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縱觀2019年全年,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但真正“硬核”房企仍然實現逆風飛行。2019年初,碧桂園提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定位,全年再次衛冕銷售冠軍,以超七千億銷售額獨領風騷;地產主業,博智林機器人、現代農業、碧優選以及機器人餐廳所組成碧桂園高科技產業版圖初具雛形。


展望2020年,仍是碧桂園“全競提升”主題年,企業將通過成本力、產品力、服務力和科技力四個維度,提升全週期綜合競爭力,追求高質量的發展,征途再啟,實現持續騰飛。


銷售業績再次領跑行業


圖:2015-2019年碧桂園權益銷售金額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2019年,碧桂園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約5522億元,權益銷售面積6237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10.03%、15.16%。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19年碧桂園合同銷售額為7715億元,仍然是行業內唯一超過7000億的企業,領先優勢愈發顯著。

圖:2019年碧桂園不同省份銷售貢獻佔比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全國均衡佈局獲取充分市場空間,為碧桂園築牢堅實業績基礎。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園在中國內地擁有2381個項目,業務遍佈279個地級市、1235個縣╱ 鎮區,而2018年同期碧桂園擁有1991個國內項目,分佈於全國261個城市,1051個縣、區或鎮,全國化佈局空間更加充分。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19年,碧桂園廣東省銷售業績貢獻進一步降至21%,同比減少3個百分點,銷售貢獻前5省份業績佔比下降了3個百分點至53%,區域業績貢獻更加均衡。


圖:2018年(左)和2019年(右)碧桂園銷售額貢獻前十城市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粵港澳大灣區和中西部重點城市是重點業績貢獻區域,鄭州等五個城市銷售超145億。2019年銷售額貢獻前十城市中,粵港澳大灣區佔據4席,長三角城市群佔據2席;鄭州、貴陽、昆明等中西部區域核心城市也位列銷售額前十城市。其中,鄭州、惠州、廣州、佛山、蘇州銷售額均超145億,成為銷售貢獻主力。


圖:2019年碧桂園各等級城市銷售貢獻佔比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三四線本土市場仍是碧桂園銷售業績的主陣地。2019年,碧桂園位於三四線目標三四線的銷售業績佔比為56%,與去年持平,三四線城市累計貢獻比例減少3個百分點至61%;位於二線目標二線的銷售貢獻為31%,同比增加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累計貢獻比例增加2個百分點至35%;位於一線目標一線的銷售業績貢獻比例為4%,同比增加1個百分點。


圖:2019年碧桂園住宅產品不同面積段銷售貢獻佔比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抓住改善型需求釋放機會,推出適銷產品。2019年,碧桂園的銷售業績中93%來自住宅,7%來自車位及商鋪。其中,90-140平產品是絕對成交助力,銷售額佔比為53.6%,同比提升5.0個百分點;140-300平產品緊隨其後,銷售額佔比為38.0%,同比下降了3.0個百分點,90平以下產品佔比為7.7%,銷售額佔比同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


藉助“鳳凰雲”平臺提升客戶購房體驗,促進銷售成交。2019年6月,碧桂園發佈“鳳凰雲”購房平臺,將找房、看房、選房、購房等各個業務模塊匯聚“掌上”,提供手機端“一站式”解決方案,提升客戶購房體驗。發佈會當天,鳳凰雲平臺還聯動碧桂園各項目推出了多項回饋客戶的優惠活動,其中包括“發佈會無門檻優惠券”活動和“鳳凰雲商節”限時秒殺專場活動,最大程度讓購房福利直達客戶。


提質控速穩健發展


圖:2019年碧桂園拿地情況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碧桂園根據市場形勢調整拿地節奏,態度更加審慎。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19年碧桂園權益拿地金額為1600億元,同比下降16.0%,預期建築面積5210萬平米,同比下降39.8%;拿地金額佔銷售額比重下降至29.6%,下降了8.3個百分點。


圖:2019年碧桂園各等級城市拿地情況(按權益金額)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三四線城市仍然拿地主戰場,但加大了二線拓展力度。2019年,碧桂園在三四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為56%,較2018年降低6個百分點,其中,位於三四線目標三四線新增土儲佔比大幅降低5個百分點至55%;二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至41%;一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下降了6個百分點至3%。


圖:2019年碧桂園拿地權益金額前十城市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持續看好長三角城市群和中西部市場空間,碧桂園重點佈局潛力城市。2019年,碧桂園重倉長三角區域,權益拿地金額前十城市中長三角佔據5個城市,其中蘇州拿地金額超過80億元;太原、西安等中西部城市也成為重點拓展城市,權益拿地金額在40億元左右。


為提升產品質量和運營效率,碧桂園多措並舉強化內部管控。2019年上半年,針對項目的安全管理行為、關鍵節點,碧桂園累計對1189個標段進行了安全巡檢,在此過程中,對項目所存在的風險進行拉閘處理,徹底排除安全隱患。為了真正服務好區域和項目,讓項目面向市場和客戶創造價值,碧桂園同步進行組織結構優化調整,持續推進權責下放、精簡業務流程及加強內部人才培養。


圖:2019年碧桂園融資情況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碧桂園開展多渠道融資,保障企業良好運營。2019年,房地產行業融資持續收緊,碧桂園憑藉較強的綜合實力和穩健的財務管理,通過發行信用債、海外債和資產證券化合計融資超過500億元。


三駕馬車驅動向前


圖:碧桂園企業發展三駕馬車

業績解讀 | 全競提升年,碧桂園“三駕馬車”正式踏入高科技車道


2019年初,碧桂園定位升級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並確立了地產+機器人+農業“三駕馬車”業務架構。在地產方面,不斷做強主業、提質增效;在機器人方面,博智林機器人開發研製中的產品主要是應用於建築業、餐飲、物業管理、醫療、農業、智能家居、製造業等領域的機器人、智能設備及系統,打造覆蓋機器人全產業鏈的生態圈;在現代農業方面,致力於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商。


如今,圍繞持續做強的地產主業,博智林機器人、現代農業、碧優選以及機器人餐廳所組成碧桂園高科技產業版圖已初具雛形。地產主業再次領跑行業;成立僅一年半時間的博智林機器人已遞交專利申請超過1500項,在研建築機器人項目59個,其中29款進入工地測試階段……多元業務戰略已實現了和主業的協同並進。


全競提升 科技驅動


2020年,是碧桂園成立28週年。在新型城鎮化28年基礎上,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特別強調:“我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在於為社會進步、為人民生活得更好而努力。”並在會議上多次提及“科學謀劃”,以科學的手段謀劃有質量的發展。新業務方面,楊主席提出規劃:“現代農業要做好黑龍江建三江無人農場的示範;機器人餐廳落地廣州後開枝散葉;碧優選進一步做實、做好。”莫斌總進一步表示,“2020年仍是‘全競提升’主題年。我們將通過成本力、產品力、服務力和科技力四個維度,提升全週期綜合競爭力,追求高質量的發展。”


在此基調下,我們認為2020年碧桂園將展現更為精彩的發展格局,征途再啟,實現持續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