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時代地產中心改造 / 時代中國設計研發中心

重塑舊城公共空間 - 廣州時代地產中心改造 / 時代中國設計研發中心

感謝 時代中國設計研發中心 對gooood的分享

項目位於廣州市東風中路,這裡是傳統的政商金融核心區域,距廣州“越秀山—中山紀念堂—廣州市政府—人民公園”的南北向中軸線僅1公里,周邊重點地標和舊街區密集,是承載廣州市城市形象和歷史文脈最重要的區域。

▼項目概覽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基於場地區位,在最大化昭示時代地產中心大樓形象的基礎上,設計團隊希望改造後的場地空間融入舊城,延續城市文脈,為密集擁擠的老城中心提供積極的公共空間。針對上述不同的目標訴求,採用相對應的策略:

1、設計減法策略:

化繁為簡,賦予場地當代城市美感;

2、邊界模糊策略:

開放邊界,賦予前場空間公共屬性;

3、文脈延續策略:

運用傳統騎樓手法,延續城市文脈。

▼由東風中路望項目視角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改造前後對比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設計減法策略

時代地產中心大樓建成於1999年,改造前場地環境冗雜,設施陳舊,整體美學呈現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特質,亟需提升。設計團隊基於場地人車動線功能梳理,讓場地美學服從功能,採用減法策略,將室外景觀元素輕量化:

1. 移除繁複的模紋花壇,以簡潔的黑色鏡面橢形溢水池、靈動流線的噴泉、寓意新生的蛋形雕塑取而代之。華裔藝術家Lindy Lee定製藝術雕塑《星生·新生》,表達了對於天地生命的感悟,代表了非凡美妙的誕生,並展望著未來美好的成長,同時也隱喻自然生命週期的遞進與新生。

2. 拆除原各自孤立的8個大王椰樹池,採用曲線的連續座椅樹池,將原來零碎的空間整合、重構、延展。由於地下車庫位於廣場下面,車庫頂標高於市政人行道,所以設計巧妙地將座椅和樹池結合,既消化了廣場與人行道之間高差,也有效地將休憩空間與功能空間分開。

3. 拆除花樣繁雜的裝飾性鋪地,通過山東白麻、福鼎黑兩種色彩分明的石材及高差,清晰的劃分出人行、車行通道和廣場休閒空間。整體色彩與建築、室內內外統一,簡潔有力。

▼場地策略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改造示意圖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邊界模糊策略

在密路網小街區的舊城肌理,公共空間無疑是複合多元活動的重要載體,需求和稀缺似乎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在本次改造中,設計團隊希望找到一條路徑:賦予該前場空間地標形象的同時,也為它賦予公共屬性。

▼時代地產中心前廣場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從市政人行道看前廣場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採用邊界模糊策略,通過半圍合的流線型樹池座椅,適度的高差既清晰地分隔市政人行道和休閒廣場空間,又讓市民可自由安全的穿行、駐足其間。半圍合空間給人一定的安全感,樹池座椅面向藝術雕塑設置,成為整個休閒廣場非常高頻的使用區域。設計賦予了前廣場新的秩序,不同的人在這裡都可以找到愜意的位置,市民會特意繞道廣場,或拍照、或與水景跳跳泉互動、或在雨篷下等待朋友、或在長椅上觀景交談。還是原來的那個地方,但伴隨著《星生·新生》,時代地產中心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新生。

▼總部大樓廣場與樹池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樹池坐凳與橢圓水景形成的流線型空間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融合企業LOGO的指南針鋪裝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樹池坐凳與橢圓水景形成的流線型空間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溢水水池與《星生·新生》雕塑銘牌結合,噴泉開啟時,場地自然吸附人群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兒童在水池邊和座椅上玩耍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星生·新生》雕塑肌理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星生·新生》雕塑肌理,內置燈光2700K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文脈延續策略

項目緊鄰豪賢路、越華路等嶺南騎樓保存完好的街區,建築設計團隊將“騎樓”的概念融入主入口設計,類騎樓的建築前場覆蓋主入口的等候落客區域,為寫字樓的員工出差等候,路過行人提供遮陰避雨、駐足閒談的環境。

在建築立面改造上,建築取消一至五樓建築樓板,採用大面無框落地玻璃,使大樓內部的公共活動場景“流出”,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道風景。雨篷和立柱進行了二次改造,統一使用啞光深棕色鋁板幹掛,燈帶隱藏在立柱後側,間接泛光照明,減法歸併的極簡手法,符合現代的商業辦公氛圍。

▼具有嶺南騎樓氛圍的建築外廊柱改造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大樓內部2層空間望前廣場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大樓內部與城市的對話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夜景 ©文耀影像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項目圖紙

▼景觀平面圖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橢圓水景細節構造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流線樹池石材構造細節構造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項目名稱:廣州時代地產中心改造

設計方:時代中國設計研發中心

公司網站:http://www.timesgroup.cn/

設計時間2018年,完成時間2019年

主創:向傑、黃徵徵、羅武、蔡月秋、黃頌、賴傳康、羅田、莫康玉、牟慶鴻、王永團、張軍、裴力

項目地址:中國廣州

景觀設計面積:3500平方米

攝影師:範文耀

雕塑設計:UAP

室內設計:共生形態

景觀施工:廣州榮翠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黎浩冠、朱偉卓、江祥

客戶:時代中國

品牌:

1.燈具:勝亞

2.建築落地玻璃:廣州市益友鳴玻璃實業有限公司

3.建築雨篷及立柱鋁板:廣州大皇蜂不鏽鋼製品

重塑旧城公共空间 - 广州时代地产中心改造 / 时代中国设计研发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