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我也想有這樣的娃

寧寧和潔潔同住一棟樓的同一層。而且兩人還是同班同學。

按理說寧寧和潔潔應該非常要好,但她倆完全玩不到一塊兒:喜好不同、習慣不同。

寧寧玩起來沒有節制,幹啥都得父母催。一到寫作業時間媽媽就頭大:寫十分鐘玩半個小時。硬是40分鐘能完成的作業,她得耗掉2-3個小時。

而潔潔從來不用媽媽管,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回家後先寫作業。寫完媽媽讓隨便玩,而她卻練琴、讀課外讀物、跳繩鍛鍊。

像潔潔這樣的孩子,不僅學業上不需催促,生活上也無需擔心。自我驅動力強,不用別人催。這樣的孩子就叫“自雞娃”。

作為家長,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如此。

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問題來了,“自雞娃”如何培養?

我們先來請教一下潔潔媽媽。

潔潔媽媽說自己談不上有方法。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下班後也累,能偷懶就偷懶了。當看到孩子在自己“失職”情況下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內心歡喜,往往會感謝上天、感謝孩子,讓自己得以省心。僅此而已。

潔潔媽媽沒有做什麼“實質性工作”,那寧寧媽媽是做了什麼拖後腿的事嗎?

寧寧媽媽說在孩子教育上,全家都盡職盡責。全家人時刻關注孩子。生怕那一項安排不到位,耽誤了孩子成長。早早給孩子報早教班、藝術班,盡一切努力給孩子營造條件。

寧寧媽媽跟大部分家長的做法相同,但大部分的孩子都跟寧寧一樣,做事拖拖拉拉。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從專家哪兒找找答案

自我驅動屬於心理範疇,自然要求助心理學家。

有一本書叫《自我驅動的孩子》,給出了很好的回答。

這本書是神經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魯德和教育專家內德·約翰遜聯合寫的。他們在書中指出父母替孩子做決定,剝奪了孩子對生活的控制感,這是自主意識低的主要原因。

那照他們這麼說,寧寧媽媽苦心孤詣的做法恰恰“拖了孩子後腿”。而潔潔媽媽無意間的舉動,反而造成了孩子“早當家”。

這似乎有違常理,是不是感到不服氣?我辛辛苦苦養娃,反倒不如人家“散養”?

確實挺氣哈,我們來看下心理學家如何解釋的,給我們的行為做個參考。

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心理學家的解釋

心理學上的自我決定理論說:人有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感、關聯性。

其中自主性是人的基本需求。人都希望自己做事處於自主自願,沒人喜歡活在別人的強迫之下。

舉個例子:同樣的工作內容,老闆可以說:你自己安排時間只要做完就行;也可以指指點點,在他的“嚴格監控”下督促你完成。雖然任務量一樣,但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我們更喜歡前者,因為我們需要自主。

如果一個人對生活的自主感低,就會覺得幹啥都沒勁,能拖就拖,無法成為一個自我驅動的人。

而現實是太多的父母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感:替孩子安排、逼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雖然逼出了些成績,但由於自主感低,自控力差,孩子一旦脫離父母,就“盡情放肆”。

這樣的例子真不少。

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該如何幫助孩子形成“自我驅動”?

《自我驅動的孩子》這本書給出了許多具體做法,但參照阿德勒心理學,總結起來就兩個字:感謝。

我們來捋一捋:要讓孩子自我驅動,就不能破壞他們的自主感。

不破壞孩子的自主感,不是說不管孩子,想幹啥就讓幹啥。我們期望的還是孩子在有益的事情上自主,壞事上收斂。

那如何讓孩子在有益的事情上自主?比如克服懶惰認真學習。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如何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感謝孩子。

比如,孩子在公交車上保持安靜。一般的父母會來一句:你真棒。

這樣行嗎?當然不行。鼓勵、誇獎本質上是居高臨下的外部激勵。孩子對這些激勵習以為常後就不在乎了,也容易讓孩子虛榮。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感謝。對孩子這樣說:謝謝你在公交車上保持安靜,這樣幫助大家維護了良好的出行環境。

看,孩子的價值體現出來了。當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內心就會有自豪感,對自己肯定、自信。下一次會傾向於繼續發揮自己的價值,人從基因裡就渴望在群體中有貢獻感。

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什麼事情都可以感謝嗎?

是的。每天都找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感謝他。

謝謝你早起,給我們爭取了時間,我們兩個都不會遲到了。

謝謝你早早完成作業,不用我費心,你幫助了我。

謝謝你展示自己的畫作,分享自己的想法,讓我感到交流的樂趣。

謝謝你長得這麼可愛,看到你,我便感受到了歡樂。

謝謝你來到我身邊,讓我成為母親,這是無比幸福的體驗。

你看,每一句感謝,都折射出了孩子的價值。特別是每天感謝孩子來到你身邊,讓孩子覺得自己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你感謝過孩子嗎?

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敲黑板的最後建議

我嘗試了感謝,真的在孩子臉上看到了光。

總結各方說法,在培養孩子自主性方面,下面幾件事是非常值得做的。

1 多感謝孩子;

2 儘量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承擔決定後果。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並承諾“有事兒來找我,你先自己做。”然後“退居二線”。即使最後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給孩子壓力,耐心陪孩子一起解決,跟著孩子的節奏走,記住:你只是輔助;

3鼓勵孩子在喜歡的事情上深度發展。這樣孩子更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探索的妙處。從而將這種積極體驗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去,更有助於自我驅動力的發展;

4 充足睡眠、營養和運動。

決不是開玩笑,這幾項做好能保證孩子大腦健康生長,大腦長得好,前額葉發達,更能自控。

最後,感謝讀到這裡的你,你肯定是一位有責任心的家長,希望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幫助孩子。我抱著和你一樣的心態:學習、分享、惠己及人。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留言交流。

育娃路上,與君同行。

不用父母催、主動做事的“自雞娃”如何養成?阿德勒:在這2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