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誇大的保險功能:年金險銷售話術公開​


被誇大的保險功能:年金險銷售話術公開​


話術,是銷售人員為了更好地讓客戶理解產品的優勢而提前準備的一系列對產品的介紹。簡言之,廣告。


但是,目前某些保險從業人員口中的話術,明顯變成了,為了讓客戶購買產品,而虛構產品優勢從而誤導客戶的介紹。這就嚴重違背基本的職業道德了。


下面就是常見的一些明顯為了收割智商稅而設計的年金險話術。


一、“這個理財險…… ”

縱觀保險類別,反正我是沒找到任何一個險種叫理財險。所以理財險,只是業務員杜撰出來的險種,而且這種說法嚴重違背了“禁止將保險與銀行理財、存款混同”的規定。大體上應該是用來描述年金、分紅、萬能等具有一定的理財用途的險種。概括來講,用“理財險”這個說法的業務員,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類別:

  • 壞:故意混淆保險的性質,試圖誤導消費者將保險與其他理財產品並使之混淆。
  • 蠢:無法有效分辨年金險、分紅險、萬能險等帶有理財功能的險種。
  • 又壞又蠢:以上二者兼顧。


被誇大的保險功能:年金險銷售話術公開​


二、“這個產品有5%(或者更高)的複利計息收益率”

年金險先說“收益率”這個說法。收益率仍然涉及到與銀行理財或存款混同,涉嫌違規。正規的說法應該是“演示利率”或者是“合同保證的最低利率”。


然後是“5%”這個說法,5%的利率常見某某公司的業務員之口,因為該公司的萬能賬戶的當期利率長期保持在5%的水平上,所以常常被拿來作為賣點。


萬能賬戶利率5%的產品有沒有,有,而且不少,但是這個5%和大家想象的5%大有不同。


大家在購買包含萬能賬戶的產品時請務必記住,此類產品的總體收益水平和萬能賬戶的結算利率不可混為一談。


因為正常來說,購買年金險的時候,保費是先進入年金險,扣除初始費用,然後保費就打個折扣變成現金價值。然後現金價值經過年金賬戶的結算利率,一般不超過4.025%,進入到萬能賬戶,也就是說在享受到萬能賬戶5%的收益之前,已經先打了兩次折扣。

根據經驗,一般交五年的年金險,在第五年底進入萬能賬戶的錢,一般不超過期繳保費的75%。舉個例子就是一年交一萬,連續交五年,第五年底,累計進入萬能賬戶享受5%複利計息的錢,不超過七千五。七千五乘以5%和五萬乘以5%,也就差了六七倍吧。

這個話術還有一個變體,“XX年後,年化單利達到XX%”,用複利計息的產品算單利,反正我是找不到比這個更無聊的營銷手段了。只要不是負利率,給我足夠的複利時間,多少的年化單利我都能給算出來,所以,大家聽聽就好。

關於這個話術,有一個終極破解手法,大家直接給保險公司客服打電話,詢問是否可以直接在萬能賬戶中進行追加,也就是直接往5%的賬戶裡面直接做投資。如果可以,那就買一個最低的年金險的保費,比如一般都是一萬起售,然後剩下的錢都放進萬能賬戶裡面。


這一段,不太好理解,我直接舉個例子。比如你現在對一個每年交5萬,交5年的年金+萬能賬戶模式的產品非常心動,那最好的購買方式是:


每年交1萬,然後每年在萬能賬戶裡面投入4萬,後面五年每年都是如此。這樣比你直接買年金的收益要高太多了。


被誇大的保險功能:年金險銷售話術公開​


三、“保本保息,絕對安全”

關於保本保息的描述,仍然是違背了禁止與銀行理財和存款混同的規定,不再贅述。

絕對安全這句話,基本上快被說爛了,誠然,保險由於其特殊的屬性,所以受到了國家、監管等多個層面的保護而有著非常高的安全性,但是請務必記住,沒有絕對安全的投資。至少按照業務員給出的收益水平來說沒有絕對安全的投資。

年金險的絕對安全是建立在兩個保底收益上面的,第一個年金險本身的預算利率,目前最高的是4.025%,第二個是附加的萬能賬戶的保底利率,這個數字從1.5%到3.5%不等。也就是說,年金險的安全範圍是兩個最低利率,超過這個利率的收益,是無法保障安全的,唯一可以確保的只有現金價值。


寫在最後:

年金險是不是好產品,是。年金險適不適合每個人購買,不是,甚至我認為年金險不適合大部分人購買。關於年金險,其實我們有過不少的討論。買不買,買什麼,怎麼買,都有文章介紹,後續我們也會帶來更多的關於年金險的介紹。


延伸閱讀​:

那些年,被誇大了的保險功能(險種篇)

保險認知的三重境界

被誇大的保險功能:年金險銷售話術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