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除夕的腳步越來越近,又一檔歌唱類綜藝節目在一片歡歌笑語當中畫上了句號。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假如你沒有看過《我們的歌》這檔節目,僅僅是聽到全部歌手的參賽陣容,一定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李克勤+周深聯手拿到這個冠軍,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如果以歌唱水平論英雄的話,這二位的組合毫無疑問是“平均水平”最高的一個分組——這與流量無關,無論什麼樣的綜藝都需要回歸音樂本身的規律中來。

但我們還是會感慨,看到52歲的李克勤站上歌壇頂端,真的等待了好久好久。

華語音樂領域,他是被人低估的“王”。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李克勤在上世紀80年代出道,在當時的歌壇,一名歌手的爆火沒辦法像現在這樣,先有流量再去滿足一個歌手的職業要求。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唱功必須要足夠出色。

李克勤的聲線和唱功,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顯得彌足珍貴。

相比於相同時期發跡的歌手,他不像王傑那樣具有十足的穿透力,也不像許志安那樣深情縹緲——那時候的李克勤就像是鄰家大哥哥呵護著隔壁小妹的少女心,訴說情話的時候也給人踏踏實實的安全感。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80年代的香港歌壇屬於譚詠麟。

譚校長正處於自己演藝事業的巔峰,沒有人能想到這位天皇巨星能“超長待機”到2020年的現在。但是按照江湖習慣,一輩新人換舊人,也該有人接過譚校長的衣缽撐起香港歌壇的大旗。

李克勤本應該在那時候就稱“王”的。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很多人是因為一首《紅日》記住了這個名字,但是假如你對這個男人想要產生更加深入的瞭解,真的應該去聽一下他最初的聲音。

1986年李克勤推出的第一張同名專輯《Hacken》,至今聽起來依然可聽度很高。

“誰可知今天有多久,來讓我心靈內疚”,這樣的歌詞對於分手時內心痛感的描述不知道比“分手快樂,祝你快樂”高出了幾個段位。

而通過這樣充滿時代感的聲音,我們也能聽出李克勤在當時的演唱狀態,年輕人不該有的深度、年輕人該有的生澀與努力,以及一絲絲模仿著譚校長的聲音,幾種味道混雜在一起,很有趣的。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李克勤憑藉金曲《一生不變》,第一次受到了更多人群的關注。

“憂憂戚戚循環不斷、冷冷暖暖一片茫然”,現在回看老香港味道的歌詞,總透著一番古詩詞式的浪漫,放在李克勤充滿磁性的低音和細膩潤滑的高音結合韻律之間,當真是音樂最純粹的享受。

事實上,當時的譚校長已經欽點李克勤為自己的接班人,不光是看到了這個年輕人的才華,更加感受到的是他身上的潛力——這樣的認可並不僅僅是一時之間媒體造勢之下的產物,也經歷了時代的考驗,經歷了李克勤人生中的坎坷,也在最終促成了國士無雙的“左麟右李”。

說起來,“左麟右李”的成組,應該也算得上是華語樂壇歷史上演唱水準最高的組合之一。論名氣與“星味”,恐怕唯有多年之後的縱貫線能夠與之匹敵。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其實在那時候大家也能夠明顯地感受到,譚詠麟依然在主動地給李克勤更多曝光的機會。彼時譚校長依然活躍在樂壇的頂端,可李克勤的名氣與地位卻總是距離著最高階稍微差了那麼一一點點時運。

譚校長也是惜才之人,哪怕是在商業化比較嚴重的巡迴演唱會當中,無數聚光燈下,掩蓋不住的是他對於李克勤的提攜與幫襯。

哪怕是在千禧年初期,看到李克勤錯過或許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個爆紅稱王的機會,也足夠可惜了。當我們在2020年再看到這個故事的始末,更加讓人感到痛心。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90年代初期,黎明和劉德華突然爆發式的火速躥紅,將同屬於寶麗金唱片的李克勤壓在了身後——誰也沒有料到的是,一次華語範圍內的偶像養成海嘯已經在孕育階段。

如今大家誰都知道“四大天王”當初有多風光。那是歌壇“流量明星”與“追星浪潮”的第一次巔峰,也是一次席捲華語範圍的文化浪潮。

在當時,無論是音樂的製作能力還是明星附加價值的打造能力都已經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狀態,譚詠麟和張國榮的“譚張爭霸”結束,四大天王就是那個時代註定要造就的英雄。

而李克勤,本來也是站在潮流之巔的備選人物,可惜他落選了。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1991年,郭富城的爆紅旋風從臺灣吹回了香港,直接讓幕後財團的眼光牢牢鎖定在了這個擅長唱和跳的“小鮮肉”身上。

當“四大天王”的名號正式浮出水面,李克勤“第五天王”的地位也就成了定局。

大家也都清楚,以李克勤的實力,他完全有能力躋身“四大天王”的範疇之內,尤其是他的唱功,相比於除了張學友之外的另外三個,不知道強出了多少。

可這或許就是命運的玩笑,機緣巧合之下,他錯過了在整個90年代統治華語娛樂版塊的機會。

歷史上第一個“追星”現象的巔峰、超過1600場演唱會、超過一億張銷量的唱片...這些都屬於四大天王的榮光,與李克勤無關。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對於喜歡李克勤的人來說,一路走過來,也能夠感受到時間對於偶像們的考驗。

不知道是不是名利二字雙刃劍的磨礪,對於獲得它的人是一種享受,對於沒有獲得它的人來說也是避其鋒芒、學會生活的考驗。

今年年初的跨年夜,擠下李克勤躋身“四大天王”的郭富城,還登上了湖南臺春晚又唱又跳,滿頭大汗有些讓人感嘆時光荏苒。

與此同時,李克勤也依然活躍在各大衛視的綜藝上,發揮著自己退休之前的“餘熱”。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我們都相信這是音樂的力量,因為時光流逝,能夠留下的只是經驗與生活的閱歷,這些都能夠通過歌聲反饋到聽眾的耳朵裡——當然了,時光也會奪走那些體能與氣力,相比之下對於唱跳歌手的影響終究是要小一些。

所以近幾年來,無論是《歌手》還是《蒙面歌王》的節目當中,我們都能看到的是李克勤在電視綜藝當中遊刃有餘的情感表達,以及歷盡滄桑初心不改、兼具優美與剛毅的聲音流轉。

一直到《我們的歌》,這種感覺都沒有變過。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不同於部分導師我行我素的唱法和與年輕後輩的配合生澀,李克勤跨越時代的男聲與周深不世出的獨特美感相得益彰,無論是《野狼DISCO》還是《天下有情人》都能夠配合的天衣無縫。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會突然有些恍惚,這個眼角已經有些皺紋的男人,他性格中偶爾還會透露出那種年輕人才有的調皮與大條,但是一開口依然是那個看透了一切愛情的真誠聲音。

他還是那麼的厲害,沒誰能夠匹敵的那種。

被四大天王壓制了半輩子的男人,他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最終的奪冠,真的沒有讓人有太多意外的感覺。這個男人,早就應該稱王了。

音樂的時代把這頂王冠晚了幾十年給他,那是他早就該拿到的、屬於自己的“王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