚上出門會覺得安全感比較強。但遺憾的是,這兩年加拿大的治安環境堪憂,經常發生打劫、圍毆事件,前幾個月就有不少中餐廳被打砸的消息。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 中餐店告劫匪書:明確寫了沒有錢在前臺過夜,不要來打劫了

7、納稅很高。可能因為全民醫保的問題,各種稅收要高很多。據說加拿大有個“萬稅之國”的稱號。安省有13%消費稅,收入稅也非常高。像我今年剛剛開始職場生活,年收入7w加元,有超過1/4的收入被政府收走了。然而平時走路上可以看到各種懶人流浪漢問你要錢,還可以吃著低保,懶人真幸福。有時候感覺這種高福利就是陷阱,不切身體會,真的感受不到。

8、自然環境好。畢竟是移民國家,歷史很短,沒有太多人的改造,所以自然環境比較原始,沒有大量被人類開發。所以夏天去露營或者小木屋出遊會感覺很棒,是住在森林裡的感覺,放眼望去都是樹木。偶爾會有各種小動物來騷擾下你,很是有趣。當然,新鮮感過了,也就覺得沒什麼意思了。總之就是好山好水,的確很無聊。

大概就是這些,歡迎補充。

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強調自由平等,所以見到什麼樣的人和文化都不必大驚小怪,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才是最現實的。

空一格(長期定居加拿大):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移民加拿大,加拿大有多麼多麼好,基本上是移民中介帶節奏炒作出來的。

我表弟就是開移民中介公司的。他的套路我十分清楚。每當國內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生產事故、小孩被虐待等的新聞時候,他們就會在公眾號裡大肆轉發,從而喚起人家對中國失去信心,尋找移民出路。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這些移民出去的人,除非在加拿大又重新上大學拿了學位的,基本很難找到好的工作。但移民這個過程是深度參與了,這套流程是十分熟悉的。於是,自己索性也幹起了移民中介這一行。或者是幹起了房產中介,忽悠中國人來加拿大買房子。

現在的加拿大的華人房產中介廣告可以說充斥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有的地方連成一片,蔚為壯觀。

我本人在加拿大留學多年,對加拿大情況十分了解。

而很多關於加拿大有多麼好的信息,很多都是人為帶節奏,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下面,我就給大家揭露幾個常見的虛假宣傳。

一:加拿大食品安全做得相當好

關於食品安全,我專門查了資料,發現加拿大的食品檢測流程和中國基本一樣,首先是商家主動報送檢查,通過後基本沒什麼事了。檢測部門一般接到有人舉報,才會去抽查。沒有舉報,絕不會出動。舉報要求實名,不實名不理會。據說實名會幫你保密,這一點我是深表存疑的。

因為我的電話經常會接到各種搔擾電話。另外,加拿大遍地轉基因食品,而且法律規定不用主動標註,什麼玉米、土豆、西紅柿、菜籽油常見的基本都是轉基因。再有加拿大食品不用強制標到期日期(大超市一般會主動標,華人超市經常有不標的甚至是發黴的饅頭)。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另外,加拿大的確沒有地溝油(因為成本不允許),加拿大的菜籽油也就4元人民幣一斤。對了,我還經常買橄欖油。然而坑爹的是,福布斯報道說北美80%的橄欖油是假的。

很多移民到加拿大的人,其實看英語新聞的並不多,關注的更多的是國內的新聞。因此,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反而慢了半拍。其實,加拿大嬰兒奶粉在生產環節被汙染的事也是時有發生。

二:加拿大福利特別好,孩子多了有補助,還能免費上學

這種現象在華人中間基本不存在,難民靠領小孩救濟金熬日子的倒是有一些,不過人家一般都是6789個孩子的。雖然這麼多孩子能領不少救濟金(每個孩子每個月約600刀),但這麼多人,我想日子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華人是不可能滿足於過這種日子的,畢竟你認識的人中沒有這麼過的人,你好意思這樣?

另外,加拿大很多學校的確是免費的,但中國有句話說的好——“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我認識很多華人家庭將孩子送進這樣的免費學校,但實際上他們付出的金錢並不少,隔三差五要交各種費用。買校服了、買書了、喝牛奶了、捐款救殘疾人了、捐款救非洲失學兒童了、捐款救敘利亞難民了、送老師禮物了、坐校車去外面活動了,參加興趣小組了,等等,幾乎每個星期都有。

這些東西美其名曰自願選擇的,告訴我,你能不選嗎?更別提課外報班了,可以說一點都不比國內少。學數學的、學象棋的、學舞蹈的、學足球的、學冰球的,沒有一樣不是耗時耗錢的。

三:家庭負擔越重,可以繳納少繳稅甚至不交

這句話一看就是騙小孩子的,但是就是有人信。

首先我們來看,成人一年約1萬刀免稅,小孩3千。也就是成人一年收入中有5萬多人民幣免稅,還不如我們個稅起點5000元人民幣。超出1萬刀的部分少說也得交20%的稅。而且,平常購物時(不論買什麼)都要額外交13%的購物稅(吃飯的話再額外加10%以上的小費),房子要每年按房價1.5%交地稅。這是雷打不動的。想想你的實際支配能有多少?

