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的這句“有錢沒錢,琅口過年”,原來是這樣來的

在福建省沙縣,“有錢沒錢,琅口過年”這句順口溜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關於它的來歷,沙縣民間有很多種版本的說法,具體的很多沙縣本地人也不一定知道的很清楚。


沙縣的這句“有錢沒錢,琅口過年”,原來是這樣來的


其實,它說的是明清時期琅口碼頭歌舞昇平、商賈客旅出入煙館妓院的喧鬧景象。這裡還有著一些故事呢。明朝的時候,琅口鎮依著沙溪河建起了碼頭,對面就是沙村古縣城,碼頭建成後,廣西、廣東、江西、福州、杭州各地的商賈客旅紛紛前來,各式各樣的商船、漁船、木排晝夜往來河上,也多在這裡停泊,雲集於此裝運貨物,琅口鎮成了閩西北一帶貨物週轉的集散地,這樣一來,鎮子裡開滿了茶莊、煙館和酒家等各類商號,人來客往,熱鬧非凡。

碼頭通往鎮子的路旁,翠煙樓、醉春閣、怡紅院青樓林立,夜夜濃酒笙歌,燈紅酒綠、屋屋客滿,許多歌女佳人寄身其中,輕歌曼舞,絲竹飄渺,紈絝子弟、四方商旅一個個在這裡流連忘返,徜徉其間。到了清朝光緒年間,琅口小鎮更是成了沙縣七鄉八鎮中最繁華的地方。

話說有一年秋天,浙江富商方偶廉派他的兒子方仁俏到沙縣運茶葉,這方仁俏一表人才,從小飽讀詩書,棋琴書畫樣樣精通,他不愛做生意,只喜歡遊覽山水,只是被他父親逼的要他學生意經,所以就來了琅口。

來到琅口的當天晚上,當地的茶行老闆設宴招待了他,酒足飯飽之後,有點醉意的他趁著酒興慢慢地散步到琅口街上,想找個茶館泡泡茶,感受一下琅口街市燈紅酒綠的情境,不知不覺間,他踱到了翠煙樓前,在這裡佇足欣賞著翠煙樓的建築。這翠煙樓建得精巧別緻,臨水而立,站在樓上憑欄而望,煙水澄碧的沙溪河盡收眼底,兩岸青山疊翠,樓宇臨江沉影如黛,搖曳多姿。翠煙樓的主人是吳大娘,她年輕時也是沙溪河邊的紅妓女,年長後用自己的積蓄建了這座翠煙樓,收養了幾個乾女兒,以詩酒歌舞待客,在沙村城裡頗有些名氣。 在這裡,方仁俏忽然看見了倚欄眺望的小玉。

小玉是琅口翠煙樓裡的紅姑娘,長的是風姿綽約,最給翠煙樓撐臉面的就是她了 ,這姑娘自小在吳大娘身邊長大,詩書琴畫歌舞,被吳大娘調教得樣樣精通,性情上也學了吳大娘的豪爽俠氣,著實逗人喜愛,各路商賈客旅都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小玉那高貴脫俗而又含有幾分憂鬱的氣質,不由讓方仁俏想到江南盛傳的兩句詩:“酒壚尋小玉,花底出陳圓”,於是便走進翠煙樓。當即點了小玉陪著喝茶。剛才小玉也看到了一個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進了翠煙樓,心裡正想不知是哪裡來的客商,長的這樣風度翩翩。

便已經聽到剛才的客人點了自己,要她過去招待。來到房間,小玉撫琴陪著方仁俏品茗。她看到方仁俏有些痴痴地看著自己,便停下琴,輕輕抿上一口清茶,說到:“寒夜客來茶當酒,這裡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公子請不要客氣。”方仁俏一眼望去,看到小玉在桔黃的燈光映照下,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心中頓時產生出憐愛之情,他說了一句“人家一樣垂楊柳,種在宮牆自不同”。於是兩人一邊品茶一邊吟詩,你來我往之中,小玉的才華令方仁俏不由傾倒。此後在等待茶葉裝運的十多天裡,方仁俏每天晚上必到翠煙樓,與小玉品茶吟詩,撫琴彈唱。

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蕙質蘭心的青樓玉女,接連幾次交往之後,便雙雙墜入了愛河之中,纏綿難分。在這裡住了半個多月,看看茶葉已經裝好待運,方仁俏只好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小玉,上路了。這以後,方仁俏常常替他父親運送茶葉,往來於福州沙縣之間。每次來都住在翠煙樓小玉那裡。

光陰似箭,一晃這樣二年過去,二人交往頻繁,情投意合,感情漸深。有一年,方仁俏乘船前往琅口運送茶葉,這日船行至樟湖板,正行之際,忽然迎面看見一座大船,呼呼地直往方仁俏的幾艘商船急急駛過來, 商船上的夥計看見是強盜來打劫,一個個嚇得慌忙躲入船艙中。

從大船上衝下來幾個強盜,有的握著大刀,有的提著短槍,邊叫喊邊跳到了商船上,逼著將船開到岸邊泊下,將船上所有細軟和所運的商貨全部卸到岸上,才讓他們走人。方仁俏被搶一空,他空手空空流落到琅口,心想自己如此落魄,能不能再見小玉一面還不知道。方仁俏來到翠煙樓見到了小玉,小玉得知他的遭遇後,並沒有嫌棄他,她對方仁俏說,“不管你有錢沒錢,我不會嫌棄你,你不用擔心,就在這裡留下來過年吧”。

方仁俏遭搶劫由富變窮得到小玉資助的事,慢慢地傳開了,全國各地做生意的客商聽說這件事後,從四面八方慕名來到沙縣琅口,那些賺的缽滿盆滿的,在這裡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姘居取樂,有的長居於此,娶了青樓裡的女子做老婆,生孩子成了家。一些虧本失意的,原先的相好也有收留下來的,在琅口過著沉迷的日子。後來,“有錢沒錢,琅口過年”這句順口溜也就這樣在沙縣流傳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