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路易十六出生於1754年,原名路易-奧古斯特,亦名路易•卡佩。他的祖父是路易十五,父親是法蘭西太子路易。法蘭西太子路易是路易十五唯一活下來的兒子,但還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了。太子路易和第二任妻子生育了三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夏爾十世。1774年,在祖父路易十五去世後,路易十六繼位成為法國國王。圖為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六和弟弟、未來的路易十八。

在路易十六統治前期,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試圖廢除農奴制和土地稅,並對非天主教徒實行宗教寬容政策。法國貴族反對改革,併成功阻止了這些措施的推行。路易十六在自由派大臣杜爾哥支持下放鬆了對糧食市場的管制,但這一措施導致了麵包價格的上升,加之這一時期糧食歉收,食物短缺最終引發民眾暴動。

1788年8月8日,由於經濟蕭條,全國局勢的惡化,路易十六決定在1789年5月5日召開全國性的三級會議。在1139名代表中,291人是神職人員,270名是貴族,578是第三階級。 5月5日第一次會議由路易十六親自主持。法國中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對法國貴族及法國君主專制愈發不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則成為了舊制度的代表人物。


1789年7月,巴黎發生動亂,巴士底獄被衝擊,法國大革命就此開始。大革命爆發後,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和王室親信多次勸說路易十六逃往外省避難。路易一開始拒絕離開,要等待革命自行滅亡。但局勢的發展使他改變了主意。

1791年6月20日深夜,王室成員化裝後逐一悄悄穿過隱秘的通道溜出王宮。6月21日早晨,國王出逃的消息在巴黎傳開。路易十六臨行前在桌上留下了一份聲明,譴責制憲會議從王室手中剝奪了外交、軍事和地方行政權力,並宣佈他在1789年6月23日以後批准的全部法令無效。6月22日清晨,巴黎的使者在瓦雷納追上了路易十六。圖為國王一家在瓦雷納被捕。

路易十六被送回巴黎後,扣押在杜伊勒裡宮,從此法國市民開始敵視他。同年9月路易十六批准憲法,自稱“法蘭西人的國王”。1792年4月法國對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君主國宣戰,8月10日巴黎眾人革命後路易十六被捕,同年9月君主制被廢除。1793年1月16日-17日路易十六被國民公會判處死刑。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據大仲馬記載,當抵達斷頭臺時,路易十六自己更換了衣服,隨即遭到捆綁後走上斷頭臺。現場觀眾超越了兩萬人,卻沉默得沒有半點聲音。處刑前,他高聲向群眾發表了一個簡短的演說,表達他是為了莫須有的罪名而赴死。他的友人,劊子手桑松,向群眾宣佈了國王已被處決,而群眾高聲歡呼。路易十六為法國曆史上唯一被處決的君主,其死亡宣告了延續近千年法國君主制的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