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守護好這片青山綠水,是我的新追求"

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司一涵攝製

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顧成虎脫貧後當上了護林員

“守護好這片青山綠水,是我的新追求”

新春走基层|

1月12日,河北省阜平縣顧家臺村,顧成虎(中)一家人臉上寫滿了幸福。 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攝

俺永遠忘不了,7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頂風踏雪來俺家噓寒問暖的情景。那天他拉著俺的手,詳細詢問俺一年下來收成咋樣,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看病方便不方便,更關心俺們在脫貧路上還有哪些困難。

回想起過去,真令人感慨:總書記來時,村裡都還是泥土路,又窄又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小推車都推不到家門口,豬圈雞窩就堵在街口,垃圾亂堆、蠅蟲亂飛。住的房子更別提,都是低矮的土坯牆,紙糊的木格窗,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

俺清楚地記得,總書記臨走時說,希望早日聽到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好消息。這幾年大家都牢牢記著,男女老少擼起袖子加油幹,搞食用菌大棚、發展林果業、還辦起了箱包加工廠,扶貧產業搞一個火一個,大傢伙守在家門口就有錢賺。

雖說年歲大了點,俺也不等不靠,頭幾年在村裡工地打零工,一年下來能掙3萬塊,2016年俺家已經順利脫貧。這兩年腿腳不利索,幹不了重體力活了,村裡就給安排了公益崗位當護林員,兒子從小患病幹不了重活,村裡給他安排當了保潔員,全家收入一年少說也有兩三萬。富起來的可不止俺一家,去年俺村人均收入突破16000元,全村都脫了貧。

脫貧路上齊努力,山村舊貌換新顏。現在寬敞平坦的水泥路、石板路四通八達,小轎車可以直接開到家門口,家家戶戶全都搬進了節能環保、冬暖夏涼的新房。俺搬進新家後,特意把當年與總書記的合影掛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時刻都能感受到總書記的關懷。

去年“五一”,村裡喜事又盈門,鄉村生態遊正式啟動,做了十幾年的旅遊夢終於實現了。俺們這裡山前屋後都是生態林,一年四季有美景,從前路不通、村不美,人來了留不下。如今30套新民居改造成高級“大賓館”,還開了十幾家農家院,一到旺季人氣十足,一床難求。

每天俺循著山路護林,看著來來往往的客人,心裡就想,這不正是總書記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嘛。

俺這個護林員可要稱職,脫貧了也要有新追求,守護好這片青山綠水,為子孫後代造福。(口述/阜平縣顧家臺村村民 顧成虎 採訪/河北日報記者 寇國瑩)

記者感言

脫貧奮進勇爭先

7年來,每次到顧家臺採訪,我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受:不僅扶貧產業帶富增收的能力越來越強,鄉親們在脫貧致富路上展現出的“精氣神”更讓人欽佩。

就拿顧成虎老人來說吧,雖說已年近七旬,在脫貧路上可一點沒掉隊,不服老更不服輸。有人勸他,年紀也不小了,還拼個啥,靠政策兜底多輕省。顧成虎卻連連擺手:咱有手有腳,憑啥給國家添麻煩?

村黨支部書記陳國說,脫貧路上全村人都奮勇爭先,顧成虎一點也不輸年輕人。兩年前他在建築工地摔傷腿後,心裡最急的就是趕緊把傷養好、早點掙錢。“有這樣的心勁和幹勁,顧家臺的日子錯不了!” (河北日報記者 寇國瑩)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