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見女兒偷偷地“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文|西紅柿媽媽

欣欣在12歲的時候,有過一次離家出走的經歷。那是一個放學後的傍晚,欣欣媽媽叫在臥室寫作業的女兒,出來吃晚飯。媽媽發現,女兒作業亂七八糟地散在書桌上。欣欣雙手握著拳頭,坐在椅子上緊夾著雙腿,看到媽媽後,臉更紅了。“你在幹嘛?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媽媽隨手拿起身邊的笤帚,向著驚慌失措的欣欣打過去。

欣欣跑出家門,一家人找了她一個晚上,最後終於在小河邊找到了她。後來,欣欣來“大姨媽”,覺得太丟臉,不敢和媽媽講。再後來欣欣輟學早早地談戀愛,又未婚先孕,總是和媽媽對著幹。媽媽每次談起欣欣,總是用“犯賤”、“不要臉”這樣的詞來形容她。

撞見女兒偷偷地“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女孩子夾腿,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生理行為。被父母打罵,欣欣她變得更加叛逆,甚至毀了她的一生。當我們發現,孩子這種夾腿的行為,迴避置之不理當然也不是很好的解決方法。

媽媽發現11歲的女兒曉夢,經常會偷偷地夾腿的行為。曉夢媽媽雖然也有些著急,可是她沒有震怒。媽媽買來關於生理衛生知識的書,和女兒一起看,告訴她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曉夢媽媽像朋友一樣地和女兒談心,叮囑她要注意個人衛生,還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女孩子心思敏感,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格外地費心思。曉夢媽媽的做法是很值得家長們學習的,孩子正常的生理行為,既要讓孩子瞭解這很正常,又要讓曉夢學會用理智剋制。

曉夢成功地度過了這個時期,變得自信大方又懂得自愛,長大後有一段美滿的婚姻,還事業有成,算是有出息了。

撞見女兒偷偷地“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兩個媽媽不同的做法,對女兒的心理造成了不同的影響,兩個孩子也可能從此就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大部分家長,對於該如何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啟蒙,總是一頭霧水。如果你的孩子出現類似的問題,應該怎麼做呢?

1、正確對待孩子的好奇。

寶媽曉敏的女兒三歲多了,有一次媽媽和寶寶一起洗澡。女兒指著媽媽的下身說:“為什麼媽媽這裡有頭髮,我沒有?”女兒問得很突然,曉敏一時愣住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後來,曉敏找來關於這方面的繪本,告訴女兒人長大了身體會有哪些變化,男寶寶和女寶寶有哪些不一樣,哪些部位是我們的隱私部位,別人不能看也不能摸。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些關於“性”的問題。比如,我是從哪裡來的?家長對於孩子這樣的問題,不要用謊話來搪塞孩子。很多孩子出現不自愛或者被侵害,都是因為對性知識的匱乏。

撞見女兒偷偷地“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生殖器官就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人人都一樣,沒有什麼好羞恥的。父母如果總是遮遮掩掩的態度,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有時候反而會弄巧成拙。

家長不如找個適當的機會,坦坦蕩蕩地和孩子交流。教育孩子認識我們的身體的一些器官,和它們有什麼功能。家長可以簡單解釋,但是用詞要科學,語氣要平淡,不要讓孩子感到很神秘。

2、糾正孩子不恰當的行為。

媽媽發現5歲的兒子,小手總是伸向自己的小褲子裡。媽媽多次警告兒子,他不但沒有改進,還似乎更嚴重了。男孩在6歲以前,有類似的行為很正常。孩子只是對自己的身體比較好奇。爸爸媽媽一定不要打罵孩子,家長的不斷提示有時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撞見女兒偷偷地“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首先,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不衛生,對身體不好。然後,爸爸媽媽可以多陪伴孩子玩一點有意義的遊戲,讓孩子的雙手和注意力轉移到更有趣的事物中去。

3、教育孩子保護自己。

今天,5歲的小米粒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打架了。米粒班上有一個叫石頭的男孩,今天石頭非要抱著米粒親她一下。米粒不同意,把石頭推倒在地,頭還磕到了桌子。

如果你是米粒的媽媽,會要求她向對方道歉嗎?米粒的媽媽首先對米粒進行了表揚,當別人的觸碰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拒絕,你這樣做沒有錯。

撞見女兒偷偷地“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很多孩子沒有界限感,面對別人侵犯自己的行為沒有拒絕的能力。爸爸媽媽首先要培養孩子,對於別人反感的行為,要可以大聲拒絕。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有自己不能解決的事,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不斷了解自己身體的秘密,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快樂的。

撞見女兒偷偷地“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