四:加拿大是移民國家,對華人一視同仁

很多移民機構在宣傳時都會強調華人在加拿大混得很好,的確,我不否認,但那僅僅只是少數,更多的華人在加拿大生活的並不如意,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華人在當地仍舊會受到歧視。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比如,當西方公司看到你簡歷上的中國姓,就已經自動被減分了,所以很多很厲害的碩博華人精英都要在畢業後先做一段時間的labor work餬口,再一邊找專業工作,找多久、找不找得到,就看個人造化了,反正就是不公平,追求公平的人可以歇歇了。

五:加拿大房價很便宜,只要努力工作幾年就能換大HOUSE

說實話,我真不知道加拿大的房價是怎麼被吹出來的,還20萬一棟大house!真當加拿大是三線國家啊!

20萬在市區一個爛單身公寓勉強夠,市區house價格與房屋狀況關係很大,條件一般的小house也要60-70萬,好些的就很難說了,很貴的都有。不過市區都沒啥好房子就是了,大多很爛。具體房價可以在相關網站自行觀察,不過上面的都是中介放的低價,實際交易價格要貴好些的;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當然,即便這樣,這邊的人也是有買得起的,畢竟移民來的人中也有不少土豪,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另外,除了蒙特利爾、溫哥華之外,加拿大一些偏遠城市的房價的確便宜,但只適合養老,如果你想體驗發達國家的優越生活,還是在大城市裡先掙錢吧。

最後,我再講一個真實故事吧。

21世紀初,有不少中國人變賣家產移民加拿大,其中一個還是北京原建設銀行分行的行長,他以前也相信所謂的“中國崩潰論”,於是趁崩盤之前,把北京市區的兩套房子賣了移民加拿大。到了之後又因為沒有技能,在當地汽車企業做流水線的臨時工,一個小時(2008年)12加幣,摺合人民幣80人民幣。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還是做這個,工資基本沒變。

所以,還是那句話,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的奮鬥,但也要考慮的歷史的進程啊!

WhySoSerious(在加拿大生活7年):

在加拿大七年了, 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期後半部分現在大學要畢業了, 我覺得我大概算對加拿大有些瞭解吧。

氣候上來說, 加拿大算冷吧,大概畢竟我剛來的時候和我認識的中國來的都覺得冷。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加拿大人普遍而言比較nice(雖然也有垃圾人, 而且大城市比起小鎮大家會態度差很多, 無論是日常還是開車, 但是總體來說trash感覺相對於美國比例少一些),而且嘴上大家還是很喜歡吐槽美國。

但是什麼都是依靠美國(國防, 國際貿易) 所以然並卵,基建很菜,就算是多倫多那地鐵也是慘不忍睹,不過大家都習慣開車出門 (畢竟如果只要要一輛車 經濟實用型二手還是挺便宜的) 而且堵車除非是rush hour不然也不是那麼糟糕, 所以問題不是很大?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不過感覺真的不如中國這方面,通訊公司都是又貴速度慢服務又差,被中國吊打。

社會風氣整體更包容(比起美國), 畢竟我們是全球最早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之一, 而且大家更尊重不同地方的風俗和習慣, 不像美國人你到美國就要act like an American, 在加拿大隻要你遵守法律,你可以過著相對比較像原來的日子。

經濟結構比起美國更加社會主義,對低收入家庭和殘疾人很照顧,醫保我覺得是個笑話,我更情願大家按照自己的需要買保險(就像美國那樣),因為現在雖然是全名免費, 但是效率太差,而且我是衷心希望政府拿稅去更多扶持加拿大本身的經濟,畢竟這幾年經濟真的有夠差。但是總體來說福利還算不錯。

加拿大經濟最近確實有點低迷, 製造業原來是支柱產業之一, 現在完全比不過中國, 石油也曾經是支柱產業之一, 可惜全球石油這兩年都不怎麼樣。現在就是全靠賣木頭,各種企業開不下去, 比如去年還是前年 target退出加拿大了, 今年sears申請了破產保護, FedEx好像也要退出加拿大市場了。

二十年前,為了移民加拿大,他賣掉北京兩套房 | 中國人在海外

加拿大的教育和美國很像,但是大學相比起美國真的少很多,好一點的就只有那麼幾個,而且還有一個渾水摸魚假裝自己是UT的三流大學UTM。拔尖的那幾個大學, 雖然比不上美國頂尖大學(什麼Harvard, MIT之類的), 但是一流水平肯定還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