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文丨豆苗媽媽

在現代社會,一個較為自信的人,他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可以讓父母感到非常的開心。

畢竟缺乏自信不懂得推銷自己,就有可能錯失工作的機會,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父母也會利用一定的方式,去培養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這種自信心,但是任何事情並不像父母所想的這樣簡單。

朋友雯雯最近就在為自己的孩子擔憂,她前幾天說要帶孩子去參加一個街舞比賽,沒想到還有兩天比賽,她家孩子卻要退賽。

當時自己勸了半天,孩子總是說“我不行”“我害怕”。聽到這樣的話,文文雖然鼓勵了孩子好久,但最後還是沒有打破孩子心裡的桎梏。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在一開始的時候,她認為自家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願意去嘗試,不會表現的過分膽怯。從來沒有想象過孩子身上會存在不自信的狀態,就是因為孩子離賽前退賽這一件事情,讓她感到非常的生氣擔憂,也害怕自己孩子未來也是這樣的狀態。

特別是回家反思之後,她發現自己孩子平時表現出來不自信的狀態更多。基本上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時候也不會身先士卒,而是等到別人做完沒有差錯之後,他才會去嘗試。自己之前還想著孩子比較聰明懂事,現在想來就是孩子不自信。

除此之外,有些時候給孩子定目標他也會向媽媽哭訴說自己無法完成,難度太大。看似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評估,但實際上從另外一方面卻表現出了孩子內心的膽怯。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01你家孩子真的這麼差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自家孩子真的有這麼差嗎?實際上從較為正常的狀態去思考,孩子有些時候表現出來退縮的狀態,就是他們內心較不自信。長時間說“我不行”也會給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從孩子的角度,他認為自己是較為脆弱的、軟弱的,一旦見識到了比較優秀的人物,內心必然會有膽怯的心理。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沒有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評估,只是說“我不行”,有些時候父母也會給孩子貼標籤。

生活中我們會見到很多孩子即使是到較大的舞臺,他們也不會表現出來膽怯的心理。在他們的眼神之中透露著堅定自信。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他們也是以一種較為積極的狀態去應對,在面對有可能失敗的事情的時候孩子會考慮自我嘗試。

只是那些不自信的孩子可能就會尋找藉口將所有的過錯推到自己的身上,就是不願意去嘗試,這種還沒做就已經放棄的心態,也就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我們也都明白有些時候心理暗示對於孩子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我們想要做成一個事情告訴自己“我能成功”,那麼成功的幾率就會更大。

只是一開始以一種較為消極的狀態去應對,那麼最後的結果必然會變得更差。所以孩子不自信的狀態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這樣,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夠自信的發光呢?如果自家孩子出現不自信的狀態,我們一定要分析原因從而對症下藥。

02孩子為什麼不自信呢?

孩子成長過程之中他的性格以及行為都是受到周圍人群的影響。除此之外,在三歲以後孩子也會進行一定的反思,認為自己身上出現了問題。

1)成敗差距較為明顯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多次嘗試卻沒有得知較好的結果,那麼必然會被失敗的結果打敗。對於孩子來說,雖然爸爸媽媽總是給他說“你未來做事情必然會成功”,但實際上孩子在生活中卻總是以失敗結尾,這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狀態。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2)父母的言語暗示較為犀利

一些父母確實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越來越優秀,在生活中他們也會考慮把自己所能見到的人當做是孩子進步的目標。長時間在孩子耳旁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雖然給予孩子一定的激勵,但實際上在孩子內心更多表現出來自卑。

還有一些父母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你做什麼事都不行”,這種長期的言語打擊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如果父母都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也無法從別人那裡獲取自信。

3)習慣性的自我否定對孩子傷害大

積極樂觀的人和自卑消極的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有著不同的態度,較為積極的狀態會讓孩子變得更加上進,他們屬於越挫越勇型。

