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上清華靠自己,關學校什麼事?”撕開了教育的溫情面紗!

兩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大家孔子,教育弟子禮、樂、射、御、書、數六個科目,對學科一視同仁因為同樣重要。而對比如今我們的教育,似乎只剩下了應試這一個目的,這到底是“教育貴在精專”,還是我們確實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呢?

“我考上清華靠自己,關學校什麼事?”撕開了教育的溫情面紗!

距離2020年的高考還剩一百多天的時間,高三學子們都正在為了前程拼搏努力。有一所學校希望能請來一些成功的師哥師姐鼓勵高三學子,恰好前一年這所學校有一名學生考入了清華,他曾經的班主任老師便給他打了電話,希望他能回校演講。誰能想到,這名學生聽到老師的邀請,竟然回覆了三個字:“多少錢?”

“我考上清華靠自己,關學校什麼事?”撕開了教育的溫情面紗!

老師懵了。當年為了挖這枚優質學苗,學校做出了很多優惠承諾:免學費、給優待……在該校就讀的三年中,班主任老師對他也是細心呵護、認真輔導。當這名學生成功考上清華之後,學校也按照當年講好的“優惠待遇”,獎勵了他七萬元現金。

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學校培養了你,你要懂得回報學校”。然而這名學生卻說:“我考上清華,都是我自己的努力,關學校什麼事呢?”然後便掛掉了電話。

“我考上清華靠自己,關學校什麼事?”撕開了教育的溫情面紗!

這件事情傳播開來,頓時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的網友說這名學生實在太功利了,面對辛苦培育他的老師竟然都好意思開口要錢;有的網友說也不怪學生,因為他本來就是學校為了搶奪生源“買”過來的,早就已經在學生心裡打下了“什麼都是可以談錢”的基礎,要說功利,那最功利的也是學校……

這名學生的話,撕開了我們浮躁的教育上籠罩的溫情面紗,暴露出了應試教育的短板:在重視分數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要講道德教育擺在同樣重要的位置呢?畢竟分數只決定了孩子要去什麼學校,但是道德卻將決定孩子整個人生的下限。(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