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點睛】踏石板逛古村,看皮影聽柳琴,集裝箱裡喝咖啡,夜住民宿還能躺在床上數星星!沒錯,在棗莊山亭區的翼雲山綜合性旅遊休閒度假區——翼雲石頭部落和翼雲湖櫃族部落,這樣的休閒娛樂你都能體驗到。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踏石板逛古村,看皮影聽柳琴,集裝箱裡喝咖啡,夜住民宿還能躺在床上數星星!沒錯,在棗莊山亭區的翼雲山綜合性旅遊休閒度假區——翼雲石頭部落和翼雲湖櫃族部落,這樣的休閒娛樂你都能體驗到。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翼雲石頭部落坐落在翼雲山與翼雲湖之間,山清水秀,風景獨特,是在原興隆莊舊村搬遷基礎上修繕如舊打造而成。由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總投資8.6億元,以翼雲山古村落為背景,圍繞山鄉民俗文化,展現原生態地域風情,將生產生活民俗資源場景全方位恢復,充分把古村遊、鄉土尋根、日常生活體驗、非遺民俗體驗等融入景區,打造具有獨特文化品位的綜合性休閒旅遊度假區。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走進翼雲石頭部落,踏著石板路,拾級而上,皮影戲、鐵匠鋪、飲馬槽、柳琴戲、石碾、魯南石板房記憶館等別具特色的古村記憶徐徐展開。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魯南石板房記憶館,集中展示了魯南石板房的變遷和石頭部落的發展歷程。據瞭解,石頭部落的石板房房齡最長達260餘年,石板房的石板是魯南特有的頁岩體,均由當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建造而成,冬暖夏涼。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在這裡,還建有承古非遺博物館,主要展示泥塑、拓片、宣紙、毛筆等傳功製作工藝,現有“古陶泥塑”、“傳拓古韻”、“奇藝古宣”、“古聿秦筆”四個展廳,通過圖片文字、實物展示、歷史影像、現場還原、手工體驗等表現形式,再現代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不僅石板房有著悠久的歷史,“興隆村”也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相傳約在明末清初,最早來居住的是一家單姓人家,後來又有一家陳姓人家到此定居,兩家都為躲避戰亂到此落戶。他們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從山上撿來石塊砌牆,石板作瓦,木棒作檁,建起一座座石板房,過起了雖清貧但安居樂業的生活。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因村落建於翼雲山東山膀上,早年居住在這裡的人為村莊起名“東嶺”,但山下人卻把“東嶺”叫“窮命莊”。後來,村民共同商議將村名正式定為“興隆村”,祈求改變窮命,世世代代興隆發達。直到1986年,在政府的幫助下,石板村村民集體搬遷至山下,合到沈莊村,這才擺脫“窮命村”稱號,開始真正興隆起來。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我們在原興隆莊舊村搬遷基礎上,修繕如舊,將過去興隆村的容貌盡力恢復還原,並融入日常生活體驗、非遺民俗體驗等休閒娛樂方式,讓遊客來到這裡,真的體會到‘看得見的山水,記得住的鄉愁’。”翼雲石頭部落營銷部負責人徐東鴿告訴記者。石頭部落已被評定為全國首批646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並列入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入選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省級重點保護古村落,成為與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旅遊合作共建基地,已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翼雲石頭部落: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圖)

翻過翼雲山,櫃族部落就坐落在山亭區徐莊鎮翼雲湖畔。櫃族部落由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國忠獨立創意、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總體規劃,打造的國內第一個集裝箱特色的高端休閒旅遊度假區,項目計劃總投資2.6億元。一期投資5000萬元,籌建了以生肖和星座為主題的客房24套、特色度假房12套、集裝箱餐廳、集裝箱水上咖啡廳和集裝箱水上高爾夫,2016年7月10日建成運營。二期投資8000萬元,籌建集裝箱集中度假房20餘套、集裝箱地上游泳池、集裝箱水幕電影、集裝箱KTV和人工沙灘等服務設施。目前景區投入使用的各具特色的度假房共35套。

近年來,棗莊山亭區圍繞“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堅持規劃引領,“點、線、片”集中發力,充分挖掘鄉村文化,注重風貌保護和差異化,以生態、文化等主題因素作為美麗鄉村的內容,全面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水平。

(輕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