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專業”的電視觀眾,從不在意春晚舞臺上的“雙頂流三小四生三爆爆”,他們更能從一年又一年的春晚裡,看出不一樣的視角。


2020,數一數,鼠年春晚的這些技術性變化!


變化1:片頭變群星“吹捧”廣告片

每年春晚都有一個華麗的片頭,2020春晚別出心裁,用一組登上春晚的演員們出演的短片,拉開春晚的序幕。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類似的操作在2014年馮氏春晚的片頭也有出現,那時候是群星對著鏡頭“吐槽”春晚,這次不是吐槽,上春晚,嘴得甜。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今年則更像是一個廣告片,說的是他們上春晚的心情,也順便展示了今年春晚的主要明星陣容,是罕見的一招。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這個轉變,足可見當今娛樂圈藝人對春晚的重要性。


變化2:分會場“直播”標誌消失,首次取消連線互動


考慮到疫情,央視提前宣佈分會場取消直播。分會場將出現三大變化:

1.分會場畫面右上角不再有“直播”的標誌。

2.分會場演出將有大量變速、快剪、虛擬特效等直播中無法實現的鏡頭呈現形式。

3.取消了主會場和分會場打招呼互動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事實上,過去幾年的分會場連線,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場直播(沒有官方證實,但理論上應該也是錄播)。為了營造天涯共此時的感覺,需要在鏡頭上營造出直播感,鏡頭切換上就頗受限制。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今年不直播了,鏡頭加速、畫面快切、後期特效(如虛擬煙花)等後期剪輯通通上馬,分會場變成熱鬧的小短片,它更像是一段VCR,為主會場的佈置轉場爭取了時間。

這也是一個審美功能上的改變,相比直播,更期待一場炫酷的VCR,還能為主會場的佈置轉場爭取了時間。


變化3:新增8K播出,構圖更別緻


今年央視宣佈新增8K節目錄制,對普通的電視觀眾可能覺得“雨我無瓜”,但實際上,這一技術運用也將改變鏡頭構圖方式。

最明顯的構圖變化就是主持人串場方式。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仔細對比近幾年的春晚主持人串場特寫,你就會發現,今年的取景方式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是景別變得更大,從腰部以上變成了胯部以上。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與此同時,還開始嘗試黃金分割構圖。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讓主持人在畫面中的位置不再是死板的中間對稱。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變化4:春晚史上最豪華的天花板,主打“裸眼3D”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春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天花板的規模更大了,整個舞臺被官方形容成“裸眼3D”。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這其實是2020春晚的一次舞美技術升級。和以前歷次都不一樣。哈文執導的2012、2013的舞美改造更多集中在鋪上LED屏幕,2015年則是注重地面LED模塊和虛擬包裝。

今年密集運用的飛屏,改造的思路其實更像是2009、2010年春晚舞美“可伸縮簾幕”的延續。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2009春晚舞美頂部可伸縮槓桿


從二維的運動,變成三維空間的運動,讓舞臺頂部變化給今年春晚的舞美增加了更多變量,甚至延展到了觀眾席。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120塊屏幕,這是從2017年天花板機械化改造以來最豐富的一次,也創下了歷史之最。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除此之外,新的舞美還在左右兩側架設了“小閣樓”,這也是歷年春晚舞美未曾出現的表演區域。


變化5:佟麗婭C位主持,新主持人出新不出彩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朱迅和李思思的缺席,讓外聘演員佟麗婭成為C位和一號女主持。

但遺憾的是,新主持人並沒有帶來新意。佟麗婭更像是完成董卿朱迅李思思的職責,而不是以一個全新的身份,為春晚帶來不一樣的主持味道。

這並不是春晚第一次外聘非專業主持人,此前2014年春晚更是邀請了張國立擔任春晚主持,獨特的表達形式,衝破了傳統的儀式化主持詞,被認為是春晚舞臺上另一種“語言類節目”。

這,才是我們希望啟用新主持帶來的變化。


變化5:跨界明星成小品主力軍,2019流行語轟炸春晚


謝娜、黃曉明、肖戰、楊迪、劉維、王迅、郭濤……從偶像、到主持人、到演員,今年的春晚小品,是跨界藝人最多的一次,而且他們大多數都使用了真實的姓名錶演。但與此同時,留給專業喜劇人的舞臺也越來越少了。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近幾年網友很反感春晚反覆運用上一年度的流行語。近兩年更是有papi醬神預測,“預演”春晚可能出現的段落爆紅,導致春晚不得不調整策略,防止被網友押題。

但2020春晚似乎沒有這個問題。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自帶流行語的黃曉明本尊上臺演小品了,還親自說出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其他人也模仿朱迅,哦不,朱丹喊出“騷凹瑞”。讓本屆春晚成為近幾年網絡流行語最密集的一屆春晚。


變化7: 央視春晚聽到了觀眾的呼聲


在節目單公佈的第一時間, ,在2020春晚上都實現了。

滾動字幕出現防控提示。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還在春晚結束前播出防疫公益廣告。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臨時增加的#春晚歷史上首次沒有彩排的片段#,更是廣受好評。

當然也有不滿足的地方,如果示範口罩、強調自我保護的號召再多些,春晚在當下的現實意義也就強一些。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技術貼!“專業”的觀眾,才能看出的鼠年春晚這7大審美變化

小細節,大變化,一年又一年,2020春晚,你眼中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