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是哪"八拜"?這裡面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自古以來,我們都講究一個"義氣",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桃園三結義、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都是在說這個意思。那還有一種形式叫做"八拜之交",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八拜之交"到底是哪八拜。

首先我們所說的八拜,是從東、東南、西、西北、南、西南、北、東北八方,各舉行一次叩拜的儀式,表示無論何地都願意生死與共。


第一拜是"知音之交",這個說法出自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千金易尋,知音難覓,說的是彼此瞭解,而且互相賞識的知心朋友。

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藝非常高超,但是身邊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聽懂他的音樂。有一次他在山間撫琴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叫做鍾子期的樵夫,對他的琴聲非常讚賞。並且能夠從他的琴聲中,聽出巍巍高山、潺潺流水,俞伯牙很開心,之後兩人就成了好朋友。

第二拜是"刎頸之交",這個說法出自廉頗和藺相如,我們對發生在他倆身上的"負荊請罪"的故事比較熟悉。刎頸之交是說為了對方可以抹脖子的交情,用來比喻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情。

第三拜是"膠漆之交",這個說法出自陳重和雷義。膠和漆,是兩種最具黏性的東西,感於心,合於行,親於膠漆,昆弟不能離。

故把志趣相投、親密無間的朋友稱為膠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時就有"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之說。

第四拜是"雞黍之交",這個說法出自範式和張勳,形容遵守信用的友情,同時這也是典故"一諾千金"的出處。

第五拜是"捨命之交", 這個說法出自左伯桃和羊角哀。有一次兩人結伴去求見楚元王劉交(漢代分封的諸侯國) ,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

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後世於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第六拜是"忘年之交",這個說法出自孔融和禰衡。指的是那些年齡相差比較大,但是志趣相投,彼此結交為朋友。

第七拜是"管鮑之交",這個說法出自管仲和鮑叔牙。說的是朋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經成為代代相傳的佳話。

第八拜是"生死之交",這個說法出自於我們相當熟悉的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之間的故事,意思是說可以同生共死的情誼。

馬克思曾經說過:

"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並不容易;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知音難覓,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值得我們去維護。我們不可能說出友誼形成的確切時刻。就像向盛器滴滴灌水,最後一滴才使盛器溢滿;許許多多的友善言行也是如此,最後一次才使人心領神與,情長誼源。

講義氣的人,他們彼此建立友誼,是非常容易的;要他破壞已有的友誼,卻是一件難事。正如黃金的器皿一樣,是不容易破碎的;倘若破壞了,要修補它,使它恢復原狀,卻是最容易的事。

讀者們,關於"八拜之交",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