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種體現,古董文物算是文化體現的一份子了。很多人喜歡古董文物,而聊到它,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專業人士,大家都稱他為馬爺(馬未都)。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馬未都收藏的文物到底有多少,據外人透露他自己也數不清楚,光幾個庫房裡的東西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而且還有一些都放到了他的觀復博物館裡。

說起他與古董的故事,馬未都不止一次提到過自己與國外一些文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他經常聊到那些與他失之交臂的歐洲中國文物, 很多國寶級的都無法回到中國,至今仍舊還是有太多的好寶貝都留在了國外。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馬未都曾是這樣子形容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的,他聲稱看到了它們靜靜的擱在那裡,雖然保護得非常到位,但就像看到了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心裡仍舊還是很難受!

關於文物的收藏過程,其實這才是玩收藏最大的樂趣!馬未都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逛博物館,但真正到大英博物館的時候是已經接近60歲了,那時候的自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看那些遺落在海外的文物。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看之前其實自己已經事先有了一定的準備,知道里面的東西都是價值連城。但當自己走進去之後,又是另外一種心境,馬未都形容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激動,開心,更多的是看過了之後有太多的難過感覺。

他形容得很好,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收養了一樣,這些寶貝的身上流著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血”,它們的根在我們國家,它們身上的文化是代表著一種中華文化!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所以當馬未都看到了他們之後,就更加想念他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真的很期待著它們的迴歸!

在大英博物館裡的這些文物,說到它們為什麼都被流放到了海外,為什麼咱們自己人無法保護好呢?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其實細看文中的所有圖片,都是屬於在那個戰亂的特殊時期被人家強搶過去的寶貝,也可以說是一種他們的戰利品吧。


這麼好的文物,價值連城的東西,結果被外國搶去了,現在我們作為一個看客,想必內心裡的感受也是不好的,難過,盼望著它們早日回家。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有網友形容得好,這些東西,都是屬於被強盜擄走的孩子,看看那壁畫,它就是屬於中國文化的靈魂,如果不是被偷走了,誰希望它會出現在英國的這一片國土上面?


當然網友們的評價更有意思了,形容看到這些東西在別人的國家的博物館放著,真是悲喜交加。對於我們來講,而悲的就是“這些都是屬於他們的一種戰利品,會搶就是說明了武力強大,說明了當時的他們是國家強盛。讓全世界看看這些,也算是見證他們曾經的輝煌!”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對於我們來講,喜的就是“雖然是自己家的孩子,但在那個特殊的時間,與其讓它們在自己家裡餓死,還不如到別人家討個活命,最起碼我們去了英國,還能看見!比如小時候記得家裡門上都沒有門鼻子,問大人怎麼沒有呢?說都拿去鍊鋼鐵了!”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這些文物在哪裡,都說明了中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這一點是不用質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