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上演“我們的節日”年俗活動,遊客體驗“非遺”文化年味

春節臨近,各地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傳統過大年時歡樂、喜慶、祥和的祈福迎春氛圍已來到大街小巷。在江南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鄉,旅遊資源豐富,京杭大運河從境內橫穿而過,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譽。桐鄉傳統文化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澱深厚,民間過年自古便有著各類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一直延續至今。

江南上演“我們的節日”年俗活動,遊客體驗“非遺”文化年味

舞龍隊在舞臺上表演

在廚房變化越演越烈,傳統習俗逐漸淡化的現代,桐鄉每年都舉辦類似“風雅桐鄉•中國年”之類的民俗活動,來拉開迎春過大年的序幕,這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深受廣大老百姓的歡迎。今年活動包含:文藝展演、送春聯、傳統灶畫展示、臼打年糕大賽等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九大內容。年味漸濃,人們的臉上寫滿了歡樂,小編就帶大家去現場體驗一下當地的年味習俗。

江南上演“我們的節日”年俗活動,遊客體驗“非遺”文化年味

比賽選手正在打年糕

活動現場紅紅火火,從一排排掛著的大紅燈籠旁進入,遠遠就看到廣場上人頭攢動,相互擁擠。在響亮的鑼鼓聲中,舞臺上,舞龍隊、舞獅隊動作流暢、舞姿優美,輪番登場,好不熱鬧,這是民間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習俗。在舞臺的周邊,穿著統一黃色戲服的表演者,在廣場上抬著鮮花簇擁的抬閣,圍成一圈,依次表演著武松打虎、紅樓夢、梁祝等。

江南上演“我們的節日”年俗活動,遊客體驗“非遺”文化年味

廣場上穿著黃色戲服的表演者

“新年到,打年糕,吃了年糕節節高”。第六屆臼打年糕大賽如火如荼進行著,現場總是聚集起了最旺的人氣。登場打年糕的師傅都是各代表隊中的老手,搓粉、蒸粉、用木錘打等,一氣呵成,每一步都延續著傳統的手法。當熱氣騰騰的年糕一出鍋,醉人的清香就散發出來,大夥一擁而上,享受著越來越濃郁的新年味道。一口石臼,一尊年糕,承載著一份濃濃的民俗喜悅,是現代眾多的美味佳餚中永遠也抹不去的味道。

江南上演“我們的節日”年俗活動,遊客體驗“非遺”文化年味

繪製著灶畫的傳統柴灶正在蒸粉

與臼打年糕同時出場的,是傳統灶頭畫展示,嘉興灶頭畫是當地的一種民間藝術。於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灶頭畫是指民間的傳統灶畫藝人以灶頭為載體,在灶壁各個部位繪製圖案,又稱“灶畫”。是我國幾千年的農耕社會,在老百姓的燒飯炒菜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種以農業為中心的民間文化體系。如今的活動現場,與手工臼打年糕完美配合,更彰顯出了古老的民俗韻味。

江南上演“我們的節日”年俗活動,遊客體驗“非遺”文化年味

活動現場的糖畫

飲食文化展示也是活動現場的亮點,一道道的美味,不僅是滋味,更是一種情懷。高橋糕、糖畫、甜酒釀、鑊餈、爆米花等,一些平時見不到的當地傳統美食攤前,吸引了許多遊客排起了長隊。最誘人的是“桐香十碗”展示區,紅燒大羊肉、富貴燜喜蛋、菊韻等十道當地特色年俗美食,令人饞涎欲滴。

在民俗文化方面,人們可以體驗寫春聯、送福字、繪年畫等活動,場地人滿為患,一派喜氣洋洋。

江南上演“我們的節日”年俗活動,遊客體驗“非遺”文化年味

寫春聯

您有沒有參加過年俗活動?知道桐鄉嗎?歡迎您的精彩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