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的經濟增速“含金量”高

原標題:新華網評:6.1%的經濟增速“含金量”高

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1%;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城鎮新增就業連續第七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佈了2019年我國經濟亮眼成績單,展現了中國經濟強大發展韌性,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去的一年,在風險挑戰和下行壓力下,中國經濟實現了量的穩定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6.1%的經濟增速“含金量”高。

首先,基本面仍然穩固,經濟增長動能強勁。從總量上看,我國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家底”更厚實。2019年我國GDP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從需求側上看,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8%,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6.6個百分點。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繼續擴大,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穩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其次,經濟結構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提升。2019年,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4.9個百分點,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4%;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

再次,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實體經濟活力增強。近年來,規模空前的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負擔。與此同時,我國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2019年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外貿第一大主體。值得注意的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該條例確立了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基本制度規範,必將促進我國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面臨的經濟發展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從國際看,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從國內看,雖然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在縮小,但中國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長期存在。

直面風險,不畏挑戰,我國經濟依然具備長期向好的基礎和條件。我們有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消費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更善於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下一步,要繼續科學穩健把握逆週期調節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錢用在刀刃上,同時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強化民生導向,保持就業穩定,加快補齊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短板,培育新的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將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部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臺階,護航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寬闊海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