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宗喀巴誕生地,青海佛學院最高學府——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

塔爾寺院依山勢建築,由眾多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等組成,佈局嚴謹,建築巍峨,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塔爾寺是青海省佛學院的最高學府,現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明四大學院,藏語分別稱為參尼、居巴、丁科、曼巴札倉。

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爾寺是青海省藏傳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兒寺,得名於寺中大金瓦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

塔爾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組織,寺院政治組織和寺院經濟來源,文化生活等的體系化。

其中最能體現塔爾寺各類組織完善的要算寺院廟會了。廟會既是僧侶的學經的好機會,又是他們娛樂的極佳時間。

藏語稱"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

塔爾寺始建於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寺院建築分佈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

位於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築

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致,佈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於一體的宏偉建築群。

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美,超然神聖。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

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

塔爾寺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聖地

整座寺依山疊砌、蜿蜒起伏、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景色壯麗非凡。

塔爾寺的由來,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

塔爾寺建於明嘉靖年間,初建時只有一座聖塔

後幾經擴建,目前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經堂、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間殿宇僧舍

規模宏大,宮殿、佛堂、習經堂、寢宮、喇嘛居住的扎廈以及庭院交相輝映,渾然一體

自古以來即為黃教中心及佛教聖地。

寺廟的建築涵蓋了漢宮殿與藏族平頂的風格

獨具匠心地把漢式三簷歇山式與藏族簷下巧砌鞭麻牆、中鑲金剛時輪梵文咒和銅鏡、底層鑲磚的形式融為一體,和諧完美地組成一座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建築群。

塔爾寺不僅是中國的喇嘛教聖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之一,寺內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學四大學院。

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遊人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