但是對於自卑的孩子來說,一旦遭受了失敗,那麼他們在未來任何行為過程之中,就會擔心自己這次是否也會像之前一樣?這種習慣性的自我否定會影響到孩子做事情的效率,也會讓他們在進行嘗試的時候更為緊張。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03孩子並不完全是一個廢人,父母巧用歸因效應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瞭解到上面所說的3點原因,其實我們應該清楚孩子表現出來自卑的狀態和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以及父母有關。如果孩子長期以一種自卑的狀態去應對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那麼未來他成功的幾率就會變小。

作為父母我們也應該認清楚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這些問題,找到一些方式進行解決。而相關的兒童教育專家就表示有些時候孩子不自信,可能是歸因效應出現錯誤。作為父母糾正孩子內心的想法,就可以幫助他們重拾信心。

  • 什麼是“歸因效應”呢?

歸因其實就是人們在自己做完一件事情之後,通過分析得到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所謂的歸因效應,其實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來了解,就是人們在進行歸因之後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出現一件事情它會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果我們過分的關注內部因素,那麼就有可能將事情成敗的關鍵點聚焦在內部因素。反之,就是外部因素。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孩子表現的不自信,長期說“我不行”,其實就可以瞭解到或許孩子在進行歸因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到其他外部的因素。她們只是從自我的角度來思考,表現出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只是正常情況下,外部因素也同樣重要。比如環境、能力、心理狀態都有可能影響到事情的成敗。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在孩子失敗之後一定要懂得利用歸因效應給予孩子一定的安慰,從而促使他們不斷的進步。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 如何利用“歸因效應”?
  • ⑴瞭解孩子失敗的原因,多維度思考

    任何一件事情成敗都有各自的原因,外部因素主要和環境條件等有關,內部因素主要和心理狀態能力等有關。孩子在分析原因的時候只考慮自我狀態而從來沒有考慮過所謂的外部條件。

    所以,我們做父母就應該清楚自己孩子失敗的原因並不僅僅是他們身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多維度的思考去了解孩子這件事情失敗背後暗示了什麼問題?

    如果僅僅將所有的過錯原因聚焦到孩子身上,就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孩子的思維確實是較為直接,而父母就可以通過多維度的分析來了解清楚。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⑵和孩子一起分析自己身上的問題,與別人的差距

    孩子的思維並不像父母所想的這樣發散,一旦他們認定了某件事情,人也會這樣思考。我們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之中,一定要清楚自己對於孩子的影響。

    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他們身上所存在的問題,並且去了解自己是否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如果真的是主觀因素,確實需要糾正。要是客觀因素,就應該減少這種挫敗感。

    ⑶鼓勵孩子不斷努力,增強自我效能感

    當我們瞭解到上面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讓孩子認識到或許自己並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點。比如說孩子這次成績沒有考好,或許可以思索是不是因為試卷太難?

    是不是考試的時候身體不太舒服?這種外部環境的歸因也會讓孩子明白自己有能力去改變。

    出現這種情況,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不斷的努力,讓他們慢慢的增強自我效能感,明白自己有做事情的能力有成功的可能。

    孩子表現不自信,總說“我不行”,父母得巧用“歸因效應”

    ⑷成就體驗法幫助孩子不斷的進步

    父母在給孩子設立目標的時候,千萬不能考慮到壓力轉化為動力。畢竟對於孩子來說,過度的壓力就會讓他們喘不過氣。父母在孩子不斷進步的過程之中,也應該考慮所謂的成就體驗法。

    給孩子設立一個小目標,讓他們有成功的可能,慢慢的孩子也會享受這種成功的喜悅,自然而然就會變得更為自信。

    孩子不自信必然是和周圍環境以及他們內心的想法狀態有關,作為父母我們也一定要清楚事情發生的原因。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成敗歸因對於孩子確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可以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當我們發現孩子總失敗之後,不要因為孩子的不自信表現出來煩躁的情緒,解決問題才關鍵,而成敗歸因又是較為關鍵的一環。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